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三国人物,董卓,曹操,吕布。

通过具体事件抓任务描写来分析任务性格。3个人的分析加起来共300字 100分啊

  A【董卓】历史评价
  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
  董卓一生粗暴,满怀私欲和野心。他从陇西发迹到率军进京操纵中央政权,始终考虑和盘算的是如何满足私欲和野心。为了达到目的,董卓不择手段玩弄权术,践踏法律,破坏经济,残害人民,他的种种倒行逆施,造成了东汉末年政权的极度混乱,给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东汉政权日趋衰败、最终倾覆,虽然是由多种复杂因素所致,但是,董卓无疑加速和促进了东汉政权的衰败。董卓最终遭受群起而攻之的被杀下场,是应有的报应,作为历史的垃圾,他将永世遭到人们的唾骂和谴责。正如宋人苏轼所说:
  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B【曹操】历史评价

  史书评论

  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后汉书·许劭传》,裴松之注引孙盛《异同杂语》作“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作于建安十五年(210),曹操感性地说:“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里面,从黎民百姓的角度出发,表现出明显的贬曹笔法。但由于《三国志》写于晋朝, 为了表明晋朝的正统,因此《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是魏蜀吴三国君主之中最高者,陈寿评价曹操为“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曹操唯才是举,军事上战术战略灵活多变。他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经济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维系有着重大贡献。在内政方面,曹操创立屯田制,命令不用打仗的士兵下田耕作,减轻了东汉末年战时的粮食问题。

  众人评说

  曹操在乱世中积极追求个人抱负的实现,自我的不断超越,以最终获得完全的“优越感”。由此,曹操一生以“安民定天下”为己任,以齐桓公、晋文公为榜样,追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境界。对于自我的掩饰,曹操由于对自我有着许许多多的自卑和不安全感,所以信奉“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使得他可以变得极为猜疑和残忍,行为复杂多变,令人难以捉摸。换言之,人格状态不协调是曹操的悲剧。
  许劭: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后汉书》 (裴松之注引孙盛《异同杂语》作“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陈寿:“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摉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三国志》
  孙权评价曹操:“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
  王沈: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魏书》
  钟嵘: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
  裴松之评价曹操:“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三国志(注)》
  唐太宗说曹操:“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唐玄宗常自称“阿瞒”。
  元稹评价曹操:“曹瞒篡乱从此始。”——《董逃行》
  王安石赞曹操:“青山为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蝼蚁往还空垄亩,麒麟埋没几春秋。功名盖世知谁是,气力回天到此休。何必地中馀故物,魏公诸子分衣裘。”
  刘知几评价曹操:“罪百田常,祸于王莽。”——《史通·探赜》
  鲁迅说:“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毛泽东诗词
  易中天说曹操:聪明透顶、愚不可及,狡猾奸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心胸狭窄。
  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
  体现出大气,将各种脸溶于一身。
  曹操的遗嘱“分香卖履,留恋妾妇”体现出曹操的大气与自负,就不谈国家大事,不说豪言壮语,就说些小事,你们把我怎么样,你们说我是小人就是小人又怎样,我曹操就是曹操,我才不在乎你们怎样评价我呢。我就是这样的人。
  “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有些客套不想做也要做,因为这是程序,即使有悖自己的性格也要做。
  如果是因为一些小事讽刺我一下,我就哈哈大笑,算了。但若是反对我的政治路线,却是不能容忍的。

  C【吕布】人物分析

  吕布是三国无可争议的猛将.纵观整个三国勇将,能在关羽张飞的联手夹击下走过五十回合的有几个?能在刘关张三人夹击下全身而退又有几个?仅奉先一人而已.奉先的勇猛又带有悲情色彩.匹马纵横天下无敌,然而双拳难敌四手,猛虎架不住群狼.我们经常在三国演义中看到这样的场面,吕布总是被人夹击.三英战吕布,曹操手下典韦,夏侯兄弟等六员虎将围攻吕布.下邳城外,吕布身负自己的女儿,和关张二将苦战....然而,即使如此围攻,奉先不损毫发,全身而退.此等武艺,三国第一.
  时人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曹瞒传》

