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诗歌的赏析

朱熹比较有代表性的诗歌的赏析,越全越好,希望别拿一两首来充数!谢谢!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题榴花 朱熹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代表作有《菩萨蛮》(一)、《水调歌头》(一)、《南乡子》、《忆秦娥》(二)等。其中以《菩萨蛮》(一)最有特色,该词运用回文,每两句互为颠倒,八句共四对,十分自然和谐,毫不牵强,而且颇有意境,构思之精巧极矣,足见晦庵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除词外,还善作诗,《春日》和《观书有感》是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其词结有《晦庵词》。

菩萨蛮
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
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
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
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菩萨蛮

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
尊酒绿阴繁,繁阴绿酒尊。
老仙诗句好,好句诗仙老。
长恨送年芳,芳年送恨长。

南乡子

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
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
风月从今别一川。
离绪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毡。
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
目断晴空雁字连。

水调歌头

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
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
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
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鸱夷子,成霸业,有余谋。
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
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
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水调歌头

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
不知岩上枯木,今夜若为情。
应见尘中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么了平生。
与么平生了,◇水不流行。
起披衣,瞻碧汉,露华清。
寥寥千载,此事本分明。
若向乾坤识易,便信行藏无间,处处总圆成。
记取渊水冰语,莫错定盘星。

水调歌头

不见严夫子,寂寞富春山。
空余千丈危石,高插暮云端。
想象羊裘披了,一笑两忘身世,来把钓鱼竿。
不似林间翮,飞倦始知还。
中兴主,功业就,鬓毛斑。
驰驱一世豪杰,相与济时艰。
独委狂奴心事,不羡痴儿鼎足,放去任疏顽。
爽气动心斗,千古照林峦。

水调歌头

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
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平。
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一笑俯空明。
有酒径须醉,无事莫关情。
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
与君吟弄风月,端不负平生。
何处车尘不到,有个江天如许,争肯换浮名。
只恐买山隐,却要链丹成。

水调歌头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
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
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
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
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
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好事近

春色欲来时,先散满天风雪。
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
中原佳气郁葱葱,河山壮宫阙。
丞相功成千载,映黄流清澈。

西江月

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
身心无累久轻安,况有清池凉馆。
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
兰膏元自少陵残,好处金章不换。

西江月

堂下水浮新绿,门前树长交枝。
晚凉快写一篇诗,不说人间忧喜。
身老心闲益壮,形臞道胜还肥。
软输加璧未应迟,莫道前非今是。

念奴娇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
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
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
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麤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
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
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
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青玉案

雪消春水东风猛。帘半卷、犹嫌冷。
怪是春来常不醒。杨柳堤边,杏花村里,醉了重相请。
而今白发羞垂领。静里时将旧游省。
记得孤山山畔景。一湾流水,半痕新月,画作梅花影。

满江红

秀野诗翁,念故山、十年乖隔。
聊命驾、朱门旧隐,绿槐新陌。
好雨初晴仍半暖,金釭玉斝开瑶席。
更流传、丽藻借江天,留春色。
过里社,将儿侄。谈往事,悲陈迹。
喜尊前现在,镜中如昔。
两鬓全期烟树绿,方瞳好映寒潭碧。
但一年、一度一归来,欢何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8-13
  朱熹诗歌的赏析

  《春 日》

  朱 熹 (南宋)

  胜 日 寻 芳 泗 水 滨 ,
  无 边 光 景 一 时 新 。
  等 闲 识 得 东 风 面 ,
  万 紫 千 红 总 是 春 。

  作者简介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字元晦(huì),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今江西婺源)人。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写过一些好诗,善于寓哲理于形象,以《春日》、《观书有感》等较著名。

  注词释义
  胜日:风光美好的日子。
  寻芳:游赏美景。
  泗水:河名,流经山东曲阜一带。
  滨:水边。
  等闲:轻易,随便。
  总是:都是。

  古诗今译
  良辰探寻美景在泗水之滨,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轻易便能识得东风的妖面,满眼的万紫千红都是芳春。

