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扶贫有哪些政策?

如题所述

2016年11月23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 ,《规划》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从8个方面实化细化了相关路径和措施:

一是产业发展脱贫,主要包括农林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科技扶贫等方面,提出了13项产业扶贫工程或具体措施;

二是转移就业脱贫,主要从组织开展职业培训和促进转移就业等方面,提出了6项就业扶贫行动;

三是易地搬迁脱贫,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

四是教育扶贫,主要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降低贫困家庭就学负担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行动计划和措施,不断提升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逐步消除因学致贫问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五是健康扶贫,主要从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障、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等方面,提出了6大健康扶贫工程,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效缓解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六是生态保护扶贫,主要从生态保护修复、生态保护补偿机制2个方面,提出了11项重大生态扶贫工程和4项生态保护补偿方式,使贫困群众通过参与生态保护实现脱贫;

七是兜底保障,主要从社会救助、基本养老保障、农村“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等方面,提出了社会保障兜底措施,通过筑牢社会保障安全网,解决好特殊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的脱贫问题;

八是社会扶贫,主要从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帮扶、企业帮扶、军队帮扶、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帮扶,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措施和要求。

扶贫是保护贫困户的合法权益,取消贫困负担。政府帮助贫困地区加大人才开发、完善农民工市场。临时工基本待遇,建立发展工农业企业、促进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对贫困农村实施规划,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

截至2015年底,我国还有5630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83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以下统称贫困县)和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多数西部省份的贫困发生率在10%以上,民族8省区贫困发生率达12.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7
一、脱贫攻坚有哪些扶贫政策
1、产业发展脱贫,主要包括农林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科技扶贫等方面,提出了13项产业扶贫工程或具体措施;
2、转移就业脱贫,主要从组织开展职业培训和促进转移就业等方面,提出了6项就业扶贫行动;
3、易地搬迁脱贫,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
4、教育扶贫,主要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降低贫困家庭就学负担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行动计划和措施,不断提升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逐步消除因学致贫问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5、健康扶贫,主要从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障、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等方面,提出了6大健康扶贫工程,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效缓解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6、生态保护扶贫,主要从生态保护修复、生态保护补偿机制2个方面,提出了11项重大生态扶贫工程和4项生态保护补偿方式,使贫困群众通过参与生态保护实现脱贫;
7、兜底保障,主要从社会救助、基本养老保障、农村“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等方面,提出了社会保障兜底措施,通过筑牢社会保障安全网,解决好特殊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的脱贫问题;
8、社会扶贫,主要从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帮扶、企业帮扶、军队帮扶、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帮扶,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措施和要求。
二、精准扶贫
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
通过上文的解释,我们可以了解到扶贫是针对多方面的,不管是农业还是社会健康扶贫,对于人民群众来说都是有一定的好处的,希望大家明白。
一是产业发展脱贫,主要包括农林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科技扶贫等方面,提出了13项产业扶贫工程或具体措施;
二是转移就业脱贫,主要从组织开展职业培训和促进转移就业等方面,提出了6项就业扶贫行动;
三是易地搬迁脱贫,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
四是教育扶贫,主要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降低贫困家庭就学负担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行动计划和措施,不断提升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逐步消除因学致贫问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五是健康扶贫,主要从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障、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等方面,提出了6大健康扶贫工程,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效缓解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六是生态保护扶贫,主要从生态保护修复、生态保护补偿机制2个方面,提出了11项重大生态扶贫工程和4项生态保护补偿方式,使贫困群众通过参与生态保护实现脱贫;
七是兜底保障,主要从社会救助、基本养老保障、农村“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等方面,提出了社会保障兜底措施,通过筑牢社会保障安全网,解决好特殊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的脱贫问题;
八是社会扶贫,主要从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帮扶、企业帮扶、军队帮扶、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帮扶,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措施和要求。
第2个回答  2020-11-27
解决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的政策有两个,一个是易地扶贫搬迁,另一个是农村危房改造,这两个政策都是需要在贫困户的前提下,在满足一定的条件才可以享受的。易地扶贫搬迁主要解决的是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农村地方的贫困户或者个别户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贫困户,而农村危房改造需要唯一住房存在安全问题,且经过相关部门鉴定后为C、D级危房才能够享受。

产业扶持政策,每个地方产业扶持的力度不一样,对应的方式也不一样,在我们这里是按照贫困户发展产业的面积、规模实行奖补的,比如养猪3头以上,每头可以补贴500元。

医疗救助政策,这个也是不同的地方具体的方式不一样,大家可以咨询当地的乡镇政府或者卫生院,有的地方是免缴一部分新农合,有的地方是提高某些病种的报销比例等。

生态补偿政策,主要是通过退耕还林还草给农村贫困户一定的补贴,可以增加收入,另外可以聘用贫困劳动力当护林员,给予一定的工资报酬,增加家庭收入。

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主要是组织贫困劳动力参与实用技能培训,比如家政培训、水电工培训等,同时也会组织一些大型的招聘会,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对于有创业意愿的,可以申请到一定额度的贴息贷款,用于自主发展产业,在我们这里可以申请到5万元的三年免息贷款。

教育扶持政策,这个政策也因地方而有差异,我们这里对于贫困家庭考上大学的孩子会给予路费补贴及助学金。另外对于一些高职的孩子还可以享受到“雨露计划”等扶持政策。

政策兜底政策,这个政策主要是针对贫困户家庭中无劳动力、无固定收入来源、无法定的赡养人或者抚养人的老人和孩子,比如集中供养五保户基本上都是政策兜底型,还有一些一类低保户中家庭无劳动力无收入的也属于需要政策兜底的。
第3个回答  2020-12-09
第4个回答  2020-11-26
一、精准扶贫
  根据不同地区的贫困情况、不同的家庭情况进行精准的帮扶,因地制宜的来帮助贫困地区脱贫。针对低保户、特困家庭、孤儿、乞讨人员为救助对象;在对残疾人相关的康复、技术培训和补贴方面也进行补贴款。
  二、教育扶贫
  针对教育薄弱的地区,加大扶贫力度。到2020年增强贫困地区教育基础、完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使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能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
  三、健康扶贫
  改善贫困地区的医疗条件,提升健康服务,针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大兵救助、重特大疾病的医疗救助、医疗“一站式”平台的搭建等方面进行健康扶贫,基本完善医疗制度,能大幅度减少贫困地区的疾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