  吕布的人品,历来就受到世人的质疑.认为其反复无常,惟利是图,甚至穷凶极恶.其中杀丁原,是典型事例.然而吕布真的坏到极了吗?恐怕未必.
  杀丁建阳虽然手段毒辣,然良禽择木而栖,那样动乱的朝代,并不是怎样奇怪的事情.只不过下手狠了些.乱世成名,有几人为圣人?曹操为了自己能杀掉其父亲的至交好友全家老小.刘备夺了自己兄弟的基业.孙权为了保护自己,不顾尊严,向魏朝称臣.更别提袁家兄弟骨肉相残,各路诸侯你争我夺背信弃义.吕布不过是其中一人罢了,品行不能算是高尚.然而,王八笑绿豆,彼此彼此.都不是好东西!然而,奉先真的是反复无常吗?我们慢慢分析.
  吕布杀董卓,历史记载董卓品行恶劣,性格乖戾.曾经因为一点小矛盾,竟然拿戟对着吕布练标枪!常常因为一点摩擦.董卓几番要杀吕布.事后怒气消了,又去安抚自己这个干儿子.而吕布也不是省油的灯,竟然与董卓的一个侍女偷情.每想到董卓的暴戾,心甚不安.有一次,和王允诉苦,言之董卓如何几次与欲杀自己.王允趁机挑拨,以后的事情大家都清楚了(所有引用的文献,均来自于三国志,因为方便大家阅读,所以采用白话文,想看原文,请参考文言的三国志)

  吕布从袁绍,共同破了军阀张燕.奉贤性格傲慢,言语随便,又是猛将,因此袁绍心里疑忌,认为吕不可能为他所用,就准备半夜杀掉他,结果不小心走漏了消息.吕布便趁夜色离开了袁绍的军营,袁绍不甘心,派人去追杀.去的人见到吕布神威,没有一个敢接近的.由此看见奉先之勇,也可以看出他另一个缺点,傲慢而言谈随便,优点就是为人比较直率,有什么说什么.

  吕布后来跟从了张邈,得到了著名的谋事陈宫.这一段历史的真相其实并非如三国演义所说,吕布率众打入了曹操的根据地.其实是张邈听从了陈宫的建议,背叛了曹操的信任,分割了曹操的根据地,并且招纳吕布为部将.后来,曹操反戈一击,打败吕布,收复失地.邈战败身死,吕布投向刘备..很有人认为吕布有勇无谋就是因为被曹操打败,然而,曹操用兵属于三国里顶尖选手,在真实历史上,曹操的雄才大略在当时的年代是出类拔萃的.拿曹操的智慧和吕布比,就等于拿吕布的武艺和曹操比一样,对奉先是不公平的.

  吕布投靠了刘备,后来趁机偷袭了徐州.很多人指责其背信弃义.而在我看来,则不然.刘备收留吕布,吕布非常尊敬刘备.甚至让自己最心爱的女人给刘备倒酒.并且称呼刘备为弟弟.可以说礼敬到了极点了.然而,吕布性格傲慢,言语无常是其最大缺点.刘备表面不说,心里却很不高兴.并且,在刘备的眼里,吕布不过是他收留的落魄部将,怎么可以真正平起平坐了.吕布也察觉刘备的真实意图,不想作为刘备的一条狗四处卖命.刘备攻打袁术于是趁机拿了徐州.权谋相争,何来信义.刘备强占荆州,从兄弟手里夺去四川,其手段之阴狠又比吕布高尚多少.天下喜欢自我标榜者极多,若说吕布品行最坏,在我看来那些人还不如吕布坏的光明磊落.乱世下皆豺狼,一路货色罢了. 董卓要杀吕布,袁绍要杀吕布,刘备明明不喜欢吕布,还收留之.居心也极为叵测.吕布不反,坐以待毙?他不是一个大仁大义的君子,但是也不是一个大凶大恶的小人.只能说,在那乱世之中,为谋生存发展,人之常情罢了。

