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 诸葛亮 12件事

关于诸葛亮的十二件事谁知道啊?

诸葛亮隐没五事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注引西晋人郭冲所述诸葛亮隐没五事,均被裴松之所否定
。然而这五事因此而流传,并多次出现在文学曲艺中,成为脍炙人口的诸葛亮故事,后
来更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得到了扩展。三国志注有:

『蜀记曰:晋初扶风王骏镇关中,司马高平刘宝、长史荥阳桓隰诸官属士大夫共论
诸葛亮,于时谭者多讥亮讬身非所,劳困蜀民,力小谋大,不能度德量力。金城郭冲以
为亮权智英略,有逾管、晏,功业未济,论者惑焉,条亮五事隐没不闻於世者,宝等亦
不能复难。扶风王慨然善冲之言。臣松之以为亮之异美,诚所原闻,然冲之所说,实皆
可疑,谨随事难之如左。』

郭冲五事,陈寿没有写进去,裴松之又完全加以否定,所以可以认为它的可信程度
是不高的。但裴松之的反驳,有的是据实事而言,有的则仅仅是据情理而揣度。某些情
况下,有可能是郭冲的记述失实,但未必诸葛亮的五件事就一定没有发生过。那么我们
就来分析一下,根据现有的材料以及人物的性格,哪件事肯定是假的,哪件事有可能是
真的。

郭冲所述第一件事,是诸葛亮实行严刑峻法,法正谏言的事情。

『其一事曰:亮刑法峻急,刻剥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法正谏曰:“昔高祖
入关,约法三章,秦民知德,今君假借威力,跨据一州,初有其国,未垂惠抚;且客主
之义,宜相降下,原缓刑弛禁,以慰其望。”亮答曰;“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以无
道,政苛民怨,匹夫大呼,天下土崩,高祖因之,可以弘济。刘璋暗弱,自焉已来有累
世之恩,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
,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於此。吾今
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於
斯而著。”』

从文中可以看到,法正希望诸葛亮能够实行宽缓的刑法,放松一些戒律,以抚慰百
姓,消除积怨。但是诸葛亮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目前的形式与汉高祖取代秦朝时的情
形不同,正因为刘璋律法不严,才导致了种种弊端,因此现在示之以刑法的威严,以使
“上下有节”。

裴松之是这样反驳的:

『难曰:案法正在刘主前死,今称法正谏,则刘主在也。诸葛职为股肱,事归元首
,刘主之世,亮又未领益州,庆赏刑政,不出於己。寻冲所述亮答,专自有其能,有违
人臣自处之宜。以亮谦顺之体,殆必不然。又云亮刑法峻急,刻剥百姓,未闻善政以刻
剥为称。』

裴松之主要是从两方面反驳。一是法正死在刘备之前,既然法正进言,对象应是刘
备而不是诸葛亮。虽然诸葛亮虽然居于重要的职位,刑法律例也不是他一个人定的。二
是就诸葛亮本身的性格而言,本身不应该实行严刑律法,也不应该作出这样不谦虚的回
答。

那么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裴的观点。就第一个问题,一种可能是郭冲的记述错了,并
非法正进言,而是蒋琬、董允之类的旁人。这样可以把事情推迟到后主刘禅在位时发生
。但从郭冲的描述中,法正是以汉高祖进关中约法三章为典,所以事情无论如何应发生
在刘备入川刘璋投降后的不久。那么当然不存在刘备生与死的问题。既然如此,进言的
人是法正,就没有什么问题或者说没有什么影响了。

刘备入蜀后,诸葛亮署左将军府事,后来又位至丞相。刘备外出,孔明坐镇成都。
可见刘备平素的行政事务,一般都是由孔明带头打理。赏罚刑政,应当皆孔明所为。法
正谏孔明,因为事皆孔明所为,或者说都是孔明的主意。此外,这里也有人臣私下之间
商议的可能,并不一定是在殿堂之上,众目睽睽之下的激烈辩论。

那么法正会不会向诸葛亮而不是刘备进言呢?我认为这种可能性不仅存在,而且很
大。《三国志.庞统法正传》里说法正“外统都畿,内为谋主”,诸葛亮也知道“先主雅
爱信正”,法正此时的地位甚至不在孔明之下。但正因为如此,法正如果直接向刘备进
言,不免有打小报告之嫌。况且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正是君不疑臣,臣不疑君,法正想
要通过刘备改变诸葛亮的主意恐怕更不可能。向孔明进谏才是正理。

再说第二个问题,诸葛亮在这个时候实行严刑峻法有没有道理呢?实际上,他的一
番论述就很能说明问题,而且确实切中要害。这也符合诸葛亮的一贯治国方略。《诸葛
亮传》中写道: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
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
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这里叙述的很明白,诸葛亮在老百姓中的恩德不是放松律法,而是开诚布公、赏善
罚恶的结果。最初孔明的情形,与子产初治郑国相似,老百姓有怨言也是可能的。日久
天长,百姓看到了好处,怨言也就没有了。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诸葛亮是否会以这种姿态回答法正呢?这也没有什么不可能。诸
葛亮的态度只可谓诚恳,不可谓不谦虚。实际上在刘备死之前,诸葛亮和庞统法正虽然
都是军师,他们的侧重点却并不相同。很明显诸葛亮更侧重于内政治理,而庞统法正是
主谋军事。因此,以诸葛亮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的态度,采取这种方略和态度是完全可
能的。

综上,我的结论是,诸葛亮的第一事“法正谏言”,很有可能是真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6-27
1.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2.七擒七纵南蛮王
3.七星坛诸葛亮祭东风
4.诸葛亮智算华容
5.诸葛亮智辞鲁肃
6.诸葛亮痛哭庞统
7.诸葛亮智取汉中
8.诸葛亮乘雪破羌兵
9.武侯弹琴退仲达
10.出陇上诸葛亮妆神
11.诸葛亮智算华容
12.孔明定计捉张任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6-27
收二川(东 西二川),排八阵,六出(祈山)七擒(孟获),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茅庐).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孙吴)北拒(曹魏),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谁面偏能用火攻(赤壁之战)。
第3个回答  2009-06-30
1、七星坛祭东风
2、巧算华容
3、挥泪斩马谡
4、痛哭庞统
5、乘雪破羌兵
6、巧算华容
7、草船借箭
8、智取汉中
9、智取三城
10、火烧新野
11、火烧樊城
12、智激周瑜
13、弹琴退仲达
14、安居平五路
15、巧布八阵图
16、定计捉张任
17、大破魏兵
18、造木牛流马
19、瞻战死绵竹
20、七擒七纵
21.积劳成疾病逝
第4个回答  2009-06-27
1、七星坛祭东风
2、巧算华容
3、挥泪斩马谡
4、痛哭庞统
5、乘雪破羌兵
6、巧算华容
7、草船借箭
8、智取汉中
9、智取三城
10、火烧新野
11、火烧樊城
12、智激周瑜
13、弹琴退仲达
14、安居平五路
15、巧布八阵图
16、定计捉张任
17、大破魏兵
18、造木牛流马
19、瞻战死绵竹
20、七擒七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