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字的形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如题所述

任何艺术都不可忽视它的形式美,艺术如果丧失了形式美,就失去了它的审美价值。鲁迅先生说,我国文字具备三美,“意美以感口,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感目的形美就是指书法艺术的美。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以汉字为载体的造型艺术,通过线条、结体、笔韵墨趣和章法来表现情感意蕴,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线条美

用线造型是我国造型艺术的传统,不论绘画、雕塑、建筑等都是如此,它简洁而概括、单纯而深刻。柔中有刚、刚中带柔的线条是书法作品构成的基本元素,是视觉形象美的基础。书法也是线条运动的艺术,一条气韵生动的线条展现给人们的美是很丰富的,或安详雄浑、或流畅自然……本质上体现着书家的精神特质。李泽厚曾在《美的历程》一书中,把书法视为“有意味的形式”,是“净化的线条”。单从形式上看线条有粗细、连断、方圆、转折、燥润、曲直等之分,但怎样的线条才是美的呢?

1.笔法娴熟,富有力度。

笔法是前人在长期的用笔和审美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丰富起来的。线条的质量与用笔是否得法紧密相连。蔡襄勒字、苏轼画字、黄庭坚描字、米芾刷字等,不同的笔法产生了不同的力度、风格。笔法精熟的书家可以写出各种形态美的笔画,优质的线条既便是很细,但依然圆浑饱满而有力度,反之则飘浮、浅薄。笔法娴熟,用笔顺乎其性,掌握规律,手中之笔自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样写出的笔画气脉贯通,富有力感。粗短的,敦实而不失笨拙;细劲的,坚挺而不失僵硬;圆转的,流畅自然而不失轻浮漂滑;曲屈的,跌宕有姿而不致生硬造作。

中锋写出的笔画坚实圆润、有立体感,侧锋的效果则犀利峻峭、富有开张之势。圆而厚的线条效果主要体现在落笔、转折和起收笔上,清包世臣说:“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用笔的顺逆、方圆、提接等都是书写线条方向转换处的运笔技巧和方法。涩是线条本身呈现给欣赏者的一种感受,主要见于画的中部,行笔宜慢,可以增加用笔的凝重感。清刘熙载说:“惟笔方欲行,如有物以拒之,竭力而与之争,期不期涩而自涩矣”。“折钗股”、“屋漏痕”、“锥画沙”、“印印泥”等,都是对线条美的生动概括。

2.配合协调,富于变化。

讲究配合就是要主次分明。刘熙载在《艺概》中说:“画山者必有主锋,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主笔有差,则余笔皆败,故善书者必争此一笔”。讲究主笔与从笔之间的配合,是历代书家都十分重视的,如颜真卿的捺脚,欧阳询的长竖等都很典型;楷书中有“字无双钩”的说法,隶书中有“蚕不重卧,燕不双飞”的口诀,原因也在于突出主笔。讲究配合还要注意线条间的衔接、迎让和顾盼、呼应的关系。线条间的衔接就如人体的关节,过渡自然紧密,整字才显严谨有力。线条间的迎让、顾盼不仅可以造成整字的气息流贯,而且也赋予线条自身灵动多变之态。古人十分重视线条形态的变化,例如五代的杨凝式的《韭花贴》深幽无际,点画间多有异趣。变化是艺术的生命。王羲之说:“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雷同”,孙过庭也有同样的看法:“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虽然汉字的基本笔画并不多,但随着书体以及笔画之间的组合状况不同,每一种基本笔画,均有多种变形。这样,线条的总体形态就丰富了起来,加上用墨的变化,更增加了线条的形态美。