  吕布问曹操,"我对我的手下也都不错,怎么关键时候都背叛我呢?"曹操告诉他"你信你的老婆比你信的部将多,又怎么能说对他们好呢?"吕布哑口无言.吕布性格傲慢而又多猜忌,不能充分信任自己的手下.所以,每当关键战役,他的部将心里就不安定,畏首畏尾.因此,总是遭遇败仗.他对自己的手下,并非象三国里那等暴戾.有一次,部将郝萌叛变,陈宫是同谋.吕布知道后,一言不发.以后,也再没有对陈宫过问这件事情.侯成、宋宪违反了吕布的将令.吕布恼怒,斥责二人,但是并没有动手打他们.结果二人还是出卖了吕布.危难的时候,吕布不能对自己部下的意见积极采纳,贯彻执行.相反,信任自己的目光短浅的妻子更多一点.这也许是吕布失败的重要原因吧.
  陈宫:“君,骁勇无敌,善战无前,然勇而少计,暴而少仁。恐众叛旦夕之间。”
  高顺:“凡破家亡国,非无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见用耳。将军举动,不肯详思,辄喜言误,误不可数也”。
  陈,高二人对吕布的评价还算是中肯吧.

  吕布并非全无谋略.袁术攻打刘备.刘备求救吕布.吕布的部下都说不可救.只有吕布说"如果刘备被灭掉,袁术在联合北边太山的军事势力,那么我就也有被合围灭掉的危险."于是,解救了刘备的危急.辕门射戟,显示出绝妙的箭术.从这里可以看出吕布的谋略和远见.

  袁术猖狂,来攻打吕布.被吕布杀的象狗一样狼狈.吕布写信给袁术说"你自己觉得很了不起,总是吹嘘自己兵精将猛,心里常常想吞灭我,这个念头你始终压抑在心头.我虽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然而今天难得忙里偷闲,陪你在淮南玩了玩.结果你抱头鼠窜,你吹嘘的那些神兵天又在哪里呢?你总是蔑视天下的豪杰,但你却不知道,天下的豪杰里,不是哪一个都是可以让你随便蔑视的?"言辞里充满了骄傲和豪气.

  奉先最后死于曹操之手.一代猛将,就此寂灭.我写了这么多,并不是想为他开脱什么.只是想把一个真实的吕布,一个有血有肉,有着平常人的贪婪和私心,又有豪杰的气概和勇猛的三国猛将,呈现给大家.以此,来纪念这位曾经在三国游戏中,为我立下赫赫战功的三国风云第一猛将. (该文曾写于20天前,今天重新编辑再发)
  眺望孤单.

  1.吕布勇猛
  这一点没什么好说的。经常有人质疑赵云的武力,但是没有人质疑吕布的武力。正史上记载了不少临阵单挑和身先士卒的冲杀,基本是无敌状态。还有辕门射戟那种半神话记录,武力100要比诸葛亮那个智力100令人信服的多。

  2.吕布的文化水准
  基本上大家印象里吕布的文化水平跟张飞是一个档次的。其实我估计吕布和张飞确实在一个档次——两个人文化水平都是满不错的。
  张飞就不多说了,吕布一开始投靠丁原的时候,是做主簿的!主簿有点帐房先生性质,杨修就做过,至少说明吕布绝对能写会算。
  其实想想也不难明白。当时是乱世,并州那里又是多出猛男的地方(内蒙古),弓马娴熟,能征善战的不要太多,但是能写会算的却很可能缺乏。吕布就是仗这一点才被重用的。

  3.吕布的政治
  政治这个东西蛮麻烦。光荣《三国志》中经常把政治能力等同于种地能力。比如三国志8中张概同学那个高的吓人的政治力,引得无数人唾骂。
  吕布是并州人,估计那地方没有农耕,种地能力一定是0,也没有看出来他有什么治理才能。就种地那一方面来说,吕布的能力一定是很低的。

  4.吕布的政谋
  区别于政治,我还是把有关政治的谋略性问题单列了一项,就叫政谋。个人感觉吕布作为一个政客的谋略并不算低。
  首先,杀丁原投董卓。不义是自然的,但是从吕布自身来考量是有很大利益的。首先,那时的董卓还不是不可救药的,相反初进京城的时候还是蛮得人心得。如果之后不是董卓倒行逆施,像曹操一样好好利用手中的兵权和天子,吕布说不定还成了良臣择主而侍的典型呢。其次,丁原是并州刺史,董卓是当朝太师,从名分上说,董卓要定丁原一个叛逆的罪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董卓毕竟代表的是中央,只要百姓心中还有汉朝的存在,中央比起诸侯有不可取代的号召力。
  所以说,当时情况吕布要投靠董卓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明智的。

