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81-85回大概内容

要题目+大概内容,谢谢!

第八十一回:急兄仇张飞遭害,雪弟恨先主兴兵。

刘备不听赵云、秦宓、孔明之劝发兵七十五万伐吴,令诸葛亮保太子守西川。在阆中的张飞报仇心切,下令军中在三日内置办白旗白甲,挂孝讨伐东吴。第二天,两位部将范疆、张达说一时难以置办齐白旗白甲,希望能宽限几天。张飞一听大怒,将二人绑在树上,使性鞭挞五十鞭。

二人心怀怨恨,当夜趁张飞喝醉之机,入帐杀张飞,割了首级,逃往东吴。连失两个兄弟,对东吴更是痛恨有加,当即率领大军,以吴班为先锋,关羽、张飞之子关兴、张苞护驾,讨伐东吴。孙权使诸葛谨说服刘备与东吴和好,共讨曹丕。

第八十二回:孙权降魏受九锡,先主征吴赏六军。

诸葛谨劝刘备罢征而不得,回江南。面对刘备的兴师问罪,孙权差中大夫赵咨见魏帝丕求援,向魏称臣,曹丕便封孙权为吴王,加九锡,但却坐山观虎斗。蜀军大军压境,孙权召部将商量对策,小将孙桓请缨应敌。

刘备派关羽的儿子关兴和张飞的儿子张苞迎战,孙桓大败,派人向孙权求救。刘备从巫峡建平起,直接彝陵界口,七百余里结连四十余寨。刘备见关、张二位小将屡立战功,不禁赞叹道:昔日老将已经无用。

第八十三回:战猇亭先主得仇人,夺江口书生拜大将。

老将黄忠一听,径直来到蜀军前锋营中与吴兵作战,斩吴将史迹,后中埋伏中箭回营身亡。刘备愈加愤恨,加紧攻打东吴,大战猇亭。甘宁身亡,关兴斩仇人潘璋首级而归,得了父亲的青龙偃月刀。糜芳、傅士仁杀了马忠来降被剐。江南人胆战心寒,日夜号哭。

孙权见刘备势不可挡,不得已将杀死张飞的范疆、张达送往蜀军营寨,并许诺送还夫人,归还荆州,以求罢兵,但刘备仍然不肯罢休,定要扫平东吴。孙权求和不得,危急之中,阚泽向孙权推荐了儒将陆逊。陆逊担心文武百官不听从自己的号令。

孙权于是连夜筑坛,大会百官,拜陆逊为大都督、右护使镇西将军,掌管东吴六郡八十一州兼荆楚诸路人马。陆逊领命出帅,众人都不服。陆逊总督东吴军马,坚守不战,以静制动,等待破蜀的时机。

刘备军马从猇亭一直排到川口,前后扎下四十个营寨,接连七百余里。刘备每天派入挑战,陆逊只令坚守,不准出迎。刘备焦躁不安。这时已是夏天,气候炎热。刘备决定将营寨移到树林中阴凉之处。他派一万多老弱残兵在吴军寨前驻守,自己则带上精兵埋伏在山谷中。一旦吴军趁蜀军移营时前来袭击,老弱残兵们便诈败,只等吴军追来,刘备就带上精兵断其后路,一举攻破吴军。

第八十四回: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

陆逊听说蜀军移营后,到营前仔细观察。周泰等请战,陆逊以前面山路有伏兵不让出击,三日后,伏兵不得其果便出。陆逊等备兵疲意困,后发制人,吴主领兵应。曹丕派兵袭东吴。诸葛亮在蜀中听说刘备移营之事,非常担心,认为是兵家大忌,便命马良速叫刘备改屯诸营(但已为时晚),自己回成都调兵遣将,准备救助刘备。

蜀军多次挑战,都没有效果,有些懈怠起来。陆逊先使淳于丹探明蜀兵虚实,次日夜里借东南风放火,蜀军七百里营寨均被烧着,刘备败走,被赵云救入白帝城,傅彤、冯习、孙恒先后战死。孙夫人误以为刘备亡,投江而死。

陆逊乘胜追击,来到夔门关外的鱼腹浦。只见江岸边有乱石八九十堆,摆成了一个阵。陆逊误入八阵图之死门,诸葛亮岳父黄承彦引其出生门。陆逊叹服诸葛亮,惧魏乘虚袭吴,不敢深入西川,引兵返回。

第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魏主出三路兵伐吴,皆被击败。刘备兵败后,不愿回成都,把白帝城馆驿改为永安宫,不久便气恨交加,染病不起。第二年四月,刘备心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托孤于诸葛亮,并言明,如果刘禅可以成事,就请诸葛亮辅佐他,如果刘禅不才,诸葛亮可取而代之。

