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篇你认为写得最经典最好的文章

谢谢

乡 愁 人们总是把乡愁简单地理解为对家的依恋或对故地的追忆,其实这样的理解未免太偏狭具体了,我此刻体会出了那种滋味,并非是那么简单。乡愁不是空间的,而是时间的;乡愁不是恋物,而是自恋;它所牵挂的不是那片事实上常常显得很抽象的祖居之地,它的方向是遥远的过去,是悲悼自己的生命与韶光。 古往今来的那么多思乡的诗篇,细细想来,原都是对自我的悲怜: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歌者哀叹的是岁月的逝水对自己无情的抛掷。海德格尔说,“故乡处于大地的中央”,看起来这是一个空间的理念,但细想这故乡仍不过是指人“长大的地方”,因为那里印下了稚儿的足迹,他的生命中最初和最美的部分抛洒在了那里。生命的家宅,记忆的归宿,稚儿离开了那里,是因为童年那美好的时光已挥手远去,他已踏上被命运抛离的注定远游他乡的不归途!这真真正正是永世的分离,便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挑花相映红”的情景,一旦你回来追寻,也早已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伤心之地。所以,乡愁又是一种真正的绝望,一种生命里同来俱在的愁思。 我便想到那位初唐诗人在登上幽州古台时的悲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原曾觉得他的悲号未免有些夸张,但今天想来,命运对每个生为凡胎的肉身不过就是这样的设定。设定你流年似水,逝者如斯;设定你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设定天道总不会屈就人道,任凭你把酒问天,悲呼浩叹,也得不到些许的通融或怜悯。因了这个宿命,中国的诗人骚客们,自汉以后便都变成了唯美的孤独的感伤主义者,他们是文人,同时又是诗哲。我想中国的文学中之所以有一个很特殊很强烈的乡愁的传统,恐怕与他们这种生命本体论的哲学以及悲剧论的人生观念不无关系。他们注定要像戴望舒笔下的那只乐园鸟,带着对故园特别是往事的永恒的相思,瞻顾前行,划成一道血痕斑斑的生命的彩虹。 一切并未缘此而中辍,生生不息,代代相接。因了那不断的远游,人们要陷入那永远的乡愁。一个人在冷雨中前行,也在冷雨中满怀对生命故乡的感伤。其实,感伤主义并不见得就是只懂得颓伤,如果是导向对生命的深味与洞悉的话,感伤当然也包含真正的彻悟和坚强。真正的家乡是没有人能够返回去的,你看见了苍茫的来路,但循着那布满荆棘的路途回去时,看到的无非是一个愁字。就像鲁迅在他的小说里描绘的一样,你看到的是变了的一切,而别人看到的则是变了的你,月光下的故事已然变成了永久的追忆,童年时的伙伴促膝而坐也如不曾相识,这就是故乡——鲁迅小说中的诗。没有人像他那样明白,即便是置身于故地和亲人中间,也仍有一种命定的深深的孤独。更不要说在那脉脉温情之外,还布满着温柔的陷阱;在那缱绻的话语中间,也还响着令人心寒的弦外之音。然而,这也终究改不了那份执着又强烈的向往与追怀。即使是所谓彻悟与坚强也左右不了你,它们实际上早已经与那份执拗的情感断了关系,你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可救药者,纵然那故地已是泥泞的陷阱和煎熬的火坑,你也跳定了。 永世的来路,无悔的方向。暮雨中思乡的旅人,故乡正离你越来越远,也离你越来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