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倾心于表达文化的内涵,在《〈在暗夜中迎曦〉自序》中说:“所有的艺术文化都应该和生活结合才有真正的意义——于公,我期待我们的社会能有好的文化艺术环境让大家沉潜浸润,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品质;于私,我自觉到每个人都应该自我创造一个更适于生活的文化环境,自小格小局里走到开朗壮阔的天地。”
林清玄是一位居士,他的许多散文常以佛家的某一教义作为依托或从中引申而成,又有着传统中国文化的儒学色彩。他的散文有鲜明的人间指向。如《迷路的云》、《白雪少年》、《蝴蝶无须》集中的父爱;《玫瑰海岸》、《鸳鸯香炉》集中持久不渝的恋情,都写得深刻感人,并以一种佛学的淡泊与宁静去化解一切。林清玄许多散文集都以菩提命名,“菩提”本为梵文,意为彻悟后所得的智慧。作者以此为题,一是标明此文是黄昏散步有所悟而作,二是因为他在文中所赞颂的菩提树是一种净化了的人性象征。林清玄的散文在佛儒相融中形成了他的创作特色,宁静致远以释解人生层层障碍;借淡泊明净荡涤尘世滚滚红尘。《人骨念珠》面对着110位喇嘛高僧的眉轮骨所串成的念珠,他既诠释高僧个人修持的极致,又传递众僧德行绵延不绝的意义,再陈述个人的感悟:只要努力修持人人都可以立地成佛,表现随遇自适,超尘脱俗的气质,用文学观照人生,探寻生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