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复读生参加春季高考

我是天津市09年应届毕业生,想复读参加春季高考,但不知道如何参加,比如我复读的话档案袋给谁,到哪里去报名,我知道考试科目但是不知道以什么为考点,春季高考的教材是什么,还有就是要是报名的话到哪里报名去,要知道我并不属于我的那个复读学校的学生,还有那个计算机,我几乎什么都不懂,怎么考?需要买教材还是……我的愿望是报考春季高考去考天津市交通学院的空中服务~我真不晓得我现在该从哪里入手……

去有春季补课班的学校报名 直接去就可以了 档案什么的带过去 学校会把你的档案做一些改动 考试也不难 但是如果 你不学 还是一样不会 录取情况 一年一个情况 我参加了2009年的春考 9991人参加 录取6180人 我们班有一半的人没有考上 但是 很多不学习的人都考上了 考上里 呵呵 胆子大 随便抄 这就看你自己了 教材 学校统一买 这个不用你操心 你说的天津交通学院的空中服务 这个专业 春考好像不招生 反正今年是没招 计算机 有一本教科书 一本练习册 你把练习册的题目都弄明白了 不难的 我前几个月都没说 快考试了 自己看了半个月 春考 120+ 也不算高 反正 就是 很简单的 用些功夫 很好搞定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6-29
新高考下高复仍是许多学生的不二选择
——杭州新理想高复专家 卢曰信答记者问

