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年间的靖难之役是不是大明朝廷挑起的

如题所述

当然是,而且是明朝的统治阶级直接挑起的,可以说是一场政变。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朱棣)。
于是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建文帝起用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朱棣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南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
战争历时四年(1399—1402年)。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同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这一段历史多次被各种武侠小说或影视作品借鉴改编,比如说何中华版电视剧《三少爷的剑》中就有相关内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04
算是吧。朱元璋皇长孙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大臣齐泰、黄子澄以诸王权势过大,恐难驾驭为由,力主削藩,在对燕王朱棣动手之前,先后废了五位亲王。这引得诸藩王人人自危。藩王与朝廷开始决裂,此时实力最强的燕王就成了真正的众藩之首,对抗朝廷,打的旗号是“清君侧”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追问

如果燕王朱棣失败,明朝历史会有哪些改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2-24
明朝年间的靖难之役是不是大明朝廷挑起的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中国明朝建文年间发生的内战。
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藩王中势力最强的燕王朱棣因不满朝廷削藩措施而起兵叛乱。
战争历时三年,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军攻下首都南京,惠帝失踪,朱棣登上帝位,是为明成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