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训》中为什么说“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如题所述

因为心没到,别的就更不会到了。

朱熹常说读书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到,就看的不仔细;看的不仔细,即使读的很流利,也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不会长久记住。在这三到之中,心到是最重要的。用心读书,不会出现看不仔细、读不流利的情况。

扩展资料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13

因为心没到,别的就更不会到了。

朱熹常说读书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到,就看的不仔细;看的不仔细,即使读的很流利,也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不会长久记住。在这三到之中,心到是最重要的。用心读书,不会出现看不仔细、读不流利的情况。

《朱子家训》又名《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朱子家训》仅524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为历代儒客尊崇,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朱子家训》两个版本:

《朱子家训》为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所做。

朱用纯所作《治家格言》原名为《朱伯庐治家格言》,朱熹所作《朱子家训》原题为《紫阳朱子家训》,而“紫阳”是朱熹的别号。

“朱文公的《朱子家训》和朱用纯的《治家格言》是在不同时代由不同的朱家先贤所撰写出来的不同传世巨作。

很可惜世人多把他们的文章搞混了,通常人们多以《朱子家训》来称呼朱用纯的《治家格言》,反而朱熹老夫子真正的《朱子家训》一般人多不了解。”——朱祥南(朱子25世孙,世界朱氏联合会会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1-20

因为心没到,别的就更不会到了。

朱熹常说读书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到,就看的不仔细;看的不仔细,即使读的很流利,也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不会长久记住。在这三到之中,心到是最重要的。用心读书,不会出现看不仔细、读不流利的情况。

扩展资料

读书的态度: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气度。读书肯定是有用的,可以提升个人的修养,修养是长期积累而成的,读书并不需要有很明确的目的。我们已经具备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要对读书重视,观念的转变很重要。

学术的态度:学习本应有严肃的态度,要努力,有自觉的意识,学术水平的高低靠积累,不强调客观,强调人自身的努力,是对个人品质的要求。

益处

读书可以使人更充实、丰富,有知识,使思想训练,境界提升。

强调阅读面一定要广,要不断扩大。保持一生的阅读习惯。不断进步,终生学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10-19
因为心没到,别的就更不会到了
我(朱熹 )常说读书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到,就看的不仔细;看的不仔细,即使读的很流利,也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不会长久记住。在这三到之中,心到是最重要的。用心读书,还会出现看不仔细、读不流利的情况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09-10-17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这是他原文的解释
因为很多人读书用眼了,用口了,心却没用。 所以只有心到才是真的读书。作者才说心到最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