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

做课题用 非常感谢
最好是分条的 具体的特点 谢谢

《全国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评选 六面怪脸 彭正斋 标清》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dkVRZo0lSm5KXpxc5SuDg

提取码:2ikc
2|全国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评选 六面怪脸 彭正斋 标清.flv|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选活动实录——中学15 标清.flv|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选活动实录——中学13 标清.flv|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选活动实录——小学19 标清.flv|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选活动实录——小学18 标清.flv|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选活动实录——小学17 标清.flv|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选活动实录——小学16 标清.flv|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选活动实录——小学14 标清.flv|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选活动实录——小学12 标清.flv|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选活动实录——小学11 标清.flv|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选活动实录——小学09 标清.flv|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选活动实录——小学08 标清.flv|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选活动实录——小学07 标清.flv|全国中小学美术课评选活动实录——小学06 标清.flv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5-15
  在我国不同时期的美术教育中,都普遍存在着重视课堂教学,忽略自然教学的现象。无论在启蒙时期、基础时期,还是到最后的专业学习时期往往都忽视了自然的重要性,使学生们对身边的人和事关心度降低,美术作品缺少生气、灵动,也缺少了对自然的了解和保护意识。
  然而,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市场经济的深化,教育备受冲击,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以及教育功利主义价值观不可避免地波及到小学生及儿童,儿童自出生的那一天就被置于一个由几千年的文化发展造成的复杂的文化社会结构中,他们还没具备抵御能力时却被成人所异化。在转型的现代社会中,成人对于生存和名利的压力无形中波及到小孩,使得本是最具人格陶冶感化作用的基础美术教育被扭曲。有些家长和成人出于对儿童非理性期待,各种蜂拥而至,以盈利为目的的比赛,以及仅以技能技法为基础的培训等,致使学生绘画中迎合和模仿的现象比比皆是。
  我国基础美术教育由于受到功利主义教育观的影响,教育的基点定位在知识和技能的层面,儿童感受到什么,有什么情感体验,他们喜欢怎么表达,这些问题往往被忽略,它的定位更多的是促进儿童心理走向成人心理的转换。当然,这种转换是需要的,但却不是唯一的。
  目前,我国在初中阶段开设美术课,课时是每周一节,高中阶段则取消了美术课。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无非也是在教室内讲授一点美术基础知识,临摹一些书本上的作品,在马上临近考试的时候,美术课也会最早地停课,为其他主课留出复习时间。个别美术专业高中也是“以绘画为目的”,一味追求技法训练,应付考试,以此来提高“升学率”。千篇一律对着范本临摹,几十张画大同小异,毫无生气,将书本上的写生课、实践课、欣赏课等一些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户外体验自然的课程取消。还有的地区学校干脆不开设美术课。这种指导思想与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培养,缺少了学生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感受,违反了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使学生慢慢变得对身边的事,身边的人关心度降低。这种现状与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所提出的素质教育目标相抵触。具体而言,“以绘画为目的”的教学方法,缺乏对对象本质特征的分析和审美概念的表述,其结果必然是:整体上成为被动刻板的模式,审美教育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脱节;不符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要求的直观性、系统性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有碍于创造想象和视觉记忆发展及中学生个性、意愿、情感的表达;更缺乏审美教育的现代意识,到最后仅极少数学生保持着对美术的兴趣,大部分学生收效甚微。

  1988年原国家教委为发展中小学教育颁发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为目前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契机。实施素质教育被视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各种学科改革、课程改革也是围绕着“素质教育”这个中心所开展的,美术教育的改革同样也是围绕着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而进行的。因此,中小学美术教育已从过去单纯的技能教学转变为全面重视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艺术教育。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12-13
还是比较教条化。音乐美术这类教育的目的是陶冶情操,培养兴趣。但是很多还是像语文数学一样的教,很难提起兴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