  然后再看吕布反董卓。初看上去是吕布和董卓的小妾私通(也不知道是不是貂禅),事情败露。但这只是诱因,本质的问题有两点:一.董卓完全失去了民心,天怒人怨,跟着他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了。二.吕布的并州系军人受到董卓手下凉州系军人的排挤。吕布再受董卓重用,逼近还是外来人,所谓疏不间亲,关键时刻董卓多半会偏向他的凉州嫡系,更何况还出了私通小妾的事情。

  而这是吕布一旦反了,首先可以摆脱凉州派排挤,并且掌握朝廷大权,其次在天下也有个好名声。事实上吕布后来是掌了权,后来诸侯征伐中许多人还是提起吕布当年除董卓的功劳。虽然由于能力问题,吕布最终没有成大事,但此番谋略的思路是完全正确的。

  后来吕布投袁术、投袁绍,去留之间也是见机的不错。最后投张扬,更是很深谋远虑的。上党属于并州,那里是他和部下的老家。在家乡万事都方便,守家时候士兵也会尽全力。同时张扬的实力也不像2袁一样强,不会随便轻视他甚至想卸磨杀驴。再者上党的地方离关东、关中、河北都比较近,这些地方是当时局势的要点。如果有什么变故,吕布都可立刻发动。设想一下吕布要是跑远一点,后来也就没取衮州的机会了。另外,李郭二人假托朝廷的名义,通缉吕布,让张扬很为难的时候,吕布非常机智的用计让他和张扬都能脱身。

  由上可见,比起许多人,吕布还是非常有政治眼光的。

  5.吕布的用兵
  在战略层面上,吕布的水准相当一般。在战术层面上,是一流武将。这点大家有共识。

  6.吕布的用人
  这点上吕布非常有眼光。他手下的第一大将高顺,作战能力绝对是三国顶尖高手,又能约束士兵不为非作歹,也能劝柬主公,忠义更是没得说。

  八彪将之首的张辽也是不用说了。臧霸是将才,最后山穷水尽才投了曹操,不算不义了。其它候成、曹性之辈作战还是相当有一套的,最后虽然不少背弃了他,也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了。

  设想一下吕布如果不能用人,为何能聚集这么多良将呢?
  有两件事情也能反映一下吕布用人的情况。一是徐州时候刘备推荐给他一个文官,后来吕、刘二人不和了,吕布让那文官写书辱骂刘备,那文官坚决不肯。最后吕布也没有和他计较,认为那文官的做法也是值得肯定的。

  二是部将成廉谋反的时候,半夜吕布带着家眷逃到高顺的营里。当时情况一片混乱,但是吕布还是作出了正确的判断——高顺不会反,高顺有能力平叛。后来平定叛乱,成廉招供是他和陈宫一起勾结袁术反叛,当时陈宫就在堂上,满脸涨的通红。不过吕布也没有深揪下去。他知道当时情况陈宫是他手下不多的谋臣,如果杀了不但折损大将,人心也会散了。后来陈宫还是为吕布尽了忠,可见当时的选择还是很对的。

  吕布对手下的意见还是很重视的,采纳了不少正确的意见。至于最后为什么不采纳陈宫的建议,出城和城里成犄角之势,相信上面说明白了:吕布已经不能放心把城交给城宫了,他背叛了别人,也被别人背叛过。

  7.吕布的治军
  常看到吕布纵兵劫掠的事情。但也不能说是吕布一心为恶,故意纵兵为祸。自古兵匪就是一家亲,更别说乱世了。共产党之所以得民心,很大程度就是因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兵管的比老百姓好,老百姓更信任兵。吕布和他手下的将领大多是军班或是土匪出身,而且大多是并州这个比较蛮荒的地方出来的,对士卒劫掠也就睁眼闭眼了。
  还有一个原因。吕布到处颠沛流离,将士既绝望,又缺乏补给,很容易干出劫掠的事情。如果阻止劫掠,恐怕兵败以后根本收拢不起败兵了。

  其实曹操、刘备、的士兵都干过劫掠的事情。三国志中记载吕布军入徐州的时候,百姓还夹道欢迎,扣除逼迫的成分,可见吕布的队伍还不算太匪性。

  8.吕布的信义

  我无意像某些人一样替吕布粉饰,只是实事求是说话。吕布是三姓家奴,没错。他没有高顺那种从一而终的忠心,也没有刘表不弃黄祖那种妇人之仁,也不会像刘备几个兄弟之间那样仗义。他是非常贪图名利地位的,也非常贪财物(还和臧霸为了钱粮内讧过),对人也没有多大义气可言。他的野心也不大,并没有纵横天下的志向,只是割据一方以求富贵。从杀掉董卓后掌权的时间和最后对曹操所说的话可以看出来。

