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的治疗原则?

如题所述

你好:
慢性肺心病治疗原则是:基础疾病和发病诱因的治疗;肺动脉高压的降压治疗;改善心功能。

  ① 基础疾病和发病诱因的治疗。在治疗肺实质性疾病引起的肺心病时,应积极有效地控制感染。根据临床表现和痰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感染细菌不明确时应使用兼顾球菌和杆菌的抗菌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咯痰,气道局部湿化或用祛痰药排痰,应用支气管扩张药,包括β□-受体激动药、茶碱及抗胆碱药物等。合理实施氧疗,合并呼吸衰竭伴中度以上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宜用持续性控制性给氧,以达到既能将血氧含量提高到生命安全水平,又能避免二氧化碳过度升高对呼吸的抑制。氧流量通常控制在0.8~1.5升/分,使氧分压调整在6.65~8.0kPa(50~60mmHg) 之间;往往病情愈重,氧流量控制愈严格。若在前述治疗过程中神志状态恶化,呼吸明显抑制,咳嗽反射减弱,二氧化碳分压>9.3~10.6kPa(70~80mmHg)时,可试用呼吸兴奋药。对其效果尚有不同的看法。常用药物的疗效依次为吗乙苯吡酮、香草酸二乙胺、氨苯噻唑、巴豆丙酰胺及尼可刹米。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经保守治疗12~24小时无效时,应及时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经鼻腔插管比经口腔或气管切开有更多的优点,已被普遍应用。

  在治疗肺血管病引起的肺心病时,对肺血栓形成或栓塞患者宜应用口服抗凝药(如华法令)或肺动脉血栓摘除术治疗;活动性肺血管炎需抗炎或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② 肺动脉高压的降压治疗。降低肺动脉压为一辅助治疗,常用的血管扩张药有钙拮抗剂(硝苯吡啶、硫氮□酮)、肼苯哒嗪,□-肾上腺能受体阻断药(酚苄明、苄胺唑啉、苄唑啉、哌唑嗪)、硝酸盐制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后者只用于缺氧性肺心病)。血管扩张药可产生某些副作用,特别在重症患者,可引起低血压、低氧加重、矛盾性肺动脉压升高,甚至猝死,因此,应在密切监护下使用。

  ③ 心力衰竭的治疗。与一般心力衰竭的治疗基本相同,可慎用地高辛,使用利尿药、血管扩张药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巯甲丙脯酸、苯丁酯脯酸)等。当并存有重度呼吸衰竭时,应侧重于使呼吸通畅,注意防止过度利尿引起排痰困难。

  稳定期的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的目的是稳定患者情绪,逆转患者的心理和心理病理状态,并尽可能提高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常用的疗法如下:①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庭成员进行有关肺心病的卫生常识教育和医护指导,以调动战胜疾病的主动精神。②长期家庭氧疗。每天吸氧至少15小时以上,长期坚持。这不仅能降低肺动脉压力,增加心排血量,缓解症状,增强体质,改善预后,甚至可使增厚的肺血管改变逆转。③中药扶正固本、活血化瘀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黄芪、党参、白术、防风、茯苓、 麦冬、五味子、紫河车、 丹参、当归、川芎等。④预防感冒、及时控制肺部感染。可用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病毒疫苗预防肺内感染,也可试服黄芪或间歇注射核酪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继发于病毒感染的呼吸道细菌感染以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及部分革兰氏阴性杆菌最为常见,因此,应及时选用对这些细菌比较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⑤改善心肺功能。常用的药物有-肾上腺能受体激动药和茶碱类药物,部分患者可试用皮质激素。其他尚有气功疗法、呼吸治疗及物理治疗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7-03
1.急性加重期
(1)控制感染 参考痰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生素。常用的有青霉素类、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及头孢类抗生素。原则上选用窄谱抗生素为主,选用广谱抗生素时必须注意可能的继发真菌感染。
(2)氧疗 通畅呼吸道,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3)控制心力衰竭 肺心病患者一般在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后心力衰竭便能得到改善。病人尿量增多,水肿消退,肿大的肝缩小、压痛消失。不需加用利尿剂,但对治疗后无效的较重病人可适当选用利尿、强心或血管扩张药。
(4)控制心律失常 一般心律失常经过治疗肺心病的感染、缺氧后可自行消失。如果持续存在可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选用药物。
2.缓解期
采用中西药结合的综合措施,目的是增强病人的免疫功能,去除诱发因素,减少或避免急性加重期的发生,逐渐使肺、心功能得到部分恢复。
第2个回答  2019-04-04
病人心肺功能代偿良好时,可让病人适当参加体能锻炼,但不易过度活动,还应注意休息。当病人出现呼吸困难、紫绀、浮肿等症状加重时、心肺功能失代偿时,应绝对卧床休息或半坐卧位,抬高床头减轻呼吸困难,给低流量持续氧气吸入,生活上满足病人需求,做好生活护理,加强巡视病情。
第3个回答  2019-01-03
你可以试试中药调理,挺不错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