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平均寿命是多少?

中国人均寿命

中国人人均寿命77岁。
2021年3月5日,"十三五"期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76.3岁提高到77.3岁,提高了1岁。政府工作报告在"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概述中提出,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1岁。欧洲资本主义兴起以前,世界各地区的人口平均寿命都很短,到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欧洲人口的平均寿命开始有了显著提高。
到19世纪中叶,欧洲的平均寿命超过了40岁。到20世纪末,发达地区人口的男女平均预期寿命分别达到71.1岁和78.7岁,男女平均预期寿命最高的日本已分别达到76.8和82.9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14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17年的76.7岁提高到2018年的77.0岁,孕产妇死亡率从19.6/10万下降到18.3/10万,婴儿死亡率从6.8‰下降到6.1‰。

统计显示,2018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83.1亿人次,比上年增加1.3亿人次(增长1.6%)。2018年居民到医疗卫生机构平均就诊6.0次。2018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量达19.2亿人次,比上年增加0.4亿人次。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量占门诊总量的23.1%,所占比重比上年上升0.1个百分点

2018年末,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1230.0万人,比上年增加55.1万人(增长4.7%)。2018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59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2.94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2.22人,每万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6.34人。

2018年全国卫生总费用预计达57998.3亿元。其中,政府卫生支出占28.3%,社会卫生支出占43.0%,个人卫生支出占28.7%。人均卫生总费用4148.1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百分比为6.4%。

从人均预期寿命历史数据看,1960年至2015年,55年间中国国民的平均预期寿命增长了32.64岁,增幅达75%。据世界银行数据,1960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为43.35岁,1970年为58.68岁,1980年为66.52岁,1990年为69.03岁,2000年为71.73岁,2010年为75.01岁,至2015年为75.99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5-14
1949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35岁; 1957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57岁; 1981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68岁; 2005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1岁; 2020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7岁,上述数据源自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统计》。 70年里,中国的人均寿命翻了一番。
第3个回答  2022-03-16
中国的人均寿命有的数据显示只有72岁,但我信不过这个数据,因为身边很少有人在80岁之前死去。有的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均是76岁,这个数据我还能接受。中国经济世界第二,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重生养生的文化,吃的东西也相对健康,可为什么在人均寿命这个金标准面前表现得这么差呢?
数据还显示,从2012年开始,中国香港成为世界上人均预期寿命最高的地区,2014年人均预期达83.98岁,超过日本的83.58岁,而日本长期以来都是全球人均预期寿命最高的国家。二战之后,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抗生素的发明使用,让人类平均寿命延长了24岁。人均寿命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其中日本人的寿命一直处于领先水平,其中日本女性的寿命一直居于世界首位。
海南是我国人口平均寿命最高的地方。那里的老人,八十多岁了精神饱满、抖擞,还能挑着菜挑走街串巷。这与海南的气候和海南人的饮食结构有着直接的关系,他们不吃隔夜饭,餐桌上几乎天天都有海产品,顿顿饭离不开青菜,喜欢吃水煮菜。
第4个回答  2021-05-14
你好,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17年的76.7岁提高到2018年的77.0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