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是怎么灭楚的呢?

如题所述

王翦,是秦国统一六国的有力战将,总共六国,王翦父子灭了五国,其中,王翦自己率军灭了消灭燕国,赵国,楚国三个国家。

在商讨如何出兵攻攻灭楚国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再历史上流传比较广泛的20万兵马,还是60万兵马的故事。

1.李信惨败项燕。

公元前224年,秦国已经陆续消灭了韩国,魏国等国家,下一步地处南地的楚国被提上了日程,一日,秦王嬴政召集群臣一起商讨如何攻灭楚国的计划,再到底需要多少兵力的问题上,王翦认为“非六十万人不可”,而另一员大将李信则认为“不过二十万人”就可以。

雄心勃勃的秦王嬴政认为王翦已经廉颇老矣,太过于保守,跟自己的灭楚大计不适合,因此,弃用了王翦,然后派李信为主将,蒙恬作为李信的副手率领二十万兵马,南下进攻楚国。

面对李信和蒙恬的20万大军,楚国派出老将项燕率军40万应战,项燕采取以逸待劳和“拖”字诀,避开秦军的锋芒,并以小败示弱,给李信造成给了轻敌的思想,最后,用主力偷袭,一战杀的秦军只剩下4万余人。

没有办法,秦王嬴政只得重新启用王翦。

2.王翦重新出山。

在王翦重新出山的时候,已经失去秦王信任的王翦提出了两个要求,一个要求是兵力必须达到60万,第二个要求是希望秦王能够赏赐大量的良田和金银财宝。

那为什么王翦要提出这里两个问题呢?我们来解析一下:

1.出兵六十万的原因:

作为连续攻灭了韩国,赵国,燕国等国家的一线战将,王翦最大的优势就是知己知彼,在连续攻灭三国之后,秦军的精锐损失也很大,比如,在与赵国的长平之战中,虽然坑杀了赵国40万人,但是自己的精锐部队也是损失了一半多,随着仗越打越多,老兵死亡的就越多,虽然补充了新兵和其他国家的降兵,但是战斗力下降已经是不变的事实。

而楚国虽然国力和势头不及秦国,但是国内兵马尚有40万以上,而且还是以逸待劳,在这种情况下,秦军想要以逸待劳并没有多大的把握,事后也证明王翦分析的很对。

2.向秦王索要财务良田的原因:

秦王在刚开始的时候,之所以启用李信,兵力的悬殊仅仅是表面的原因,深层次的原因是秦王对王翦父子功高盖主的担心,在朝廷混了一辈子的王翦自然也是深谙此道。

因此,在下属向他问及此事的时候,他说,只有这样,秦王才会认为我带兵打仗就是为了荣华富贵,没有别的想法,才会放心地把军队交给我。

本文图片取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8

中国历史上两部伟大的史学巨著《史记》和《资治通鉴》都记录了公元前226年发生的两段对话。

秦王嬴政先问青年将领李信:"我想要灭掉楚国,根据你的推测,需要出动多少人的军队才够?"

李信答曰:"不过用二十万人。"

嬴政又用同样的问题问老将王翦,王翦毫不犹豫地答道:"非六十万人的大军不可。"

通过对比,嬴政得出结论:"王将军已经老了,怎么如此胆怯啊!"

于是派遣李信和蒙恬带领二十万大军攻打楚国,欲一战灭掉这个盘踞在南方的大国,扫除统一路上的最后一只拦路虎。王翦则称病辞职,返回故乡频阳。

结果李信孤军深入,被楚将项燕集中优势兵力,一举击溃,只带着部分残兵逃回秦国,秦灭楚之战受挫。

李信伐楚作战经过图

嬴政震怒,亲自跑到频阳请王翦出山带兵灭楚。

嬴政先向王翦致歉:"我没有采用将军你的计策,李信果然使秦军蒙受了耻辱。现在将军你虽然患病,但难道就忍心抛下我不管吗?!"

王翦推辞说:"我确实病得很厉害,实在不能领兵打仗了。"

"好啦,好啦,过去的都过去了,本王也知道错了,将军就不要再这么说了!"嬴政忍着性子,继续给王翦做工作,但语气已经开始流露出淡淡的不悦。

"如果不得已一定要用我的话,非用六十万人的军队不可!"王翦借坡下驴,不再说生病的问题,但却继续坚持自己的主张。

废话,李信的失败,更加证明自己的主张是正确的,当然要继续坚持了。

"就按照将军你的谋划行事吧。"嬴政非常爽快地答应了王翦的要求。

于是王翦带领秦国举国之兵六十万,奔赴秦楚边境,让士兵坚壁不出大半年后,终于抓住战机,一举灭掉楚国大将军项燕带领的主力大军,继而一路攻伐,灭掉楚国。

王翦灭楚作战经过图

这两段对话,历来都被人们拿来证明李信的轻率和反衬老将王翦的深谋远虑,并因此树立起了王翦老成谋国、谋定后动的伟大形象。

可是这样的两段对话,虽然最后王翦用胜利证明自己是对的,但是我还是会产生如下两个问题:

1、 在秦国灭掉楚国的战争中,真的如王翦说的,一定要用举国之兵六十万才能灭掉楚国吗?三十万、四十万、五十万行不行?

须知古代运输困难,别说增加十万大军,就是增加一万,那也会给后方的运输队伍增加沉重的压力,何况他将秦国能调动的部队全部带走了,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后方保障人员是数量,更加加重了后方的压力。

2、 王翦的"深谋远虑"指的又是什么?李信和蒙恬的兵败真的是因为轻率导致的吗?

这两个问题,史书都没有给出答案,给了后世读史者留下了一个大大的疑团,毕竟它没有像当年司马错和张仪争论该先打韩国还是先灭巴蜀那样,把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记录得非常清楚明白。

别人怎么样我不知道,至少我每次读到此处的时候,总是搞不明白,王翦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他到底有什么凭据。

近来为了揭开这个疑团,本人查阅了不少资料,终于有所收获,特拿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先说一个问题,如果王翦只带领三十万或者四十万大军,能不能打败项燕带领的楚军的问题。

秦将军俑

对于这个问题,由蒋介石亲自下令台湾三军大学(前身为黄埔军校)主编的《中国历代战争史》是这样说的:"王翦之要求六十万人,兵力实嫌过多。"这就非常明确了,在当时的情况下,要打败楚军,其实用不了这么多军队,这证明了李信说的用二十万人打败楚军的说法是可行的。

书中进步一步指出:"其目的在于守御自陈邑达于平舆之一线上,不致为敌军所攻破,亦不易为敌人所迂回或者包围而已。至于以后之追击,殊无使用六十万人之理。"这就是说,王翦之所以坚持要这么多兵,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稳定自己的后方,不被楚军所乘

第2个回答  2020-12-02
王翦率领了三十万大军进攻楚国,楚国兵微将寡,抵挡不了王翦的进攻,就被王翦一路南下,给攻破了都城,楚国就这样灭亡了。
第3个回答  2020-12-02
长期对峙后一波灭亡楚国,王翦集中六十万大军和楚国对峙,楚国撤退时趁势追击灭楚。
第4个回答  2020-12-02
秦将王翦是以绝对的兵力优势,正面击败楚国的大军,才能够灭亡楚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