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武昌起义?

如题所述

武昌起义的过程和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2

武昌起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

革命军攻克总督府,占领武昌,消灭清军大批有生力量,在中国腹心地区打开一个缺口,成为对清王朝发动总攻击的突破口,并在全国燃起燎原烈火。

武昌起义胜利后的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退位,清朝灭亡。结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统治和二千多年封建帝制。

扩展资料

为纪念武昌起义创建中华民国,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9月,中华民国政府将十月十日定为“国庆日”,又名双十节。

在中国大陆,双十节又称“辛亥革命纪念日”,是为纪念1911年10月10日(即清宣统三年、辛亥年农历八月十九)发动武昌起义的庆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双十节作为“国庆日”的性质被取消,但仍作为“辛亥革命纪念日”予以纪念。双十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庆祝纪念活动。

2011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礼堂隆重举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31

宣统三年八月十九(1911年10月10日)夜间,驻在武昌城内外的新军发动起义,攻占总督衙门,清朝官吏遁逃。但当时革命派的重要领导人都不在武汉,起义士兵筹划组成湖北军政府时不懂得保持领导权的重要性,以为需要有名望、有地位的人出来组织政府。于是,清朝高级军官新军协统黎元洪被请出来当都督,立宪派汤化龙当了民政长。

武昌起义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首先是湖南和陕西分别发动起义,树起独立的旗帜。接着,各地革命党人纷纷组织会党、新军起来响应。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又有江西、山西、云南、浙江、江苏、贵州、安徽、广西、福建、广东、四川、山东等省和上海宣布独立。武昌的革命军与清军相持于汉口、汉阳,江浙的革命军打败清军、克复南京、组织北伐,一时革命风潮大盛,连清朝统治的腹心地区直隶,也发生了滦州的新军起义。

辛亥革命中,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是领导者和组织者,起义的普遍发动和迅速发展是同盟会长期宣传、组织、筹划的成果。会党和新军是主要的依靠力量。他们反对清朝的态度最坚决,斗争最勇敢。资产阶级立宪派本来并不赞成革命,但在争路、宪政问题上已和清政府产生严重裂痕,起义的普遍发动把他们推向了革命一边。他们的地位很有利,一方面既不是清朝的当权派,容易转身投向革命另一方面,他们有声望,有产业,受到地方上的信任。所以,立宪派这时几乎全都放弃君主立宪的主张,赞成共和政体,并在新政权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甚至,有些旧官僚受到周围的压力,看到大势所趋,也不得不附和革命,这样就扩大了革命阵营的声势,使清朝政府陷入众叛亲离的不利处境。但立宪派和旧官僚投向革命,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他们和革命派的思想和目标很不一致,在革命内部争夺权力,形成错综复杂的情况。有的省分,革命派发动起义,建立了革命政权,但立宪派和旧势力通过政变和武力手段,屠杀革命派和群众,篡夺了权力,如湖南、贵州。有的省分,革命派和立宪派并存,立宪派占了优势,以后两派都未能保持权力,一些掌握军队的实力派取而代之,如云南、浙江、四川。有的省分,经过各种势力的斗争,政权落在流氓、政客、军阀手中,如福建、山西。还有的省分,清朝旧官僚投机革命,宣布独立,摇身一变,成为新政权的首领,如江苏、广西、山东。经过一段实力的较量和形势的演变,掌握在革命派手中的尚有上海、广东、江西、安徽等地区。但革命派也在分化蜕变,有些人放弃了革命理想,向着官僚军阀势力靠拢。

武昌起义后,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回国。各省代表齐集南京,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组织南京临时政府。翌年元旦(民国元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职,任命临时政府工作人员,颁布除旧布新的各项政令。不久又成立临时参议院,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02
第4个回答  2021-01-04
武昌起义就是嗯,国民党在武昌举行的一个反动清朝的一个统治的一个起义。被定义为武昌的起义其实就是一个地名加上它的意义。追答

武昌起义就是嗯,国民党在武昌举行的一个反动清朝的一个统治的一个起义。被定义为武昌的起义其实就是一个地名加上它的意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