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狼》课文中的动词、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要全!@
今天晚上8点之前发给我,完了没用

1、昂首观之,向为之强。 强,通“僵”,僵硬的意思。《童趣》
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高兴。《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人称代词,你。《论语十则》
4、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 乌,通“无”,没有。《山市》
5、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不,通“否”,表疑问。《陈太丘与期》
七年级下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牵,引。《伤仲永》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木兰诗》
3、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坐,通“座”,座位。《口技》
4、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知,通“智”,智慧。《两小儿辩日》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止,副词,通“只”。《狼》
岳》
删啦就好了吗
伤仲永
一、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
二、词的积累
①重点词语
世隶耕(属于)
称前时之闻(相当)
仲永之通悟(通达智慧)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
彼其受之天也(他)
泯然众人矣(完全)
贤于材人(贤:胜过。材人,有才能的人)
环谒于邑人(四处拜访)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采和道理)
稍稍宾客其父(渐渐)
或以钱币乞之(求取)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没有达到要求)
②词类活用
形容词作意动词
“邑人奇之”之中的“奇”,是“以……为奇”的 意思
“父异焉”之中的“异”,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名词作意动词
“父利其然”之中的“利”,是“以……为利”的意思
“宾客其父”之中的“宾客”,是“把……当作宾客”的意思
名词作状语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中的“日”名词作状语,是“每天”的意思
动词用作状语
“忽啼求之”中的“啼”,原是动词“出声哭”的意思,这里作状语“哭着”的意思
③一词多义
自:1.并自为其名(名词,自己)
2.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介词,从)
闻:1. 余闻之也久(动词,听说)
2. 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名声)
其:1.其诗以养父母(代词,这)
2.稍稍宾客其父(代词,他的)
然:1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
2泯然众人矣(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宾客:1稍稍宾客其父(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名词,客人)
为: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动词,成为)
④古今异义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此,与“自”组合意为“从此”。今义:判断动词)
或以钱币乞之(古义:不定代词,有的。今义:或许,或者。)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文采或道理。今义: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稍稍宾客其父(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泯然众人矣(古义:平常人。今义:许多人,大家。)
10.木兰诗
一、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通“贴”,粘贴)
二、词的积累
①重点词语
旦辞爷娘去(早晨)
西市买鞍鞯(马鞍下的垫子)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流水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胡人的战马)
万里赴戎机(战争)
策勋十二转(记功)
赏赐百千强(有余)
木兰不用尚书郎(不愿做)
出郭相扶将(扶持)
雄兔脚扑朔(动弹)
双兔傍地走(并排跑)
②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策勋十二转”中的“策”原是名词,指记事的册子,这里用作动词,“登记”的意思。
2.动词用作名词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中的“骑”原是动词,这里用作名词,“战马”的意思。
③一词多义
市:1.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
2.愿为市鞍马(动词,买)
将:1.将军百战死(名词,高级将领)
2.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
帖:1.昨夜见军帖(名词,文书,告示)
2.对镜帖花黄(动词,通“贴”,粘上)
机:1.不闻机杼声(名词,织布机)
2.万里赴戎机(名词,重要的事务)
④古今异义
卷卷有爷名(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只,副词。今义:常用作转折连词。)
出郭相扶将(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作姓氏。)
15.孙权劝学