二.结体美

清冯班在《钝吟书要》中说:“书法无他秘,只有用笔与结字耳”。结体也叫结字、间架,指汉字内部的搭配关系,就好比人的五官,大小适宜、比例协调、位置得当才能组成完美的面容。文字本身就有构图美,前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讲解字形结构的著作。书法表现的是一种抽象的形式美,不懂得造型美,就象建房造屋没有设计好的理想的蓝图,线条只是手头上一堆没用的材料。书法结体美是以线条美为前提的,是指汉字间架结构既有变化又有呼应,既多种又统一。它并不是横撇点捺的机械拼凑,除了恪守文字的可识性之外,还必须遵守对比统一的原则,做到“违而不犯,和而不同”,或平正均匀,疏密相间;或向背呼应,顾盼生姿;或参差变化,斜正得宜。

艺术来源于生活,书法也不例外。汉蔡邕说:“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之书矣”。这段文字从一个侧面给我诠释了书法的造型美,是以人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的形态联想为发端的。汉字是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约定俗成,经过较长时间的孕育、丰富、选炼发展起来的。汉字最重要的特点是“以形示义”,它是对自然物象的特征加以概括,运用具有特定意味的线条来表示某种抽象的含义,有无可比拟、丰富多变的视觉形象,这是汉字本身就具有的美的特质,是书法艺术产生并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为满足社会实用性的需要,书体、字形不断地演变,书体自甲骨文、金文之后出现了大小篆、隶、楷、行、草等多种书体;字形也循着从繁到简、从象形到概括抽象的方向发展,但笔画形态却日趋丰富。这不仅丰富了汉字的视觉形象,而且也增加了汉字的抽象意味,使得书法成为一种直观的视觉形象与抽象的意蕴巧妙结合的艺术。书家深悟其中的道理,总是将自然万物与人的意象紧密联系在一起,造就了汉字体势的丰富性和可变性;同样一个字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姿态美,或端庄严谨、或潇洒流畅……但不论如何千变万化,都有美的共同规律。

1、疏密这是构成字乃至作品整体美的重要因素之一,清代邓石如说:“字画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以计白当黑,奇趣乃出”。中国画尤其强调这一点。只疏不密,显得松散平淡,只密不疏,则呆板沉闷,生机全无。

2、向背向即相向,似两人促膝交谈,如颜真卿的竖画;背即相背,似两人背对背,如禇遂良的竖画;从字的造型角度看,左右结构的字更能表现,可使姿势活泼生动,仪态大方。巧妙的运用,可避免线条的单调和结体的呆板,又增加笔画中的神情和韵味,就象音乐中的高低音符,诗中字声的平仄使作品具有韵律感。

3、参差多条线段及字的组合部分之间应有参差变化,错落有致。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说:“作字最忌位置等匀,且如一字之中须有收有放,有精神相挽处,王献之书从无左右并头者,右军如凤翥鸾翔,似倚反正,米芾谓大年千文,观其有偏侧之势,出二王处,此言布置不当平匀,当长短错综,疏密相间也”。

4、偏正字的组合还有偏正的关系,独体字有主副笔的问题。正则端庄,偏则出奇,但一味正易呆板,“状若算子”,一味偏则会出现凌乱无度的状况。偏正互补,就是要偏中求正,动静相宜,使字的结构既稳健又险峭。

5、开合主要运用于左右结构,开处有舒展豪放之趣,合处有茂密充实之感,开合运用得当,可使字形生动、俊美。

6、借让字的笔画和组成通过线条的伸缩、移位、穿插、省减等手段处理,以避免重复、松散、拥挤,使字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形成一个相依和谐、映带相连的整体。在借让关系的运用时,多注意周围的借让情况,借者让之,让者借之,参差穿插,以此来达到整体的平衡。

7、纵横上下结构的字和左右结构的字,也可以用纵横的方法来处理。或上纵下横,或上横下纵,或左横右纵,或右横左纵,使结体富有变化。

8、方圆方和圆的形体本身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圆的柔和滋润,血肉丰满,方的峻整劲挺,筋老骨健。方圆主要用于包围结构。方圆的变化体现在外形和用笔两个方面,一个字可以写成方形也可以写成圆形,有的字方中有圆,圆中寓方,则更显情趣。如《郑文公碑》以圆求方,其它北碑则以方求圆。

