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流失是因为薪酬的问题吗?

如题所述

马云:员工离职,原因只有两个:1、是钱没给够。2、心委屈了。

薪酬问题确实是导致人才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他也不是唯一的原因。

员工离职逃不开这四大原因

一、没有前途,更没有钱途

每一个职场人去公司工作,他们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挣钱。而挣钱是反映在两个方面的,第一个层面是当他们过去的时候,他们所在的领域或者行业比较值钱,所以他们过去工作时,他们自然会拿高工资。

当他们拿了高工资以后,他们自然知道做好自己的事情,然后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还有的人会看重公司长远的发展,由于公司有发展前景,公司所处的行业和领域也符合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所以他们也愿意和公司一起成长,一起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和职业理想。

二、领导指挥昏庸无能

关于领导指挥的问题,这次很多老同学在聊的过程当中,他们都深有感触。他们几人已经在职场上工作了近五六年的时间,他们中有的人已经接触了两三个领导,有的人接触的领导会多一些。通过和他们聊天,他们说在他们接受领导当中,很多领导都是名义上是领导,但是实际上他们却不懂什么业务,而且每次都拿着一些理论化的管理方法来管理他们。

所以跟这样的领导办事情,一方面,员工学不到什么实际的东西,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发展自然没有什么好处;另一方面,员工跟着这样领导混,他们自然会感到很心累。

三、付出没有回报

每个人在职场上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后,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工作成果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当他为公司创造价值以后,他们也希望得到公司的反馈。但是在很多公司里面,员工工作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同时员工也为公司创造了很多的价值,为公司业务的增长和公司绩效的提升提出了很多的改善建议和方法,但是尽管员工一个劲的付出,作为公司来说,公司却没有任何的回报,甚至有的公司还以为员工的这种付出就是一种理所当然的行为。

四、工作当中内耗

很多公司的灭亡,到头来他们不是被他们的敌人打败了,而是被他们自己打败的。在职场上,这样活生生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有的公司在涉及到一件事的时候,会有多个部门参与,在这个时候,多部门之间为了争夺一些相关的利益,所以部门与部门之间便开始内耗式的恶性竞争。既然一个部门想超越他,那另一个部门就想方设法的阻碍它的发展,最终在这种恶性竞争当中,竞争双方耗费了公司的很多资源和时间,同时他们的这种行为对公司的绩效提升也没有任何好处。

应该用什么样的薪酬模式,来激励核心人才?

1、大弹性、宽幅:

定量薪酬讲求的是稳定,变量薪酬追求的是激励。变量越大,弹性就越大,激励性就越强。

因从原来的固定薪酬(或底薪)中拿取不低于50%的部分用于宽带激励设计,通常比例锁定在60-80%。

2、高绩效高薪酬:

员工创造的越多,获得的回报就应该越高。多劳多得,才符合人性需求及市场规则。

企业不要担心员工的收入高了,而是要致力于一手提高员工的收入,另一手促进员工创造高价值、高绩效。

相比而言,员工收入高稳定性就强、对公司的认同度与归属感也会得到改善。

3、利益趋同:

在传统模式之下,员工与老板的利益通常是矛盾的。

员工工资属于管理成本,工资水平走高人力成本就会上升,而企业利润就会下降,因此,老板内心不太愿意增加员工工资。

好的薪酬模式,应该是员工来创造价值,根据自己的贡献获得相应的收益。

所以,薪酬全绩效模式的追求结果是:员工收入越高,企业赚的就应该越多。

只有员工与企业的利益实现趋同,思维才能统一,目标才能真正一致。

4、激励短期化:激励设计有两种倾向,一是短期化,即月度;二是长期化,即三年以上。不过,任何激励设计都不能忽视短期化的趋势。

没有努力的现在,何谈美好的未来。我们倡导的就是先做好月度激励,再扩展到年度及长期。

5、管理者转向为经营者:

管理者做事,经营者做价值和结果。管理者管人,经营者要经营人。

管理者为老板打工,经营者必须为自己干、团队一起干。管理者只关注自己的收入,经营者必须创造价值和增值。管理者的起点是先得到,经营者的起点是先付出。

马云认为,企业领导者只有敢于任用比自己能力强的员工,才能长久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8
员工流失只有一部分是薪水的问题,也有一部分是管理层的问题,很多是因为管理层没有人情味儿,所以员工不愿意在这儿干。
第2个回答  2020-11-08
大部分是的。如果一家公司的工资很低,又没有发展前景,员工就会离职。
第3个回答  2020-11-08
员工流失和薪酬肯定有关系,但是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员工发展前景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