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三户”是指哪三户你知道吗?

如题所述

成语"三户亡秦"是在秦朝时期产生的,司马迁曾记载,它出于当时反抗秦朝统一的名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的意思是楚国只剩下三个氏族也能灭掉秦国。在实力相对弱势的情况下,这句话的含义让人感觉有点自不量力,但从积极的角度来说,即使弱小也不放弃,有着坚定维护国家的信念,让人敬佩!这话中的"三户"能够让楚王有底气与秦国抗争,可见是极其有实力和底蕴的。那么这"三户"到底是谁呢?


关于"三户"的争议一共有三种。其中第一种就是说这"三户"指的并不是几户人家或者几个人,而是三个氏族。而这三个氏族就是昭、屈、景,其中这三姓的代表人物是指昭阳、屈原和景差。昭阳,是楚国的令尹也是楚昭王的后裔。他文武兼备,曾率兵攻打越国杀死越国国君,将其疆土纳入楚国版图。在怀王六年时,又攻打魏国,立下汗马功劳。屈原,不仅是我们熟知的诗人,更是政治家。他也是芈姓,是楚武王的后代。早年曾一度深受楚怀王的信任,无论是外交还是内政,都少不了让他拿主意。后来,为了改变楚国为秦所迫的现状,他开始主张变法,提倡美政,由于种种原因,以至于后来下场凄惨。


景差,既没有涉足朝堂政事,也对沙场征战毫无兴趣。他的闻名于世,仅仅因为在诗词歌赋方面有所突出罢了。不过他背后的家族还是很强大的,是楚平王的后代。这三个氏族,总的来说都算是楚国正统宗族,且底蕴丰厚,楚国倚仗他们也是理所应当的。

  第二种说法是指地名,"三户"说的就是楚国的三户城和古丹阳城,是楚先祖立国所在地。而第三种说法,则是比喻三户人家,这种说法最不靠谱。那么关于"三户"的说法,是出自什么人之口呢?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明确指出,是一个叫"南公"的人所说的。


这个"南公",是个普通的道士,他也可以说得上是个不普通的道士。说他普通,是因为他是当时六国时期众多阴阳家中的一位,而说他不普通,则是因为他心中清明,识兴废之术,唯他能预料到"亡秦必楚"的天下大势。但由于记载他的事情寥寥无几,他的预言又如此的精准。于是,后来专家认为,这个"南公"可能是后人经过一定事实,所虚构出来的人。不过,还有人认为"南公"并不是一个人,而应该是一个群体。因为在秦国大良造白起攻楚时,曾攻陷过一个地方,


叫做"南郡"。而生活在"南郡"的人,都统称为"南公",由此看来,被称为"南公"的人,可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了。

  而这个"三户",其实也可以称作"三夷"。古代汉语中,"户"也可以叫做"易",这两个字是相互通用的。而"夷"字又与"易"字同音,人们念着念着就把它搞混了,所以"户"跟"夷"便也可以相互通用了。可是"夷",又有铲平之意,所以,"楚虽三夷"很可能是指秦国杀神白起攻占南郡,将楚国先王陵墓一一铲平之事后,才流传于民间的。


  由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楚国对秦国深深的恨。说到战国时期,楚国和秦国的缘分也是十分复杂的。范增曾说:"前面六国,楚国最冤",这是因为其一,楚怀王当初入秦不反,却死在秦国。此事楚国毫无罪过,却落得这个下场,由此天下人为之怜惜。其二在于楚国的昌平君和昌文君曾帮助秦始皇平定内乱,对秦有恩,但是后来秦国却恩将仇报。于是因果循环,陈胜、项梁以楚国的旗号来起义伐秦,就连最后得了天下的刘邦,就是楚人。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要从正能量的角度来看,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即使再弱小的力量,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就一定能够战胜心中的恐惧,有勇气尽全力获得成功。在五千年的历史中,以少胜多的战争也是数不胜数的。很多事实充分的证明了弱小并不可怕,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团结的队伍才有转败为胜,转危为安的机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