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有自残的行为应该怎么办

如题所述

怎样帮助自残孩子
  1 父母、老师要留意孩子发出的“警报”
  孩子是否突然间不像以前那样喜欢穿短衫或短裤了?
  是否在手臂上戴上饰物来掩盖自己的伤疤?
  是否比平时更容易发怒、心情沮丧、容易哭泣或是孤僻?
  学习成绩是否滑坡、是否注意力不集中?
  睡眠是否有障碍,是否失眠或嗜睡
  饮食是否发生了变化?
  是否愿意和人交流?
  是否酗酒或滥用药物等?
  2 不避讳谈论自残行为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有自残行为时,首先要做到的是敢于和孩子谈论这个话题,分享他的感受,他们会因父母的理解而感到舒服和轻松;如果他们不愿意与父母分享自己的感受,父母可以做一些简单而积极的活动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看电影,去公园散步等。
  3 做一个好的倾听者

 父母需要冷静而友好的态度来看待这种行为,需要仔细倾听孩子的烦恼,了解他为什么要伤害自己,要承认和接受他所遭受的切肤之痛。不要对孩子的自残行为进
行评判,更不能对孩子的自残行为进行惩罚。父母要向自残行为的孩子表示关爱、支持与同情,集中精力看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问他怎样做才能帮助他。父母
要在孩子面前乐观一些,父母的生气、怨恨和痛苦只会使孩子感到内疚和自卑,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4 不要强制孩子放弃自残

 立即制止自残行为通常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在短期内向孩子提供帮助和彼此间的相互理解才是更为重要的。作为父母,不要强制孩子放弃自残,克服自残
行为只能靠孩子自己。可以让孩子思考一些问题:你可能并不会完全放弃自残行为,但是你应该选择恰当的时间和方式来努力控制这种行为;你可以对自残行为做一
些限定;你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5 合理地限定孩子的行为
  父母对坚持要伤害自己的孩子做一些合理的限定,从而限制伤害的程度。例如要求孩子在规定的地点、时间内,用限定的方法进行自残行为。制定这些限定可以让孩子明白有好多人在关心他、爱护他,进而最终慢慢克服自残行为。
  6 为自残行为提供替代品

 为了帮助孩子,父母要考虑是什么导致了孩子的自残行为,是否有其他的办法可以替代这种行为。帮助孩子考虑当压力逐渐增大时,是否做些别的什么事情来获得
解脱。例如抓一把冰块直到融化;用球拍使劲击球;捶打枕头或用枕头往墙上打等。通过这样行为,可以让孩子认识到不用伤害自己的身体,也可以排解自己的压
力。
  7 寻求专业帮助
  当父母发现孩子有自残行为时,可以向心理学工作者、精神病医生等专业人士寻求帮助。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团体治疗、理性情感治疗、家庭治疗等心理治疗,帮助自残的青少年改变消极认知,学会控制情绪,增强社交能力和自信心,改善家庭关系。
  遵照医嘱患者可以服用一些选择性多巴胺摄取抑制剂,改善体内多巴胺缺乏的状况。患有抑郁症、创伤后应激反应以及严重焦虑症的人可能需要服用药物来缓解抑郁、焦虑症状,稳定情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01
孩子如果出现自残的行为,这种情况是比较严重的,家长应当带孩子进行心理咨询。
孩子出现了自残行为有可能是非常严重的情绪问题,一定要积极干预和治疗。如果主要的原因是发生了争吵、情绪比较激动、孩子心情烦躁,从而出现一些自残行为,这个时候可以给予言语上的安慰,多给予鼓励,然后多给孩子一些宽容,让孩子有自由的空间。
一定是对孩子把它当做成人来看待,尊重他、接受他,这才是比较重要的。如果已经是有非常严重的情绪问题,比如焦虑和抑郁症的问题,孩子有可能开心不起来了,甚至悲观、消极、有自杀自残的行为,这个时候是非常危险的。最重要的就是及时精神科就诊,甚至考虑服药治疗。
第2个回答  2020-11-20
青少年有自残的行为,应该是心理出现问题了,应该找心理医生咨询一下。
第3个回答  2020-11-20
有自残的行为,可能他心里过度自卑吧,要自信起来呀。
第4个回答  2020-11-20
我认为这种情况下,你应该看下医生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他这种心理状态,然后根据他的心理状态进行治疗就可以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