以上只是结体变化的基本规律和手段,一个字往往是多种法则的综合运用,只有熟练地掌握,才能在作书时,自然地进行调节,塑造出美的形体来。如郑板桥的书法将字的疏密、长短、大小经过其匠心独运而极尽变化,姿态万千;再如黄山谷将点画夸张拉长,似长桨荡舟,疏影横斜等。

三、笔韵、墨趣

汉字作为一种书面语言,其本身就具备表情达意的功能,它凭借笔形、字势、行气、布白、意蕴等的变化去反映书写的思想、情感、个性、素养、心境等,所以才有“书为心画”说。随着毛笔,墨纸等书写工具的发明,也使得书法艺术获得了更加适宜的表现媒介。书法是时间艺术,因为线条随着时间有节奏的流动不能重复叠加,也不能修改递减。笔锋的柔韧,墨的浓稠和光泽,使书家创作过程中力的强弱、节奏的变化都十分精细微妙地表现了出来,它通过人的直觉,给人以丰富的美感,或飘逸潇洒,或滞涩跌宕,或八面出锋,或锦里藏针……总之,在静态的墨相中,流露着书家运笔时的提按、转折、映带等一系列复杂的情状。书家创作时,就是在自编自演。古人强调“意在笔先”,落笔前,作品的形象已经比较清晰地呈现在他的头脑,而且对如何运笔、用墨等做到胸有成竹。王羲之说:“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虑,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先,然后作书。”同是线条,绘画将人的主观性融入线条,客观往往掩盖主观;而书法恰恰相反,它的主观随意性(特别是行、草书),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线条的客观性,最能突出人的精神风貌。如米芾的沉着痛快,颜真卿的风骨凛然,赵孟頫的清秀妩媚,如此等等。书法是线条与心灵的融合,正因为书法线条所固有的感染力,冲击着视觉和心理感受,在秩序的破坏、寻找和重组中,我们的内心感受和心理节奏也随着作品运动而获得享受。

书法又是黑白组合的空间构成艺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其趣味就表现有黑白的不同组合中,书家就在这种不同的黑白构架中赋予自己的情趣,抒写自己的喜怒衰乐。古人有“计白当黑”说,“书在有笔墨处,书之妙在无笔墨处,有处仅存迹象,无处乃存神韵”。所谓神韵是一种意象,就如齐白石画虾,纸上仅有几只栩栩如生的虾,但在白石先生和欣赏者眼中却是水中之虾。书家挥毫创作时也是如此,能否有意于留白,乃是形成黑白之趣的关键。可以说布白之美是一种具象与抽象的有机结合。就用墨来讲一般宜浓淡适当。但由于书家的习惯和风格不同,对用墨的浓淡燥润、主张和选择也不同。苏东坡主张墨浓而有光泽,要墨色“湛湛如小儿目睛”,黑而又有光彩。欧阳询主张浓淡适宜,认为“墨淡即伤神采,绝浓必滞锋毫”。清刘石庵、王梦楼对墨色也有主张,时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之称。明董其昌的淡墨行书如湖光柳岸,有不尽清新萧散之感。王铎善用墨,变化无穷。宋姜夔在《续书谱》中说:“行草要燥润相杂,润以取妍,燥以取险”,墨色燥润得当的话,可以有“干冽秋风,润含春雨”意境,两者参差错落,交相辉映,浓妆淡抺总相宜。可见墨色浓淡,只要使用得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个人的艺术风格。

历来书家都很重视笔法、墨法,强调笔墨的个性色彩。笔在纸上运行,一方面留下了笔迹墨相,另一方面切割出不同形象的空白,两者相互映衬烘托,从而形成一种总体形象,产生书家意想不到的妙趣。所谓笔韵墨趣,就是包含着这种运动的力感和韵律感。从欣赏的角度来说,可以从作品的笔画线条、字势、字行之间及墨色的运用等方面去玩味书家的匠心。笔韵墨趣有十分丰富的审美意蕴,与字的体势美比较,它更为含蓄,耐人寻味。