  吕布也有一些有信义的行为。基本上可以划归两种:一种是顺水人情、或者装出点仁义来,或者自己良心有点过不去。一种是在并州军里多少会感染些士兵的江湖义气。这些都不能改变其人缺乏信义的本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2-13
1、 汉献帝:富家末落子弟,祖上刘邦曾风光一时,学习成绩及领导能力一般,凭借祖上功名,赖得班长虚职,经常受人左右,早期受班霸董卓欺负,后期受新贵曹操利用,郁闷至极。
2、 曹操:脸白,富于心计,善于拉拢人,早年曾与班霸董卓暗里过招,被其发现,靠抖机灵儿,侥幸全身而退,东山再起后,经常以帮汉献帝同学为名与孙权、刘备等同学发生群殴事件。

3、 刘备:爱哭,耳朵较大,早年家境尚可,后来家境渐衰,以卖凉席为生,与汉献帝有点亲戚,经常称其为大侄子,富于权谋,经常与关羽、张飞等人出双入对,近来与诸葛亮同学来往甚密。

4、 孙权:脸色淡紫,早期表现一般,在哥哥孙策的提携下进步较大,虽然其妹妹曾与刘备同桌,但经常与刘发生纠纷,甚至闹到不可开交的地步。

5、 关羽:脸红,重义气,刘备的铁哥们儿,玩刀的出身,学习尚可,打仗时下手较狠,被其暴扁过的同学有颜良、文丑、蔡和等人。

6、 张飞:眼大,脸黑,脾气暴,少年老成,下巴上有扎里扎沙的胡子一把,刘备的铁哥们儿,骑黑马,用扎枪,在刘备与曹操等人群殴时,挺身而出,一嗓子吼断当阳桥一座。

7、 诸葛亮:聪明好学,出道前与世无争,后经刘备拉拢,加入刘备集团,入伙以后全力搓合刘备与孙权的关系,使得孙刘结成联盟,并在与曹操的群殴中取得上风,美中不足的是爱玩火,入学以来,已在不同场合放火三次。

8、 周瑜:孙权的铁哥们儿,帅哥,领导能力强,与班花小乔同座,早年春风得意,后期经常与聪明好学的诸葛亮死掐,时常气急犯病。

9、 黄盖:周瑜的铁哥们儿,喜欢玩棍子,早年淘气,经常被家长打屁股,天长日久炼就铁屁股一副,在孙刘联合与曹操群殴期间,以屁股做为苦肉计的实施载体,立下奇功一件。

10、 蒋干:曹操的铁哥们儿,与周瑜是一个幼儿园的同学,能力一般,乐于表现,在曹操与孙刘群殴时,受邀于周瑜举行的幼儿园同学会,期间不忘表现,偷得周瑜秘信一封交与曹操,造成蔡瑁、张允两同学无端遭到曹操暴扁,曹操觉查后,显些被扁。

11、 典韦:曹操的铁哥们儿,力大无穷,班中三大力士之一,在曹操与张绣争女同学时,挺身而出,被张绣同学纠集的社会闲杂人等暴扁。

12、 貂婵:班中唯一的校花,史上四大超女之一,惊艳超群,出阁后曾受班霸董卓欺凌,后遇吕布同学挺身相救,并以身相许,怎奈天妒红颜,不久,吕布即遭曹操痛扁,此后离家出走,至今音讯皆无。

一字评三国人物

魏篇
曹操:雄——不论是奸雄、枭雄还是英雄,总之是三国第一雄

曹丕:狭——真正的三国从他开始,陈寿委婉地评价了他的心胸狭窄

荀彧:贤——曹操的“子房”,麾下首席谋士,年少时便被人誉为王佐之才,德才兼济,贤哉荀令君

荀攸:慧——二荀之一,也是德才兼备,亚于荀彧

贾诩:聪——军事上神机妙算,政治上进退有度,的确聪明

郭嘉:明——明于识势,更明于识人,可谓算无遗策

程昱:筹——“筹画所料,是其伦也”,曹操的重要谋士

夏侯敦:治——曹操麾下首席将领,战绩不突出,政治型将领

夏侯渊:锐——战功卓越,锐气逼人,可惜最后伤了自己

张辽:震——一战震江东,小儿皆止啼,文远不愧是五子良将之首

乐进:果——“以骁果显名”,可惜资料太少,既然能排第二个,一定厉害

于禁:重——“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其实三国里易主的人很多,只是于禁是曹操麾下的宿将,且已经成名,所以他的投降比较出人意料