刘备死后,年幼的刘禅即位。曹丕乘此之机,调动五路大军攻蜀。后主亲往相府请孔明理事,诸葛亮运筹帷幄,言四路兵皆已退,唯余吴一路。邓芝看透了诸葛亮的心思,诸葛亮就派他出使东吴,消除旧怨,共拒操魏。

扩展资料

第八十四回中即发生了著名的彝陵之战:

刘备为替关羽复仇,亲率大军讨伐东吴。孙权起用青年将领陆逊,赴猇亭前线指挥作战。陆逊力排众议,决定坚守,避免交战。由于天气燥热,蜀军将士疲惫不堪,戒备松懈。陆逊及时抓住战机,下令采用火攻,烧尽蜀军40多座军营,,火烧蜀军七百里,蜀军全线崩溃。刘备逃回白帝城。不久羞愧发病而死。

彝陵之战是刘备的最后一战,接近10万大军兵力,却大败于东吴陆逊。应该说这是真正确立三国三足鼎立的一战:吴国占据荆州,蜀汉保有西川,蜀吴联盟的削弱也减少了进入休养生息期(正处于曹操逝世曹丕称帝时期)的魏国受到的军事压力,基本确定了三方此后数十年的版图。

蜀汉完全失去了军事要地荆州,参战兵力大半战死或投降,众多将领谋士战死投降,国力损失巨大,进一步削弱了蜀吴联盟,这些也间接造成了之后诸葛亮和魏国纠缠数十年却总无功而回的局面,“出师未捷身先死”。

彝陵之战大败与刘备的战术错误有很大关系,更是他人生最大的战略错误。“喜怒不形于色”的刘备又这么会出现这样的巨大战略错误呢?而且是不顾其最信任的诸葛亮赵云等旧臣的反对下发动这彝陵之战。

彝陵之战中,陆逊善于正确分析敌情,大胆后退诱敌,集中兵力,后发制人,击其疲惫,巧用火攻,终于以五万劣势的吴军一举击败兵力占有优势的蜀军,创造了由防御转入反攻的成功战例,体现了高超的指挥艺术和军事才能,表明他不愧为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

至于刘备的失败,也不是偶然的。他“以怒兴师”,恃强冒进,犯了兵家之大忌。在具体作战指导上,他又不察地利,将军队带入难以展开的二、三百公里的崎岖山道之中;同时在吴军的顽强抵御面前,又不知道及时改变作战部署,而采取了错误的无重点处处结营的办法,终于陷入被动,导致悲惨的失败,自食“覆军杀将”的恶果,令人不胜感慨。

彝陵之战对于三国鼎立的局面也有很大的影响。对蜀汉来说,它大损国力,基本上毁灭了当年诸葛亮隆中对策时制定的宏伟战略蓝图。对东吴来说,虽然打赢了战争,但是却进一步损害了吴、蜀关系,从战略上看,亦打破了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可能,给日后吴蜀两国的先后覆灭埋下了伏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第八十一回 急兄仇张飞遇害 雪弟恨先主兴兵

刘备欲兴兵伐吴,张飞在阆中预备白旗白甲,因为部将范疆、张达没有按期完备而被张飞毒打,二人心怀怨恨,入帐刺杀张飞,逃往东吴。刘备愤恨,当即率领七十万大军,讨伐东吴。

第八十二回 孙权降魏受九锡 先主征吴赏六军

孙权派赵咨向曹丕求援,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加九锡。孙权欲罢兵不战,刘备不允,派关羽、张飞之子关兴、张苞为前部先锋,杀向东吴。

第八十三回 战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黄忠战死,刘备愈加愤恨,加紧攻打东吴。孙权不得已将刘备仇人送往蜀军营寨,但刘备仍然不肯罢休,定要扫平东吴。阚泽向孙权推荐陆逊为大都督,但陆逊年少,诸将大都不服。

第八十四回 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

陆逊设计火烧连营,刘备七百里营寨均被烧着,刘备率残兵败将回到白帝城。陆逊追击至鱼腹浦,诸葛亮预先在此地布下石阵,阻拦住陆逊的军队。陆逊担心曹丕乘虚伐吴,引兵返回。

第八十五回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刘备在白帝城永安宫病重,召诸葛亮等人托付后事。刘备病逝,诸葛亮立年幼的刘禅为帝,曹丕乘机派五路大军攻击西蜀。诸葛亮暗地调遣兵马,退去其中四路,又将心事告诉了后主刘禅。邓芝看透了诸葛亮的心思,诸葛亮就派他出使东吴。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