1、您怎么看新高考后的高复形势以及今后的高复形势?
答:无疑,新高考对高复市场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从有关统计数据看:2007年我省高考报名人数为:35.88万人,其中文科11.39 万人,理科 20.37 万人,应届生近32万,往届生近4万。
2008年我省高考报名人数36.4万人,文科类考生为14.5万人,理科类考生为21.9万人;应届高中毕业生为32.4万人,往届生毕业生约4万余人。
2009年我省高考报名人数将近35万,其中往届生约为1.3万。
从这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2009年,绝对报考人数少于前两年,但应届生的绝对数是在增加,而高复生与前两年相比减少了将近三万人。这里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出新高考对高复市场的影响之大。
但是,2009——2010学年度,高复市场回暖是必然的。已经提前实行新课改的省份的经验也告诉我们这个规律。像广东、山东等省份,因为新课改,高复市场都经历了一个从高峰到谷底又趋向新高的发展曲线。
自2007年开始,山东、广东、宁夏、海南、江苏分别实行了新课程改革后的高考;2009年,辽宁、天津、安徽、福建、浙江也实行了新课改高考。从有关数据获悉,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年高考,对高复市场的冲击非常之大,山东、江苏等皆然。第一年新高考,高复市场是近十年来的最低谷,然随着新高考成为“过去式”,高复市场就会迅速回暖,“新高考”的前后两年形成一个明显的“U”字形。
同样,我们浙江2008——2009学年度的高复市场也是近10年来的最低谷,由2008年的4万多人,一下子剧降到2009年的1万余人。新高考使得高复市场一下子缩水近70%,高复市场经历了10年来最严酷的寒冬。
从兄弟省份的经验和我省的实际情况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2009——2010学年度的高复市场,一定会迅速升温,至少可以恢复到2007——2008学年度的水平。其理由如次:
其一,优质高校资源仍然紧缺。高校质量的提升绝非一朝一夕可实现的。虽然由于今年参考人数减少而升学率有所提高,但重点高校、热门专业仍然没有大的变化,大多数考生希望享受优质高校资源与优质高校资源相对紧缺的矛盾没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希望通过高复提升自己进入大学的门槛的愿望仍然拥有巨大的市场。以我们新理想高复为例,短短几年,就有数百学子通过高复平台考入“211工程”名校,考入浙大的就超过了100人。不用说,这些同学的今天,比他们高复之前被一般本科学校甚至专科学校录取,可谓霄壤之别啊。
其二,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学生学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毋庸讳言,部属重点高校和一般的地方高校形成就业率的巨大反差仍然是诸多地方高校毕业生心中挥之不去的痛。这种痛楚已经有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因此,就业形式越严峻,人们对自己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就越高,而其供需矛盾在短期内难以解决,这就势必形成高复市场的热度只升不降。
其三,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日趋紧密,人们对子女的期望也越来越高。虽然有出国留学等诸多方式选择,但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留学海外已光环不再,很多留学队伍甚至想方设法回国创业,因此,国内高校仍然是绝大多数国人的首选。如前所述,供需失衡的矛盾让高复市场的刚性需求与日俱增,因此高复市场的火爆绝非想当然。
其四,基础教育的不公平也是一大因素。中国人的名校情结并不是在高校才有的。可以这样说,从幼儿园就有了挤“名校”的激烈竞争。由于多种因素制约,不管是幼稚园,还是初中高中,“名校”毕竟是少数,他只能让少数人得到满足,而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可以毫不不夸张地说,他们从一出生就被排挤在了“名校”之外,他们所受的教育从小就“先天不足”,使得他们虽有心仪的高校却总是遥不可及。而高复,尤其是名师云集有教无类的高复,当然就成了这些学生钟情的进身之所。来我们新理想高复的很多同学,在他们的高复感言中,没有不感谢我们新理想的优质师资的。
至于高复市场今后的发展趋势,我想,至少在5年时间内,高复市场火爆场面可以延续。5年以后,得看各种因素的影响,现在还难以预料。
1、 您预测下2010年高复生的报名情况?高复人数将少还是多或持平?趋势的预期及理由。
答:2009——2010学年度高复市场走出低谷已毋需讨论。
从高复人数看,我们预计2009——2010学年度高复人数大体上可以与2007——2008学年度持平。理由除上述四点外,还可以从高考至今短短一周时间新理想高复的咨询报名情况而可见一斑。
去年的今天,网上无字,电话无声,校园无人,可以说是高复学校总体状况的真实写照。而今年,高考过去仅仅一周时间,我们新理想的几部热线电话铃声不断,开通的三种形式由十来人组成的网上咨询团队更是忙得不亦乐乎,从上午九点左右开始,一直到晚上11点左右,咨询老师的手指在键盘上是不停的敲击,难有停歇的时候。据不完全统计,从高考结束到16号,一周时间,各种形式咨询的家长学生已经超过600人次。其火爆程度只能用“空前”两字形容。而我们都知道,高复市场的黄金期,是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后的半个月时间。由此可见,今年高复市场将是盛况空前,大有一番作为。
2、 为什么新高考下,仍然有人选择高复?
答:如前所述外,所谓“新高考”,其“新”都是相对的,按照恢复高考30多年的经验规律,一般每一次大的改革之后,总会有一个相对的稳定期,时间一般为三至五年。虽然说改革势在必行,不改革没有出路,但教育改革不同于其他领域的改革,不可能今天一套大纲,明天一套教材。教育领域改革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对高复市场的影响就是那么一年。其实,业内人士都知道,教育改革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在这三十多年时间,光教材,从人教版到地方版,就不下十余种,但他们对高复市场从没有产生过实质的冲击。像我们新理想,创办至今已经进入第八个年头,这期间教材也改版了两次,但我们是日益发展壮大。为什么呢?就因为教育改革只能是稳中有变,小步推进。高考考纲不可能有很大的变化,对往届生没有实质的影响。就如我们浙江今年新课改的第一次高考,应该是一次颠覆性的高考吧。事实呢?变的部分不到10%,而且考虑到是新课改后的第一次高考,各门学科难度系数都有相应的降低,体现出高考要富于人性化的特点。
所以说,“新”高考后的高复市场,升温实乃必然。
3、 请您分析一下高复的利弊。
答:总体而言,对于适合高复的学生而言,永远都是利大于弊。
其一,提升了人生制高点。所受的教育层次不同,他们的学业深度和广度、对未知领域的认知能力及感悟能力有着高下之别,优劣之分。因此,通过高复,走进一流名校,或进入比高复前层级高很多的高校,它对人生未来的积极作用几乎是难以估量。
其二,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高复本身是一种经历,是“大学预科班”,与应届生相比,高复生活这一特殊的经历可以说是难得的人生财富。
其三,降低了择业、从业成本。高复,使很多学生完成了专升本、本科进名校等质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很多学生通过高复,增加了对人生经验的认识,尤其像我们新理想高复进行的挫折教育、人生规划教育等,她们是可以使人受用终身的。
其四,缓解了很多家庭的经济压力。我们可以这样算一笔账。比如:一个三类本科生,他们一年的开支一般不会少于25000元,四年下来,得10万上下。如果考入三本后选择高复,第二年考上二批以上的高校,那么他的总开支可以减少到6万左右。不要小看这区区4万元钱,对一个工薪阶层家庭或乡村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因此,每年少拿出10000元的开支,的确可以缓解很多家庭的经济压力。
要说弊端,那就是有少数同学,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太深,积重难返,一年高复停步不前甚至成绩倒退,既浪费了家庭钱财,又耽误了一年光阴,得不偿失。
第2个回答  2009-06-28
你复读的学校如果有春招班的话你就可以在那里报名了,如果没有的话你就去其他的高中或中专,如果报春招我建议你就去油春招班的学校,那里会帮你报名什么的,一切事宜都会给你解决!一共四科,语数外,计算机,学校会发书的!计算机不懂就在那三科多下功夫,听我上届的朋友说计算机也不难,把书上的背下来就哦了!我去年高中毕业的,也想今年考春招,后来还是选择了没上...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