张郃:巧——“以巧变为称”,战功累累,特别是在抵御诸葛亮的北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他的死,司马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徐晃:严——治军严整“有周亚夫之风”,公私分明,解了樊城之围

司马懿:诡——不论政治、军事还是其他方面,他都将这个“诡”字发挥地淋漓尽致

邓艾:壮——老当益壮,年届七旬,奇袭阴平,势如破竹,平定蜀汉,后却为同僚所害,颇为悲壮

蜀汉篇
刘备:枭——当时人就这么评价,后世也比较公认,从织席贩履到割据一方的皇帝,实属不易

诸葛亮:忠——忠诚、睿智等诸多因素使孔明登上了神坛,尤其达到了士大夫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忠武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永远令人敬仰

关羽:义——刘备手下首席将领,当时公认的虎将,被神化的人物,“义”和“勇”的化身

张飞:勇——公认的虎将,勇猛仅次于关羽

马超:威——在羌人中很有威望,“雄烈过人”,但后期好象没什么表现,活地不怎么快活

黄忠:毅——“勇毅冠三军”,功成定军山

赵云:胆——战功并不突出,但“子龙一身是胆”,几次劝谏也体现了他一定的胆略

庞统:略——筹划谋略颇有见地,由于英年早逝,发挥较少

法正:谋——足智多谋,刘备军事上的最重要谋士,只是人品较差

魏延:傲——觉得和关羽很像,智勇双全、心高气傲,也的确有骄傲的资本,但过度了就会引祸上身

姜维:烈——壮烈、惨烈,北伐很积极,国力很不济,主观很努力,结局很惨烈

刘禅:昏——主要是后期,前期只是庸

吴篇
孙坚:猛——从县吏到长沙太守,靠的就是能征善战,还数次击败董卓,当然猛了

孙策:霸——三国中最年轻有为的人,“猛锐冠世”、霸气十足,难怪孙郎被演义称为“小霸王”,实在精辟

孙权:杰——能与曹刘两雄抗衡,而且综合势力居中,当然杰出,虽然是创业之主中最差的,但绝对是守业之主中最好的

周瑜:英——孙吴四英将之首,“英俊异才”、“万人之英”、“雄姿英发”,“英”字当然最适合周郎

鲁肃:豪——慷慨豪爽、豪放不羁,一见孙权就提出“汉室不可兴”劝其称帝,够豪气

吕蒙:士——从士兵到统帅,从武夫到国士,“刮目相看”的故事至今为人称道,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陆逊:俊——东吴立国后的第一才俊,借用一句演义里的诗:三分自是多英俊,又显江南陆逊高

张昭:耿——三国里最耿直的人,德高望众,对孙氏忠心耿耿,有时也稍带点倚老卖老,脾气很犟,孙权对他又敬又怕

顾雍:政——颇有政治才能,一代良相

太史慈:信——“信义笃烈,有古人之分”,善用勇略,箭法精湛,与孙策“守言应诺,恪遵信义,始终如一,弭息诽论”,英雄惜英雄

甘宁:悍——身先士卒的突出代表,强悍的战将,水陆皆优

虞翻:直——生性耿直,和张昭相仿,但没有张昭的地位威望,后被孙权流放

陆抗:韬——三国中最后一位名将,文韬武略,西陵之战,颇有父风,且与西晋名将羊祜惺惺相惜

孙皓:酷——刚上台时也做过好事,可马上就成了暴君,弄得朝纲混乱、人人自危、民不聊生

董卓:暴——颇有能力,把持过一段时间的朝政,但残暴至极

袁绍:忌——本来是实力最强的诸侯,却在最关键的官渡之战时拒绝一切能获胜的良策,失败也是性格使然吧

袁术:愚——没多大本事还迫不及待地称帝,自取灭亡

刘表:疑——能在荆州雄据多年其实很不容易,就是太保守了,也很多疑

吕布:骁——号为飞将,曾割据一方,亦败过曹刘,但勇有余而谋不足,且“轻狡反复,唯利是视”

