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都不愿意从事自己的专业?

如题所述

就拿我的学院来举例子吧——经济学院 社会学科

1.实习资源较复杂。我们学院经济类主要分为传统经济学分析,金融,国际贸易,财政学。和商学院相比起来,更偏理论性,但也需要一定的实习支撑之后工作。众多周知,经济是一个大类,也是个热门专业,被大家吹的以后发展前途无量。但是,本科生其实很少能真正找到较高水平的实习,大多数主要集中在市场营销(即俗称的商赛)和一些四大会计事务所等领域的实习。因此这也就造成,很多经济类本科生对未来就业方向是很急躁的,而一些企业也热衷于要这类大学生来当螺丝钉,不过大学生真的有想过以后自己要做什么行业,对哪方面进行钻研吗,其实是没有的。

事务所实习

2.社会岗位分化大,竞争激烈。就拿金融行业来说,底层跑业务,卖保险的门槛较低,但也可以挣到不少钱,就是辛苦了一些。但是要对于顶级投行,那门槛非常高,需要顶级学历,资质证书证明等多维度考核,内卷华极其严重。

3.实务和理论基本脱节。很大学生会考试,结果到岗位中重头再来基本不会。这主要是针对财务人员而言,很多大学生大学有考资质证明,但在不同行业之中的会计处理和惯例,很多大学生还是十分脱节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31
有几个原因可能导致大学生不愿从事自己的专业:

1. 就业市场竞争激烈:有些专业的就业市场非常竞争,甚至已经过度饱和。在这种情况下,毕业生可能会发现找到与自己的专业相关的工作非常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需要考虑尝试不同的行业或职位,以获得更多的机会。

2. 专业知识与工作实践不匹配:一些专业仅仅涉及到理论知识,而在实践中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也可能导致大学生发现自己在工作中无法应用他们学到的知识并且无法适应工作要求。

3. 对未来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有些大学生可能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他们不知道想要做什么,或者他们认为自己可以做不同的工作。这会导致他们在找工作时尝试不同的领域和职位,寻找能够符合自己兴趣爱好、技能以及价值观的工作。

4. 工作内容或行业不符合兴趣:大学生已经发现自己对自己的专业并不感兴趣或发现更喜欢做其他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开始探索其他行业或职位,以寻找更有吸引力的工作。

总之,不愿从事自己的专业可能是因为许多因素所致,例如职业规划、市场竞争、工作满意度等等。当然,选择工作的过程是一个个人化的过程,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才能做出最为明智的选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3-15
很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都不愿意从事自己的专业,那么有可能是因为自己所学的专业并不是他喜欢的,然后就是自己从事的这个专业和当前的这个岗位是没有关系的,也就是说没有什么好的前途,所以说很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都不愿意从事自己的专业。
第3个回答  2023-01-11
那是第一个当初填报志愿的时候都不懂,也没有经历过工作,毕业后自然不喜欢了。还有大多数在学校的时候不好好学习,混日子,,毕业后自然找不到工作了。毕业不从事自己的学的专业就是浪费自己的三年时间和金钱。
第4个回答  2023-01-22
很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都不愿意从事自己的专业,那么有可能是因为自己所学的专业并不是他喜欢的,然后就是自己从事的这个专业和当前的这个岗位是没有关系的,也就是说没有什么好的前途,所以说很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都不愿意从事自己的专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