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下这幅山水的详细资料

越详细越好

  这幅画叫“秋山问道图”。北宋时期,作者:巨然

  巨然,江宁(今江苏南京)人,生卒年不详。南唐亡,至开封,为开宝寺僧。师法董源,工画山水,早年着力刻画形象,用长披麻皴画山,山顶多作矾头,晚年渐趋平淡,益见自然。喜用破笔焦墨点苔,常于水边点缀风蒲,林麓间布置松柏卵石,风格苍郁清润。
  绘画史上五代时与董源并称“董巨”的巨然,是一个僧人。早年在南唐建业(今江苏南京)开元寺修行,曾受业于董源门下。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宋太祖灭南唐,南唐翰林图画院不少画家被胁迫到汴京(今河南开封),在宋朝的翰林图画院里供职。巨然也在这种情形下从建业来到京师,居开宝寺为僧。为入境随俗,巨然的画中也糅入了北方画家李成的构图和笔法,如一些寒林山水图,但其画总的意趣仍归江南画派。《宣和画谱》著录了163件巨然的山水画,但全都没有名款,只是因循旧说归为巨然。在画上署款,起于北宋,宋以前绝少。而《秋山问道图》可以说是现存的巨然作品中与史载巨然风格最为接近的代表之作。
  此图纵156.2厘米,横77.2厘米,绢本水墨。上部一峰高耸云霄,中部两山合抱,山麓溪畔,曲径通幽,山中林间有茅屋数间,主客端坐于堂,点出了“问道”的主题。山是典型的江南丘陵,土复石隐,圆浑厚实。山顶多“矾头”,坡石用长、短披麻皴描绘,不求奇峭而显得平和凝重。山体用淡墨烘染,而于山石之凹处以浓墨、焦墨点苔,以显现江南山水之湿润郁秀、生机流荡。笔性温和,不装巧趣。这就是董源、巨然在艺术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用以描绘“淡墨轻岚”的江南山水的一整套“皴、擦、点、染”的技法。而巨然较之董源,除了在构图上汲取北派山水之密林重山,层次井然外,其笔墨也趋于粗放,长披麻皴粗而密,笔法老辣、率意,尤擅长用粗重的浓墨秃笔点苔,更彰显江南山水之植被茂盛。巨然身为僧人,其画中也处处透漏禅机,所谓“澄怀观道”也,董源《龙宿郊民图》中描绘的生民群戏群舞的场景不复再现,代之以孤独、空寂、萧瑟,幽僻的意境。此图以“秋山问道”为名,一径曲折而入,深山之中独此一家,不知何处来客,向隐居的高人“问道”,令观者肃然感觉到场景之超尘脱俗、幽深静谧,感觉到禅宗宣扬的清澈澄明的禅心与空寂温静的大自然的融合。巨然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僧人大画家。
  元代以后,“董巨”画派被文人画家追捧为山水画的最高典范,所谓“画之有董巨,犹吾儒之有孔颜也。”但在巨然生活的北宋初期,这一路南派山水在山水画界并不占主流地位,而是关仝、李成、范宽等北派山水的一统天下。虽然北宋中期米芾父子曾大力推崇“董巨”,但仍不成气候。直至元初,文人画家登上画坛,在赵孟頫\及元四家的大力倡导下,“董巨”才日益荣显。这与中国历代文人的参“禅”情结密切相关。中国文人虽然身列儒门,但禅宗宣扬的“平淡天真”,“超尘脱俗”的禅意依然挥之不去。开创画分“南北宗”之说的明董其昌,便是直接以禅论画,并将其画论归结为“画禅室随笔”。
  巨然与董源有师承关系,画法也近似。擅长画江南烟岚景象。《圣朝名画评》:"(巨然的画)山峰峭拔,林麓间多为卵石、松柏草竹,交相掩映,旁开小径,远离幽墅。"此为墨笔画,山林高深,草木华滋,墨法也不太浓黑。
  巨然本于董源的平淡而有所发展:他讲求结构,善于细处经营,以景之“真”添景之“趣”,而且“趣高”,使人叫绝;但又能精密而不零散,纷歧而又统一。这是因为他以笔墨之“明润”,创造气氛之爽朗(“爽气”),并使它笼罩着整个画面。所有这些,为董源画中所未见,因此可以说巨然的“野逸”、“景趣”、“趣高”与“爽气”,给江南山水画增添华彩,并赋予新的面貌。传世作品有《秋山问道图》、《雪景图》等。
