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婚礼只需要,一个伴娘和一个伴郎,现在受西方的影响,出现了伴郎团伴娘团,具体人数只要是成双就行,没有要求。
婚礼是一种宗教仪式或法律公证仪式,其意义在于获取社会的承认和祝福,防止重婚,帮助新婚夫妇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要求,准备承担社会责任。
所有的民族和国家都有其传统的婚礼仪式,是其民俗文化的继承途径,也是本民族文化教育的仪式。婚礼也是一个人一生中重要的里程碑,属于生命礼仪的一种。世界上最古老、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的婚礼是儒教婚礼、印度教婚礼、基督教婚礼,即三大文明圈的婚礼。在大部分的文化里,通常都会发展出一些结婚上的传统与习俗,其中有许多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失去了其原始所象征的意义,逐渐演变为世俗婚礼。
扩展资料
西方的婚礼则是庄重严肃,《圣经》中说,在远古时代,男子向女子求婚所用证物就是指环。九世纪时,教皇尼古拉一世颁布法令,规定男方赠送婚戒给女方是正式求婚不可缺少的程序。新娘礼服的色彩代表着传统,也有其特定的含义,例如白色代表纯洁的童贞。
由于古代欧洲一些国家是政教合一的国体,人们结婚必须到教堂接受神父或牧师的祈祷与祝福,这样才能算正式的合法婚姻,所以,新娘穿上白色的典礼服向神表示真诚与纯洁。 西方在19世纪以前,少女们出嫁时所穿的新娘礼服没有统一颜色规格,直到1820年前后,白色才逐渐成为婚礼上广为人用的礼服颜色。
这是因为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在婚礼上穿了一身洁白雅致的婚纱。从此,白色婚纱便成为一种正式的结婚礼服。
中西文化的差异表现在很多的方面,婚礼是其一。这主要是来自与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在不同的思想和风俗的作用下,慢慢演化而成的。
1、双数为宜
中国人喜欢双数,尤其在婚事上,对双数的应用几乎遍布各个细节。因为,双数第一是意味着成双成对,有着祝福新人双双对对的好寓意。所以,伴郎伴娘的数量,也最好各取相同的双数。当然,选择单数的伴娘伴郎也没有特别大的关系,只要保证伴郎和伴娘的数量一致,也能凑成双数,好事成双。
2、按照婚礼规模选择
按经济能力不同,新人们举办的婚礼规模也是不同的。100人以下的,基本1个伴娘、1个伴郎就足够饿了;200人的,2-4个伴郎或者伴娘为宜;300人以上大规模婚礼的,可以考虑6-8个伴娘和伴郎。
3、按照习俗选择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习俗,对弈伴娘伴郎选择方面,某些地方也是有一些不同的说法的。所以,新人们也可以按照习俗来选择合适的数量和人选。
扩展资料:
伴郎伴娘作用
1、不离新人左右,随时陪伴新人。尤其当新人在舞台上,伴郎伴娘必须在舞台一侧候场。
2、时刻关注新人形象。比如帮新人简单地整理西装下摆、礼服裙摆以及头纱,必要时召唤化妆师支援。
3、密切关注新人的需要。伴郎伴娘最重要是要有“眼色”:开车门是伴郎的工作,接新人手上的东西,帮他们腾出手来保持良好的仪态;新人口渴时,递上水;看到新人热泪盈眶时,及时递上纸巾。婚礼中许多新人因为忙碌或是激动会忘记休息和饥渴,伴郎伴娘就一定记得提醒他们。
4、熟习新人的随身物品和工作人员安排,以便能更好地帮新人协调和分担。伴娘尤其要熟识新娘礼服所需搭配的鞋子、内衣和饰物,换下来的需小心保管。
5、合格的伴娘伴郎还要尽量起到疏导和安抚新人紧张情绪的作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国内最常见的伴郎伴娘人数各为3人。
其实有一个传统的计算伴娘人数的方法:一般来说,每35—50规模,就邀请一位伴娘。但这也并不是绝对的,只是作为一个参考,如果新娘的闺蜜很多,组成一个伴娘团也不是不可以,只要伴娘和伴郎人数相同即可。
一般来说,伴郎伴娘团人数是根据婚礼规模大小决定的:
30—100人的小型婚礼,伴娘人数1—2人即可;100—300人的中型婚礼,伴娘的人数2—4人即可;超过300人的大型婚礼,可以组成一个伴郎伴娘团,例如黄晓明和baby的婚礼,气场十足。
结婚风俗对数字是比较看中的,所以喜欢双数。但对于伴郎伴娘的双数并不是指伴郎或是伴娘要双数个,而是指伴郎伴娘要成双成对,所以这也就需要伴郎伴娘的人数一样。
举个例子,伴娘可以是3个也可以是4个,但伴娘和伴郎人数就必须是6个或是8个,即伴郎伴娘人数相同。
扩展资料:
伴郎伴娘的人选可以不是新人最好的朋友,如果伴郎伴娘以同公司的同事为主,也可请其中职位相对较高,但又与新人级别差距不大,且是同年龄段的人来做,他们在生活中就是领导者,对于这份工作会很得心应手。
如果新郎伴娘的兄弟姐妹当中有积极活跃的分子,那么他/她就是最佳人选了。至少新郎能够伴郎谈得来,而这个伴郎又能够在新郎紧张,或者婚礼气氛不够的时候挺身而出,让气氛活跃起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