汉献帝:庸——郁闷了一辈子的皇帝
第2个回答  2009-12-13
董卓势力人物资料
姓名:董卓

个人
资料 字 仲颖 终属 董卓
籍贯 [凉州]陇西临洮 [今甘肃临洮]
容貌 暂无相关记载
官至 太师 郿侯
生卒 ? — 192
家族
资料 父亲 董雅 母亲 未知
配偶 未知
子女 未知
兄弟姐妹 董擢 董旻
相关人物 牛辅 吕布 王允
曾效力过的势力 东汉 董卓

董卓 - 简明历史传记

董卓早年为汉将,在西方平定少数民族叛乱,后来又参加讨伐黄巾起义,数次兵败,却依然升为前将军,掌管重兵。董卓拥兵自重,驻兵于河东,不肯接受朝廷的征召而放弃兵权,正逢京都大乱,何进被杀,董卓趁机进京,控制了中央政权。之后董卓废汉少帝,立汉献帝,关东诸侯联盟讨伐董卓,董卓放弃洛阳,移都长安。董卓生性残虐,当权后横征暴敛,激起了民愤,最后被王允和吕布谋杀。

董卓 - 简明演义传记

董卓原为汉河东太守,征讨黄巾不利,却因贿赂十常侍官至西凉刺史。董卓应大将军何进之邀进京铲除宦官,恰逢何进被杀,于是收编何进部曲,又赠赤兔马给吕布,诱其投降并杀死并州刺史丁原,从此不可一世。董卓废汉少帝,立汉献帝,朝臣多敢怒不敢言;董卓生性残暴,经常纵兵略民,百姓皆恨。后来,司徒王允欲除掉董卓,将美女貂禅许给吕布,又献予董卓,使二人反目,遂与吕布合谋杀死了董卓。

董卓 - 历史评价

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

姓名:吕布

个人
资料 字 奉先 终属 吕布
籍贯 [并州]五原郡九原 [今内蒙古包头]
容貌 暂无相关记载
官至 左将军 温侯
生卒 ? — 198
家族
资料 父亲 未知 母亲 未知
配偶 严氏 貂蝉
子女 未知
兄弟姐妹 未知
相关人物 曹操 刘备 董卓 丁原 王允 高顺 陈宫
曾效力过的势力 东汉 董卓 吕布 袁绍

吕布 - 简明历史传记

吕布字奉先,擅长骑射,武力过人,闻名于并州;刺史丁原用布为主簿。董卓入京后,诱使吕布杀死丁原,率其众来投。董卓大见亲侍,令布为骑都尉,随侍左右。布亦父事董卓。然董卓常因小忿而欲杀布,布惧,在司徒王允的教唆下杀掉了董卓。卓党李傕等啸聚为贼,攻打长安,布不能拒,逃走,先后投靠袁术、袁绍、张杨,最后在张邈、陈宫的策划下入主兖州,与曹操展开数度激烈的争夺战,先胜后败,投靠徐州的刘备,屯兵小沛。吕布趁刘备攻袁术之机夺取了徐州,后在曹操的调解下与备和解。袁术攻打刘备,吕布以辕门射戟为赌注,使袁军退却。袁术起兵伐吕布,为布大败。但后曹操和刘备联军攻打,困守下邳。布虽骁猛,然无谋而多猜忌,又信妻言,不纳群下之言。曹操堑围三月,吕布军上下离心,其将侯成、宋宪、魏续缚陈宫,将其众降;吕布亦就缚,与陈宫、高顺被戮于白门楼。吕布性情轻狡反复,唯利是图,注定了其能称雄一时而不能成大业的命运。

吕布 - 简明演义传记

吕布是骁勇善战的汉末诸侯,先后跟随丁原、董卓作战,并最终杀死了丁原和董卓。成为独立势力后,吕布与曹操为敌,和刘备、袁术等诸侯时敌时友,最终不敌曹操和刘备的联军,兵败人亡。吕布虽然勇猛,但是少有计策,为人反复无常,唯利是图。在演义中,吕布是天下无双的超一流武将,曾在虎牢关大战刘备、关羽、张飞三人联手,曾一人独斗曹操军六员大将,武艺可谓公认的演义第一。著名的美女貂蝉上演连环计后,成为吕布的妻室。