  本图无款,以立幅构图画重重叠起的山峦,下部清澈的溪水,曲折的小路通向山中,山坳处茅舍数间,屋中有二人对坐,境界清幽,前人谓巨然之山水,善为烟岚气象,“于峰峦岭窦之外,至林麓之间,犹作卵石、松柏、疏筠、蔓草之类,相与映发,而幽溪细路、屈曲萦带、竹篱茅舍、断桥危栈,真若山间景趣也”。
  《秋山问道图》是—幅秋景山水画。画上主峰居中,这是五代宋初的典型构图。山峰石少土多,气势显得温和厚重。与北方画派石体坚硬、气势雄强的画风,趣味完全不同。中部,山间谷地,密林之中茅屋.数间,一条蜿蜒的小路,绕过柴门,通往深谷。茅屋中依稀可见一人坐于蒲团之上,右边一人侧身对坐,大约就是问道者。山高密林,寂然无声。正是谈禅论道,修身养性的极佳妙境。画面下段,坡岸曲折,树木偃仰多姿,水边蒲草,被微风吹得轻轻摇摆,多少体现出秋爽的感觉。
  《秋山问道图》在画法上,山用淡墨长披麻皴,画出土多石少的浑厚的质感。山头转折处重叠了块块卵石(即矾头),不加皴笔,只用水墨烘染,然后,以破笔焦墨点苔,点得非常沉着利落,使整个大山气势更加空灵。顺便说一下,山水画中点苔的作用,它可以表现远处丛树、杂叶;可能表示石上青苔;也可以用它来打破一下皴法的单调,使画面更有精神,增加—种形式美。在这幅画上点苔相当成功,而且显示出巨然皴、染、点技法非常成熟。另外山顶中夹着矾头,使皴笔密中“透气”,有以虚映实的效果。当然矾头如果用得太多,则会造成景碎,破坏山的整体效果。
  唐宋间,禅宗盛行,南方山水画派崇尚“平淡天真”。观此图,虽主峰耸立,却无坚凝、雄强之势,但见柔婉;曲山抱合处,密林丛丛,三二茅舍坐于其中,柴门洞开,引小径回旋,折入深谷;坡岸逶迤,有树木偃仰,碎石临流,蒲草迎风。令人幽情思远,如睹异境,如米芾所赞, “……岚气清润,布景得天真多……明润郁葱,最有爽气……老年平淡趣高。” “巨然山水,平淡奇绝。”巨然师董源画山用淡墨长披麻皴,层层深厚,山头转折处叠以矾头,用水墨烘染,不施皴,留白,苔点飞落, “用笔草草,近视之儿不类物象,远视则景物粲然”,整个画面气势空灵,生机流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6-22
巨然,江宁(今江苏南京)人,生卒年不详。南唐亡,至开封,为开宝寺僧。师法董源,工画山水,早年着力刻画形象,用长披麻皴画山,山顶多作矾头,晚年渐趋平淡,益见自然。喜用破笔焦墨点苔,常于水边点缀风蒲,林麓间布置松柏卵石,风格苍郁清润。
绘画史上五代时与董源并称“董巨”的巨然,是一个僧人。早年在南唐建业(今江苏南京)开元寺修行,曾受业于董源门下。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宋太祖灭南唐,南唐翰林图画院不少画家被胁迫到汴京(今河南开封),在宋朝的翰林图画院里供职。巨然也在这种情形下从建业来到京师,居开宝寺为僧。为入境随俗,巨然的画中也糅入了北方画家李成的构图和笔法,如一些寒林山水图,但其画总的意趣仍归江南画派。《宣和画谱》著录了163件巨然的山水画,但全都没有名款,只是因循旧说归为巨然。在画上署款,起于北宋,宋以前绝少。而《秋山问道图》可以说是现存的巨然作品中与史载巨然风格最为接近的代表之作。
