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严肃的四字成语

如题所述

敛容屏气、俨乎其然、肃然起敬、正容亢色、一本正经
一、敛容屏气
白话释义:比喻有所畏惧而恭敬谨慎,不敢稍微放肆。
朝代:春秋
作者:孔子
出处:《论语·乡党》:“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翻译:提起衣服下摆,头像前倾,非常恭敬,头有点低的样子。然后屏住呼吸,好像没有呼吸一样
二、俨乎其然
白话释义:十分严肃正经的样子。带有讽刺意味。
朝代:近代
作者:鲁迅
引证:《伪自由书·文学上的折扣》:“刊物上登载一篇俨乎其然的像煞有介事的文章,我们就知道字里行间还有看不见的鬼把戏。”
三、肃然起敬
白话释义: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朝代:明
作者:冯梦龙
出处:《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回:飘飘乎有神仙之度,不觉肃然起敬
翻译:好像又一种神仙的气度,不自觉的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四、正容亢色
白话释义:谓神色严肃。
朝代:近代
作者:茅盾
引证:《第一阶段的故事》五:“‘这就该说是‘上海的外国小姐’才对呀!’赵夫人正容亢色地说。”
五、一本正经
白话释义:形容庄重,规矩,非常认真
朝代:明
作者:李自成
出处:《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我原是故意闹别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没有做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5
声色俱厉、正言厉色、肃然起敬、正容亢色、敛容屏气 。
一、声色俱厉
释义:俱:全;都。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指人对不满的事表现得非常愤慨激动。
出自:《晋书 明帝纪》:“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曰:‘皇太子何以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
示例:老校长声色俱厉地批评了小王。
二、正言厉色
释义:正:严正;厉:严厉;色:脸色。话语严正;态度严厉。
出自: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9回:“黛玉见他说的郑重,又且正言厉色,只当是真事。”
示例:她皱起眉毛,正言厉色地斥责那些调皮的家伙。
三、肃然起敬
释义: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尊敬的心情。
出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 规箴》:“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畅,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示例:听到朋友说到当时救人的惊险,我不得不对他肃然起敬。
四、正容亢色
释义:谓神色严肃。
出自: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五:“‘这就该说是‘上海的外国小姐’才对呀!’赵夫人正容亢色地说。”
示例:大战一触即发,幽义正容亢色,知道已经不可避免。
五、敛容屏气
释义:敛容:收起笑容,态度变得严肃。屏气:闭住气不敢出声。比喻有所畏惧而恭敬谨慎,不敢稍微放肆。
出自:《论语·乡党》:“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示例:老妇人看他敛容屏气,收袖并膝,惊诧不已。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正言厉色 正:严正;厉:严厉,严肃;色:脸色。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
出处:《汉书·王莽传》:“盱衡厉色,振扬武怒。”《后汉书·翟酺传》:“目见正容,耳闻正言。”
正言厉颜 话语严正,表情严肃。同“正言厉色”。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回:“钱典史听了这话,便正言厉颜的对他说道:‘世兄!用到这样管家,你做主人的总要有点主人的威势才好。’”
正颜厉色 颜:面容。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
出处:《汉书·王莽传》:“盱衡厉色,振扬武怒。”《后汉书·翟酺传》:“目见正容,耳闻正言。”
直言正色 谓言语正直,仪容严肃。
出处:《三国志·魏志·国渊传》:“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6-11-09
声色俱厉_百度汉语
声色俱厉 [shēng sè jù lì]
[解释] 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出自] 《晋书·明帝纪》
第4个回答  2016-11-09
一本正经 直言正色 声色俱厉 肃然起敬 正襟危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