求一篇一万字的会计论文

如题。内容不限

浅谈企业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
[摘 要]企业为实现既定的经营管理目标, 必需建立起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以确保企业有序、健康的发展。企业在实施了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有必要建立起一整套适合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内部控制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实行会计电算化管理的企业越来越多。企业在建立了电算化会计系统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由于使用了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加快了,减少了因疏忽大意及计算失误造成的差错;另一方面,给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如何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便捷高效,使企业内部控制在新的环境下不落后于形势,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正确的信息,创造更高的效益,建立一整套适合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很重要。
  
  (一)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变化
  
  1.内部控制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就在于不相容职务的分离,计算机会计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一样,对每一项可能引起舞弊或欺诈的经济业务,都不能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经手到底,必须分别由几个人或几个部门承担。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不相容的职务主要有系统开发与系统操作职务;数据维护管理职务与电算审核职务;数据录入职务与审核记帐职务;系统软硬件管理职务与系统档案管理职务等。企业为防止舞弊或欺诈,应建立一整套符合职责划分原则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还应建立起职务轮换制度。因此,内部控制的形式已经由原来的制度控制转变为制度控制和程序软件控制。
  2.内部控制的范围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内部控制主要针对交易处理。计算机技术的引入,给会计工作增加了新的工作内容,同时也增加了新的控制措施。由于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建立和运行的复杂性,内部控制的范围相应的扩大了,包含了传统手工系统所没有的控制,如网络系统安全控制、系统权限的控制、修改程序的控制等以及磁盘内会计信息安全保护、计算机病毒防护、计算机操作管理、系统管理员和系统维护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等。
  3.内部控制的数据处理方式发生了变化。在传统手工会计工作环境下,科目汇总表、会计报表、借贷试算平衡以及相关的财务报表分析均需要进行人工汇总计算,使得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很大,同时也容易造成数据上的计算错误。在电算化会计环境下,只需录入原始数据或通过外部系统转入机制凭证并在计算机财务软件的指导下进行会计分录编制,通过凭证的审核、过帐、确认并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打印输出,科目汇总、借贷平衡等工作均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同时可以根据需要生成会计报表,从而大大降低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也避免了计算加总等工作出现的错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25
我国上市公司应收帐款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第一章 引言 6-9
一、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6
二、 国内外研究成果评述 6-8
三、 本文研究特点主要结论 8
四、 本文的主要框架结构 8-9
第二章 应收帐款管理的理论分析 9-17
一、 应收帐款的内容及形成的原因 9-10
(一) 应收帐款的内容 9
(二) 应收帐款形成的原因 9-10
二、 应收帐款管理的必要性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10-12
(一) 应收帐款管理的必要性 10-11
(二) 应收帐款管理对企业的影响 11-12
三、 应收帐款的管理途径 12-17
(一) 确定适当的信用标准 12-13
(二) 实施具体的信用条件 13-14
(三) 不断完善收帐政策 14-15
(四) 强化应收帐款的日常管理 15-17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应收帐款的特点 17-24
一、 应收帐款增长速度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速度的比较 17
二、 应收帐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过高 17-19
三、 应收帐款占总资产的比重过大 19-20
四、 应收帐款帐龄老化问题 20-21
五、 坏帐准备的提取比例增大 21-22
六、 关联交易中应收帐款发生额过大,信息披露不规范 22-24
第四章 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应收帐款的因素分析 24-30
一、 研究目标 24
二、 变量的设定 24-25
三、 样本收集、研究方法、数据处理 25
(一) 样本的收集 25
(二) 研究方法 25
(三) 数据处理 25
四、 实证结论 25-30
第五章 上市公司应收帐款管理的对策 30-37
一、 上市公司应收帐款巨额增加,赊帐比率提高的原因 30-32
二、 上市公司应收帐款帐龄老化,坏帐准备提取比例增高的原因 32-33
三、 上市公司应收帐款巨额增加及帐龄老化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33-34
四、 我国上市公司应收帐款管理的对策 34-37
结 论 37-38
参考文献

以上是大纲,需要全文与我索取免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