四、章法美

“一件真正完美的艺术品,没有任何一部分是比整体更加重要的”(罗丹语)。书法的章法是一幅作品的格局和表现形式,是书法作品诸要素的综合。章法又称分间分布,是研究字与字、行与行之间以及整幅字之间的布局方法,以显示多样性的统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以展现和谐变化的风格之美。书法的美取决于整体美,人们常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些俗语正道出了书法的整体美。

1、和谐作品应力求重心平稳、动静互补、疏密匀称、气脉连贯。重心平稳对于真书作品来说,显而易见,而对行草书作品来讲就可能会有异议。行草书由于相互间配合的需要,个体虽然时现不平衡,但在与邻近字行的组合中却又构成一种新平衡,尤其是草书,它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一种流动、奔放的气势。这此单字总是在与周围字的组合上或在全局的布白上,获得某种平衡。疏密相间,就是说字的内、外空间、黑白分布相对匀称。“疏可走马,密不通风”指的是线条笔画筋结处要紧密,舒展处要洒脱自然,这种疏与密的对比,就是为了构建视觉形象的一种“匀称”。一幅成功的作品,从构思到创作,从下笔到收笔,用笔使墨好比调兵遣将,从容不迫,伸缩有度,张弛有序,一气呵成,才能表现书法作品的力度、笔韵、神采。“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各尽姿态,又合乎自然美的法则。

2、变化变化是艺术形式美的重要表现,书法的章法同样富有变化的特点。篆、隶、楷、行、草书作品也无不如此。如王羲之《兰亭序》中20多个“之”字,各具形态,无一雷同;《兰亭序》的美不但体现了每个字的结体美,同时还体现为整体的视觉形象美,在一定程度上说,书法的章法美就是汉字体势美的延伸与拓宽。不同时代,不同书家为了求得章法的变化之美,不仅在大小、正欹、动静等方面求变,而动用了各方面的技法和生活积累。如以笔法和墨色的变化求得结体的新颖,如一字之内中侧兼施、方圆并用,如各种书体的交织融合,清邓石如将隶书的笔意引入篆书就是最好的例证。章法的变化之美,在行草书中更显其艺术魅力。

3、风格风格即人,有无独特风格,是衡量书法成就大小的一个显著标志。风格鲜明是章法美的重要表现之一,古往今来著名的书家无不具备这一点。章法布局不是大杂脍,其中贯穿着一种主调,一种统一而协调的风格。然后,在这主调的管领下进行变化组合,犹如乐曲中的主调和变奏,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自然富有风神。如张旭的“雨夹雪”章法、董其昌的舒旷章法、郑板桥的乱石铺街章法……艺术是个性的显现,这些鲜明风格,使其作品具有多样统一的和谐之美,使人一望便知某书家作品。

书法作品的结构是线条对空间分割产生的造型,它有充分的空间自由,可以通过线条的移位和夸张,构成整幅作品的生命。书法作品的章法注重于节拍和旋律,必须安排好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造型,处理好整幅作品线条的平衡、连贯和变化等。当选定一种形式之后,除了要符合此类样式的一般规律,如天地间隙、落款、钤印等之外,字与字、行与行之间还要通过字形的大小、长短、疏密、正斜、伸缩、开合以至用笔的缓急等手段来求得变化,上承下接,左呼右应,计白当黑,虚实相生,组合成一个平衡而统一的整体,给人以强烈的艺术美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30
体现的太多了!
一,体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二,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
三,体现在我们的汉字有腔有韵!
四,体现在我们的文字横平竖直!
五,体现了我们劳动人民在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举足若轻的作用!!!
六,我们的字是世上最难学习与最优美的,传承千年屹立不倒!有他独特的脉络跟韵味!
祝,天天开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