此图纵156.2厘米,横77.2厘米,绢本水墨。上部一峰高耸云霄,中部两山合抱,山麓溪畔,曲径通幽,山中林间有茅屋数间,主染,而于山石之凹处以浓墨、焦墨点苔,以显现江南山水之湿润郁秀、生机流荡。笔性温和,不装巧趣。这就是董源、巨然在艺术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用以描绘“淡墨轻岚”的江南山水的一整套“皴、擦、点、染”的技法。而巨然较之董源,除了在构图上汲取北派山水之密林重山,层次井然外,其笔墨也趋于粗放,长披麻皴粗而密,笔法老辣、率意,尤擅长用粗重的浓墨秃笔点苔,更彰显江南山水之植被茂盛。巨然身为僧人,其画中也处处透漏禅机,所谓“澄怀观道”也,董源《龙宿郊民图》中描绘的生民群戏群舞的场景不复再现,代之以孤独、空寂、萧瑟,幽僻的意境。此图以“秋山问道”为名,一径曲折而入,深山之中独此一家,不知何处来客,向隐居的高人“问道”,令观者肃然感觉到场景之超尘脱俗、幽深静谧,感觉到禅宗宣扬的清澈澄明的禅心与空寂温静的大自然的融合。巨然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僧人大画家。
元代以后,“董巨”画派被文人画家追捧为山水画的最高典范,所谓“画之有董巨,犹吾儒之有孔颜也。”但在巨然生活的北宋初期,这一路南派山水在山水画界并不占主流地位,而是关仝、李成、范宽等北派山水的一统天下。虽然北宋中期米芾父子曾大力推崇“董巨”,但仍不成气候。直至元初,文人画家登上画坛,在赵孟頫\及元四家的大力倡导下,“董巨”才日益荣显。这与中国历代文人的参“禅”情结密切相关。中国文人虽然身列儒门,但禅宗宣扬的“平淡天真”,“超尘脱俗”的禅意依然挥之不去。开创画分“南北宗”之说的明董其昌,便是直接以禅论画,并将其画论归结为“画禅室随笔”。
巨然与董源有师承关系,画法也近似。擅长画江南烟岚景象。《圣朝名画评》:"(巨然的画)山峰峭拔,林麓间多为卵石、松柏交相掩映,旁开小径,远离幽墅。"此为墨笔画,山林高深,草木华滋,墨法也不太浓黑。
巨然本于董源的平淡而有所发展:他讲求结构,善于细处经营,以景之“真”添景之“趣”,而且“趣高”,使人叫绝;但又能精密而不零散,纷歧而又统一。这是因为他以笔墨之“明润”,创造气氛之爽朗(“爽气”),并使它笼罩着整个画面。所有这些,为董源画中所未见,因此可以说巨然的“野逸”、“景趣”、“趣高”与“爽气”,给江南山水画增添华彩,并赋予新的面貌。传世作品有《秋山问道图》、《雪景图》等。
本图无款,以立幅构图画重重叠起的山峦,下部清澈的溪水,曲折的小路通向山中,山坳处茅舍数间,屋中有二人对坐,境界清幽,前人谓巨然之山水,善为烟岚气象,“于峰峦岭窦之外,至林麓之间,犹作卵石、松柏、疏筠、蔓草之类,相与映发,而幽溪细路、屈曲萦带、竹篱茅舍、断桥危栈,真若山间景趣也”。
《秋山问道图》是—幅秋景山水画。画上主峰居中,这是五代宋初的典型构图。山峰石少土多,气势显得温和厚重。与北方画派石体坚硬、气势雄强的画风,趣味完全不同。中部,山间谷地,密林之中茅屋.数间,一条蜿蜒的小路,绕过柴门,通往深谷。茅屋中依稀可见一人坐于蒲团之上,右边一人侧身对坐,大约就是问道者。山高密林,寂然无声。正是谈禅论道,修身养性的极佳妙境。画面下段,坡岸曲折,树木偃仰多姿,水边蒲草,被微风吹得轻轻摇摆,多少体现出秋爽的感觉。
《秋山问道图》在画法上,山用淡墨长披麻皴,画出土多石少的浑厚的质感。山头转折处重叠了块块卵石(即矾头),不加皴笔,只用水墨烘染,然后,以破笔焦墨点苔,点得非常沉着利落,使整个大山气势更加空灵。顺便说一下,山水画中点苔的作用,它可以表现远处丛树、杂叶;可能表示石上青苔;也可以用它来打破一下皴法的单调,法非常成熟。另外山顶中夹着矾头,使皴笔密中“透气”,有以虚映实的效果。当然矾头如果用得太多,则会造成景碎,破坏山的整体效果。
唐宋间,禅宗盛行,南方山水画派崇尚“平淡天真”。观此图,虽主峰耸立,却无坚凝、雄强之势,但见柔婉;曲山抱合处,密林丛丛,三二茅舍坐于其中,柴门洞开,引小径回旋,折入厚,山头转折处叠以矾头,用水墨烘染,不施皴,留白,苔点飞落, “用笔草草,近视之儿不类物象,远视则景物粲然”,整个画面气势空灵,生机流荡。
第2个回答  2009-06-23

