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 机体对尿量怎样调节

有哪几个因素啊

肾小球滤过时又肾小球滤过率 然后肾小管重吸收和肾小管分泌功能 很长的章节呢
滤过:肾小球
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
分泌:肾小管和集合管
交感神经的缩血管作用为主
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和血管紧张素等均能使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

在紧急情况下,全身血液将重新分配,通过交感神经及肾上腺素等作用来减少肾血流量,使脑、心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得到保证
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
正常人肾小球滤过率为125ml/min左右。
两侧肾脏24h的超滤液总量180升左右
重吸收
指小管液中物质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重新回到血液中的过程
经肾小球滤过的超滤液进入肾小管后又称为小管液
一)近曲小管重吸收功能
几乎全部的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蛋白质
大部分Na+、K+、Cl-和水、HCO3-被重吸收

近曲小管
前段Na+的重吸收主要与葡萄糖、氨基酸同向转运重吸收;
后段Na+主要与Cl-一起被重吸收。

水则随NaCl等溶质重吸收而被重吸收。
Na+在近曲小管属于主动重吸收,需要消耗能量,该能量主要由钠泵活动分解ATP而提供。

由于远曲小管及集合管的重吸收是依据机体内环境状态而决定
Na+在远曲小管的重吸收是逆着电化学梯度进行的
在远曲小管液内,Na+浓度可低到20mmol/L,而小管周围组织间液的Na+浓度却有140mmol/L
管内外电位差在远曲小管起始段前1/3处平均为-10mV(管内为负),管的后段为-45mV。
⑵重吸收的特征:

①无泵-漏现象: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对小离子(如Na+、K+、Cl-)的通透性低。

②重吸收的量可被调节:醛固酮可增加管腔膜上的Na+通道数目,促进Na+易化扩散进入细胞;还可增强管周膜Na+泵的活性。
分泌功能
是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通过其本身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物质分泌到小管液中的过程。
排泄功能
则指肾小管的上皮细胞将血液中原有的某些物质排入小管液中的过程。
常把两者统称为肾小管的分泌功能
分泌的物质主要有H+、NH3和 K+等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尿渗压>血渗压=高渗尿=尿浓缩
如:大量出汗、呕吐、腹泻→缺水
▲尿渗压<血渗压=低渗尿=尿稀释
如:大量输液、饮水→多水
▲尿渗压=血渗压=等渗尿≈肾功↓
如:肾衰
肾脏对尿的浓缩过程主要在肾脏髓质进行
人最多能产生4~5倍于血浆渗透压浓度的高渗尿。
血浆渗透压浓度约为313 mOsm/(kg.H2O)
终尿渗透压浓度可达1200~1400mOsm/(kg.H2O)
肾髓质高渗梯度现象
逆流交换和逆流倍增
血液ADH的浓度
●ADH↓→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通透性↓→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重吸收↓→尿液浓缩↓→垂体性尿崩症。
●远曲小管、集合管对ADH不敏感→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重吸收↓→尿液浓缩↓→肾性尿崩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0-13
有很多,其实是为了维持血液内环境的稳态。如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等。
第2个回答  2009-10-13
ADH嘛。

当在血液中的water potential increases 的时候,血液中的receptors就会send message to the axon of the nerve cell. the nerve cell's cell body secretes ADH , send ADH to the axon and then into the blood. ADH can make the membrane of the collecting duct in kidney become more permeable for the water and urea. in this case, water osmosises out of the collecting duct and then is reassorbed by the body; urea is given out of the collecting duct to decrease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solute and so increase the water potential in the collecting duct. thus more water diffuses out of the collecting duct and less water is lost. 这样尿量减少。
第3个回答  2009-10-14
体内水分过少,下丘脑水盐平衡调节中枢释放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脏,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保证内环境的稳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