  名句赏析——“万紫千红总是春。”
  首句点明出游的时令、地点,下三句写“寻芳”的所见所识。春回大地,诗人耳目一新。正是这新鲜的感受,使诗人认识了东风。仿佛是一夜东风,吹开了万紫千红的鲜花;而百花争艳的景象,不正是生机勃勃的春光吗?诗人由“寻”而“识”,步步深化,统率全诗的则是一个“新”字。但泗水在山东,孔夫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传道;而南宋时那地方早已沦陷于金国,朱熹怎能去游春呢?原来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中的“泗水”暗喻孔门,“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暗喻教化,“春”暗喻孔子倡导的“仁”。这些意思如果用哲学讲义式的语言写出来,难免枯燥乏味。本诗却把哲理融化在生动的形象中,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当然,如果读者全不理会那些哲理,只把它当作一首游春诗来欣赏,那也是读者的权利,朱熹是无可奈何的。
  赏析:
  诗歌叙述诗人外出河边寻春踏青,一眼望去就感觉到处焕然一新。为什么?因为天地间吹开了和煦的东风,东风催得百花齐放,百花为人们捧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诗人赞美了春天美好的景象,同时也道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历来也被传为名句。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12-02
观书有感
南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富于启发而有历久常新。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
[编辑本段]赏析
(其一) 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观书有感》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抄录下来,与大家共同分析欣赏。希望对无心向学,不读书看报,只知玩玩乐乐的青年朋友,有所启迪勉励。 原诗四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它事实上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复读上几遍,会觉得愈读愈爱读!你看,一块半亩的方型小水塘,在朱熹笔下是展开的一面镜子(一鉴开),起笔就恬静而幽雅得让人立时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第二句更引起读者遐想,这面“镜子”中映照着天上徘徊的云影,可想那清澈的水面那么静谧可爱了!作者在第三句提了个问题,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他高兴地自问答道,因为源头总有活水补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 这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卷,已经令人读后清新明快了,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一看题目,是观书的感想,顿时这美的意境升华,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把活水与读书融合了。 原来,大学者朱熹在赞美读书有所领悟,心灵中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畅叙出来了。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啊! 大才子朱熹的一首小诗,给我们诸多启示,多读一点好书,会让自己思想永远活泼,才思不绝,情操高雅啊!
(其二)这也是一首借助形象说理的诗。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诗中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当春水猛涨,即使艨艟巨舰也如羽毛般轻,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意在强调做学问要功夫到家,才能有所突破。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第3个回答  2009-12-10
《观书有感》二首·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艋膧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春 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九曲棹歌 朱熹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
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
三曲君看驾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
桑田海水兮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
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露碧 毵。
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
林间有客无人识,矣乃声中万古心。
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
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
七曲移舟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
却怜昨夜峰头雨,添得飞泉几道寒。
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萦回。
莫言此地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
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
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题榴花 朱熹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第4个回答  2009-12-16
观书有感二首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头春水生,
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菩萨蛮
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
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
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
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南乡子

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
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
风月从今别一川。
离绪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毡。
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
目断晴空雁字连。

水调歌头
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
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
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
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鸱夷子,成霸业,有余谋。
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
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
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水调歌头
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
不知岩上枯木,今夜若为情。
应见尘中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么了平生。
与么平生了,◇水不流行。
起披衣,瞻碧汉,露华清。
寥寥千载,此事本分明。
若向乾坤识易,便信行藏无间,处处总圆成。
记取渊水冰语,莫错定盘星。

水调歌头
不见严夫子,寂寞富春山。
空余千丈危石,高插暮云端。
想象羊裘披了,一笑两忘身世,来把钓鱼竿。
不似林间翮,飞倦始知还。
中兴主,功业就,鬓毛斑。
驰驱一世豪杰,相与济时艰。
独委狂奴心事,不羡痴儿鼎足,放去任疏顽。
爽气动心斗,千古照林峦。

水调歌头
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
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平。
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一笑俯空明。
有酒径须醉,无事莫关情。
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
与君吟弄风月,端不负平生。
何处车尘不到,有个江天如许,争肯换浮名。
只恐买山隐,却要链丹成。

参考资料:百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