一、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耶”,语气词)
卿今当涂掌事(通“途”,道路)
二、词的积累
①重点词语
卿今当涂掌事(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当涂,当道,当权)
但当涉猎(但,只。涉猎,粗略的阅读)
刮目相待(擦)
肃遂拜蒙母(于是,就)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代君王的自称,可译为“我”。治,研究)
蒙乃始就学(乃,于是,就。就,靠近)
及鲁肃过寻阳(及,到了……的时候。过,到)
即更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认清事物。乎,啊,表示感叹语气)
②一词多义
当:1.当涂掌事(与“涂”连用译为“当道,当权” )
2.但当涉猎(应当)
见:1.见往事耳(动词,知道)
2.见渔人,乃大惊(动词,看见)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认清,识别)
若:1.孰若孤(动词,比得上)
2.仿佛若有光(介词,好像)
之:1.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2.于厅室之东北角(助词,的)
乃:1.乃不知有汉(竟)
2.蒙乃始就学(于是,就)
为: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动词,做)
2.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③古今异义
但当涉猎(古义:只。今义:转折连词。)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研究。今义:治理。)
见往事耳(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
及鲁肃过寻阳(古义:到。今义:经过。)
20.口技
一、通假字
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通“座”,座位)
二、词的积累
①重点词语
京中有善口技者(善,擅长。者,……的人)
会宾客大宴(会,适逢,正赶上。宴,宴请,用作动词)
施八尺屏障(设置,安放)
众宾团坐(围绕而坐)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只)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静悄悄)
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打哈欠,伸懒腰)
其夫呓语(说梦话)
妇抚儿乳(喂奶)
众妙毕备(全、都)
宾客意少舒(意,心情。少,稍微)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虽人有百手(即使)
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用作动词)
以为妙绝(以为,认为。妙绝,极点)
变色离席(色,脸色。座,座位)
奋袖出臂(扬起、举起)
两股战战(股,大腿。战战,打哆嗦,打战)
几欲先走(几,几乎,差点儿。走,跑)
曳屋许许声(拉)
②词类活用
京中有善口技者(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妇抚儿乳(名词做动词,喂奶)
宾客意少舒(形容词做副词,稍微)
不能名其一处(名词做动词,说出)
④一词多义
指:1.手有百指(名词,手指)
2.不能指其一端(动词,指出)
绝:1.以为妙绝(副词,极)
2.群响毕绝(动词,消失)
秒:1.众妙毕备(名词,妙处)
2.以为妙绝(形容词,美妙,奇妙)
指:1.手有百指(名词,指头)
2.不能指其一端(动词,指出,指明)
作:1.有鼠作作索索(拟声词)
2.百千齐作(动词,开始,文中是发出声音)
间: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动词,夹杂)
2.遂于外人间隔(动词,间断)
是:1.当是时(介词,这)
2.问今是何时(判断动词)
坐:1.满坐寂然(名词,通“座”)
2.众宾团坐(动词,坐)
名:1.不能名其一处也(动词,说出)
2.自为其名(名词,姓名,名称)
⑤古今异义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古义:只。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义:听。今义:用鼻子嗅。)
两股战战(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几欲先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虽人有百手(古义:即使,表示假设的连词。今义:虽然,表示转折的连词。)
会宾客大宴(古义:适逢。今义:会议。)
宾客意少舒(古义:稍微。今义:数量少。)
25.短文两篇
一、通假字
孰为汝多知乎(通“智”,聪明)。
二、词的积累
①重点词语
饮于河、渭(黄河、渭水)
北饮大泽(大湖)
化为邓林(桃邻)
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见两小儿辩斗(争辩,争论)
问其故(缘故,原因)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以,认为。去,距离)
及日中则如盘盂(及,到。日中,正午)
日初出沧沧凉凉(寒冷的意思)
及其日中如探汤(热水)
孔子不能决也(判断)
两小儿笑曰:“孰为人多知乎?”(讥笑)
②词类活用
“北饮大泽”中“北”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去北方”的意思。
“道渴而死”中“道”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在半路上”的意思。
“孔子东游”中“东”是名词,在这里作壮语,“到东方”的意思。
“而日中时远也”中“远”是形容词,在这里作动词,“离人远的”意思。
③一词多义
为:1.化为邓林(动词,成为)
2.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判断动词,是)
为:1.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动词,是)
2. 孰为汝多知乎(动词,说)
其:1. 问其故(代词,那)
2. 及其日中如探汤(代词,它)
3. 弃其杖(代词,他的或是他们的)
