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很多学生在老师讲课的时候什么都懂,一做题就不会?

如题所述

怎么说呢,对于这种情况个人认为还是学生对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对解题的题型和思路不会举一反三。

或许大家都知道,在现如今的教育行业中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所以在学生学习的时候,它本身的压力还是很大的,所以在现如今的很多测试卷来说,他们的题型难度相对来说要大得多,这就需要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举一反三要加强具体的技巧,所以我们经常会看见一些老师在教孩子的时候什么都懂,但是一到做题就不会那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孩子的基础知识薄弱。

一道题不会做,其实根本的原因还是没有真正的去掌握这个知识点,所以在孩子的世界当中,他只知其一并不知其二,对于基础知识他只知道简单直白的东西,如果对于复杂的那些题,他可能就会显得有一些困难或者是不知所措。

解题的方法不当。

任何题型它都有它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这一点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很多时候,老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适当的扩展他的思路,要明白这道题型该怎么去做,而且要教会孩子举一反三,让他们明白看到类似的问题也是可以通过相同的方法去处理。

可能在很多时候家长辅导孩子的作业,其实也可以看出孩子在某些问题上还是存在一些细小的瑕疵,那么在家里家长又应该如何做呢?

帮助孩子整理知识框架。

这一点其实是很重要的,因为在学生在校的时候学习的知识,它都是有知识体系的,如果你连书本上的知识都不会,那么你在做题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不会那么轻松自如,知识框架就是整本书的主要内容,而且要通过诉状的形式让孩子建立这个体系,这是至关重要的。

引导孩子学会解题思路。

孩子在遇到题不会做的时候,往往是由于自身的机体失落不当造成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建立清晰的解题思路,而且在遇到同类型的问题,也可以让他举一反千万不要形成这道题会做,换一种问话就不会的现象。

当然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所经历的磨难是很多的,对于孩子不会解的题,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要给予正面的鼓励,让孩子自觉的去思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9
因为听的时候是很容易顺着老师的思路来思考的,而自己上手的时候则需要自己独立思考了,这是最困难的一步,很多人都会被难住。
第2个回答  2021-01-29
老师讲课的时候,可能当时是听懂了。但是熟悉题目最好还是自己去做题刷题,这样才能理解题目,学会解析题目。
第3个回答  2021-01-29
多做多练。看别人讲都简单,自己做起来不是那么回事了。这不就是网上典型的:一看就会,一做就废吗?脑子会了,手不动。这就是为什么要不断去刷题的原因。老师讲的是思路,而不是题本身,要学会举一反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