吕布 - 历史评价

陈寿:“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三国志——吕布臧洪传第七评》)

时人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曹瞒传》

范晔:“焉作庸牧,以希后福。曷云负荷?地堕身逐。术既叨贪,布亦翻覆。”(《后汉书——刘焉袁术吕布列传第六十五评》)

陈宫:“君,骁勇无敌,善战无前,然勇而少计,暴而少仁。恐众叛旦夕之间。”

高顺:“凡破家亡国,非无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见用耳。将军举动,不肯详思,辄喜言误,误不可数也”。

姓名: 曹操

陵墓: 高陵

政权: 曹魏

在世: 155年2月24日-220年1月15日

外貌描述:身长七尺,细眼长髯

【生平】

曹操,一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政治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文化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曹操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宦官家庭。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末年宦官集团十常侍中的一员,汉相国曹参的后人。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曹嵩的出身,当时就搞不清楚,所以陈寿称他:“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但也有人认为他是夏侯氏之子。曾先后任司隶校尉、大司农、太尉等官。

灵帝熹平三年(174),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入洛阳为郎。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势聚居之地,很难治理。曹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将蹇图用五色棒处死。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

灵帝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受命与卢植等人合军进攻颍川黄巾军,结果大破黄巾军,斩首数万级。随之迁为济南相。济南相任内,曹操治事如初。济南国(今山东济南一带)有县十余个,各县长吏多依附贵势,贪赃枉法,无所顾忌。曹操之前历任国相皆置之不问。曹操到职,大力整饬,一下奏免长吏八名,济南震动,贪官污吏纷纷逃窜。“政教大行,一郡清平”。当时正是东汉政治极度黑暗之时,甚至有了买官制度。朝廷封曹操为议郎,曹操不肯迎合权贵,遂托病回归乡里,春夏读书,秋冬弋猎,暂时隐居了。

中平五年(188),汉灵帝为巩固统治,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

中平六年(189),董卓进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刘协,后又杀太后及少帝,自称相国,专擅朝政。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师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

曹操到陈留后,“散家财,合义兵”。组织起一支五千人的军队,准备讨伐董卓。

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后汉书·许劭传》,裴松之注引孙盛《异同杂语》作“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第3个回答  2009-12-13
董卓一生粗暴,满怀私欲和野心。他从陇西发迹到率军进京操纵中央政权,始终考虑和盘算的是如何满足私欲和野心。为了达到目的,董卓不择手段玩弄权术,践踏法律,破坏经济,残害人民,他的种种倒行逆施,造成了东汉末年政权的极度混乱,给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军纪严明、爱护百姓宛城征张绣时,正值麦熟之期,曹操下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豪爽多智,指挥若定“濮阳诈死破吕布”、“安众设伏破张刘”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曾被兵卒所擒,被徐荣射中肩膊,被马超追杀得“割须弃袍”前雄后奸、前智后愚、前可爱后可恨,一生功大于过

吕布性情轻狡反复,唯利是图先是他成为丁原、后又董卓的义子,加上自己姓吕,所以张飞说他是“三姓家奴”陈宫:“君,骁勇无敌,善战无前,然勇而少计,暴而少仁。恐众叛旦夕之间。”
第4个回答  2009-12-14
董卓:
董卓是乱世的枭雄,以其残暴统治而闻名于世。但是董卓也并非有勇无谋,何进召他进京时,他只有3000人的队伍,他怕这3000人镇不住京城的大员们,就派这3000人晚上换装出城,白天再大摇大摆进城,如此反复,让人以为好像他的西凉军源源不断进入都城。

曹操:
曹操可以说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性格最复杂的人。他并非戏曲和三国演义中所描绘的大奸臣,而是三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易中天说他:
聪明透顶、愚不可及,狡猾奸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心胸狭窄。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

吕布:
吕布是三国时代最强的武将,但他做人反复无常:开始跟随丁原,后来因为董卓的收买成为董卓义子。再后来因为王允貂蝉的连环计杀掉董卓,当他被曹操从濮阳赶出来时又投靠了刘备。可又趁张飞醉酒夺下了徐州。最后在白门楼,想跟随曹操的吕布却因为刘备的进言而殒命白门楼。

以上全部个人原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