④古今异义
夸父与日逐走(古义:跑。今义:走路。)
河、渭不足(古义:黄河。今义:泛指一般河流。)
及其日中如探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孰为知多乎(古义:代词“你”。今义:姓氏。)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古义:距离。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30.狼
一、通假字
止有剩骨(“止”通“只”,只有)
二、词的积累
①重点词语
止有剩骨(“止”通“只”,只有)
缀行甚远(紧跟)
屠惧,投以骨(惧,害怕。以,用)
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困窘,处境危急)
顾野有麦场(往旁边看)
场主积薪其中(柴草)
苫蔽成丘(覆盖、遮蔽)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倚,靠。弛,卸下)
眈眈相向(注视的样子)
一狼径去(离开)
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
目似瞑,意暇甚(瞑,闭眼。暇,空间)
屠暴起(突然)
又数刀毙之(杀死)
一狼洞其中(打洞)
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打算)
止露尻尾(屁股)
屠自后断其股(大腿)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睡觉)
狼亦黠矣(狡猾)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作假,睡觉)
只增笑耳(罢了)
②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1.“其一犬坐于前”中“犬”是名词,这里作状语,“像狗一样”的意思。
动词作名词:
2.“一屠晚归”中“屠”是动词,这里作名词,“屠户”的意思。
名词作动词:
3.“一狼洞其中”中“洞”是名词,这里作动词,“打洞”的意思。
4.“恐前后受其敌”中“敌”是名词,这里作动词,“攻击,胁迫”的意思。
5.“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中“遂”是名词,这里作动词,“钻洞”的意思。
6.“狼不敢前”中“前”为名词,这里作动词,“上前”的意思。
动词作使动动词:
7.“又数刀毙之”中“毙”是不及物动词,这里作使动动词,“毙之”即“使之毙”。
③一词多义
止:1. 止有剩骨(副词,只有)
2.一狼得骨止(动词,停止)
敌:1.恐前后受其敌(动词,敌对,文中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2.盖以诱敌(名词,敌人)
之:1.久之(补充音节,无义)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
3.又数刀毙之(代词,指狼)
4.两狼之并驱如故(助词,取消主谓句的独立性,不译)
意:1.意暇甚(名词,神情、态度)
2.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动词,企图,打算)
前:1.其一犬坐于前(名词,前面)
2.狼不敢前(动词,上前)
恐:1.恐前后受其敌(动词,担心)
2.不治将恐深(动词,恐怕)
其:1.恐前后受其敌(代词,它们,指狼)
2.场主积薪其中(代词,麦场)
3.屠乃奔倚其下(代词,柴草)
4.其一犬坐于前(代词,其中的)
5.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代词,指屠户)
以:1.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连词,表示目的,可译为“来”)
2.盖以诱敌(介词,用)
④古今异义
止增笑耳(古义: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今义:耳朵。)
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2-09
1.点击字词
(1)生字
屠(tú) 缀(zhuì) 窘(jiǒng) 眈(dān)
瞑(míng) 薪(xīn) 隧(suì) 苫(shàn)
蔽(bì) 弛(chí) 寐(mèi) 尻(kāo)
黠(xiá) 诈(zhà)
(2)多音字
①中 zhōng 担中
zhòng 中弹
②少 shǎo 少时
shào 年少
③露 lù 露水
lōu 止露尻尾
④几 jǐ 几何
jī 几乎
(3)释词
实词意义
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缀,原意是连结,文中的意思是紧跟。
并驱如故: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顾:看到。
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
奔 倚 :奔过去倚靠。
眈眈相向:瞪眼朝着屠户。耽耽,注视的样子。
意 暇 甚:神情很悠闲。
意将隧入:想要钻过去。
假 寐 :原意是不脱衣服小睡,这里是假装睡觉的意思。
变 诈 :作假、欺骗。
虚词用法
①而
连词,表转折。但,可是。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其
代词,文中指代柴草堆。例:屠乃奔倚其下。
③以
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例: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介词,在。例:盖以诱敌。
④之
代词。例:又数刀毙之。(代狼)
助词,的。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助词,调节音节,没有实在意义。例: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词类活用
①恐前后受其敌。(敌:原是名词,现作动词,译为“攻击”。)
②狼不敢前。(前:原是方位名词,现为动词,译为“上前”。)
③一狼洞其中。(洞:原是名词,现作动词,译为“打洞”。)
④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原是名词,现作副词,译为“从所打(1)省略句
①顾野有麦场。(谓语“顾”前省略主语“屠”。)
②一狼仍从。(谓语“从”后面省略了宾语“之”,指代屠户。)
③一狼洞其中。(省略了介词。“洞其中”即“洞于其中”。)
④一屠;一狼。(数词后省略量词是文言语法的特点之一。)
隧洞”。)
⑤其一犬坐于前。(犬:原是名词,现作状语,译为“像狗那样”。)
第2个回答  2012-03-16
1.点击字词
(1)生字
屠(tú) 缀(zhuì) 窘(jiǒng) 眈(dān)
瞑(míng) 薪(xīn) 隧(suì) 苫(shàn)
蔽(bì) 弛(chí) 寐(mèi) 尻(kāo)
黠(xiá) 诈(zhà)
(2)多音字
①中 zhōng 担中
zhòng 中弹
②少 shǎo 少时
shào 年少
③露 lù 露水
lōu 止露尻尾
④几 jǐ 几何
jī 几乎
(3)释词
实词意义
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缀,原意是连结,文中的意思是紧跟。
并驱如故: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顾:看到。
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
奔 倚 :奔过去倚靠。
眈眈相向:瞪眼朝着屠户。耽耽,注视的样子。
意 暇 甚:神情很悠闲。
意将隧入:想要钻过去。
假 寐 :原意是不脱衣服小睡,这里是假装睡觉的意思。
变 诈 :作假、欺骗。
虚词用法
①而
连词,表转折。但,可是。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其
代词,文中指代柴草堆。例:屠乃奔倚其下。
③以
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例: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介词,在。例:盖以诱敌。
④之
代词。例:又数刀毙之。(代狼)
助词,的。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助词,调节音节,没有实在意义。例: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词类活用
①恐前后受其敌。(敌:原是名词,现作动词,译为“攻击”。)
②狼不敢前。(前:原是方位名词,现为动词,译为“上前”。)
③一狼洞其中。(洞:原是名词,现作动词,译为“打洞”。)
④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原是名词,现作副词,译为“从所打(1)省略句
①顾野有麦场。(谓语“顾”前省略主语“屠”。)
②一狼仍从。(谓语“从”后面省略了宾语“之”,指代屠户。)
③一狼洞其中。(省略了介词。“洞其中”即“洞于其中”。)
④一屠;一狼。(数词后省略量词是文言语法的特点之一。)
隧洞”。)
⑤其一犬坐于前。(犬:原是名词,现作状语,译为“像狗那样”。)
第3个回答  2009-12-11
【字词分析\词性活用现象】
【敌】:名词用作动词,敌对,这里指胁迫,攻击。恐前后受其敌。
【前】:名词用作状语,上前。狼不敢前。
【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 一狼洞其中。
【隧】:名词用作动词,钻洞。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其一犬坐于前。
【一词多义】
意 神情, 意暇甚。 想,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敌 威胁,胁迫 指攻击 恐前后受其敌。 敌方,敌人 盖以诱敌。
前 前面, 恐前后受其敌。 向前, 狼不敢前。
乃 于是 屠乃奔倚其下 。 才 乃悟前狼假寐
【.虚词的用法】
(1)之
代词,它,指狼又数刀毙之。 助词,的,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调整音节,不译,久之。 助词,位于主谓之间,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复投之,虚词,代词
(2)以
介词,把投以骨。 介词,用以刀劈狼首。
连词,来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 连词,用来盖以诱敌。
(3)“其”的含义
①恐前后受其敌。(指狼)。
②场主积薪其中。(指打麦场)。
③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
④一狼洞其中。(指柴草堆)。
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指屠户)。
⑥屠自后断其股。(指狼)。
【注释】
1.节选自 聊斋志异
2.屠:宰杀牲屠。这里指屠户,即以宰杀牲畜为职业的生意人。
3.缀行甚远:紧随着走了很远。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
4.止:通“只”。
5.投以骨:就是“以骨投之”可译为 把骨头投向狼。
6.从:跟从。
7.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并,一起。故,旧、原来。
8.窘:困窘,处境危急。
9.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10.顾:回头看,这里指向旁边看。
11.积薪:堆积柴草。
12.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苫:盖上。蔽,遮蔽。苫蔽,覆盖、遮蔽。
13.弛:放松,这里指卸下。
14.眈眈相向:瞪眼朝着屠户。眈眈,注视的样子。
15.少时:一会儿。
16.径去:径直走开。
17.犬坐于前:像狗似地蹲坐在前面。
18.久之:过了一会儿。
19.瞑:闭眼。
20.意暇甚:神情很悠闲。意,这里指神情、态度。暇,空闲。
21.暴:突然。
22.毙:杀死。
23.洞其中:在其中打洞。洞,打洞。其,指柴草堆。
24.隧:指从柴草中打洞。
25.尻:屁股。
26.股:大腿。
27.假寐:假装睡觉。寐,睡觉。
28.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这里有“原来是”的意思。
29.禽兽之变诈几何: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变诈,作假,欺骗。几何,多少,这里是能有几何的意思。
30.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31. 黠:狡猾。
32. 顷刻:一会儿。
第4个回答  2012-05-28
我也可以用,谢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