绘画史上五代时与董源并称“董巨”的巨然,是一个僧人。早年在南唐建业(今江苏南京)开元寺修行,曾受业于董源门下。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宋太祖灭南唐,南唐翰林图画院不少画家被胁迫到汴京(今河南开封),在宋朝的翰林图画院里供职。巨然也在这种情形下从建业来到京师,居开宝寺为僧。为入境随俗,巨然的画中也糅入了北方画家李成的构图和笔法,如一些寒林山水图,但其画总的意趣仍归江南画派。《宣和画谱》著录了163件巨然的山水画,但全都没有名款,只是因循旧说归为巨然。在画上署款,起于北宋,宋以前绝少。而《秋山问道图》可以说是现存的巨然作品中与史载巨然风格最为接近的代表之作。

  此图纵156.2厘米,横77.2厘米,绢本水墨。上部一峰高耸云霄,中部两山合抱,山麓溪畔,曲径通幽,山中林间有茅屋数间,主客端坐于堂,点出了“问道”的主题。山是典型的江南丘陵,土复石隐,圆浑厚实。山顶多“矾头”,坡石用长、短披麻皴描绘,不求奇峭而显得平和凝重。山体用淡墨烘染,而于山石之凹处以浓墨、焦墨点苔,以显现江南山水之湿润郁秀、生机流荡。笔性温和,不装巧趣。这就是董源、巨然在艺术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用以描绘“淡墨轻岚”的江南山水的一整套“皴、擦、点、染”的技法。而巨然较之董源,除了在构图上汲取北派山水之密林重山,层次井然外,其笔墨也趋于粗放,长披麻皴粗而密,笔法老辣、率意,尤擅长用粗重的浓墨秃笔点苔,更彰显江南山水之植被茂盛。巨然身为僧人,其画中也处处透漏禅机,所谓“澄怀观道”也,董源《龙宿郊民图》中描绘的生民群戏群舞的场景不复再现,代之以孤独、空寂、萧瑟,幽僻的意境。此图以“秋山问道”为名,一径曲折而入,深山之中独此一家,不知何处来客,向隐居的高人“问道”,令观者肃然感觉到场景之超尘脱俗、幽深静谧,感觉到禅宗宣扬的清澈澄明的禅心与空寂温静的大自然的融合。巨然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僧人大画家。

  元代以后,“董巨”画派被文人画家追捧为山水画的最高典范,所谓“画之有董巨,犹吾儒之有孔颜也。”但在巨然生活的北宋初期,这一路南派山水在山水画界并不占主流地位,而是关仝、李成、范宽等北派山水的一统天下。虽然北宋中期米芾父子曾大力推崇“董巨”,但仍不成气候。直至元初,文人画家登上画坛,在赵孟頫\及元四家的大力倡导下,“董巨”才日益荣显。这与中国历代文人的参“禅”情结密切相关。中国文人虽然身列儒门,但禅宗宣扬的“平淡天真”,“超尘脱俗”的禅意依然挥之不去。开创画分“南北宗”之说的明董其昌,便是直接以禅论画,并将其画论归结为“画禅室随笔”。

第3个回答  2009-06-21
整体细腻 精简 元代赵孟頫
第4个回答  2009-06-22
这幅画叫“秋山问道图”。北宋时期,作者:巨然

巨然,江宁(今江苏南京)人,生卒年不详。南唐亡,至开封,为开宝寺僧。师法董源,工画山水,早年着力刻画形象,用长披麻皴画山,山顶多作矾头,晚年渐趋平淡,益见自然。喜用破笔焦墨点苔,常于水边点缀风蒲,林麓间布置松柏卵石,风格苍郁清润。
绘画史上五代时与董源并称“董巨”的巨然,是一个僧人。早年在南唐建业(今江苏南京)开元寺修行,曾受业于董源门下。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宋太祖灭南唐,南唐翰林图画院不少画家被胁迫到汴京(今河南开封),在宋朝的翰林图画院里供职。巨然也在这种情形下从建业来到京师,居开宝寺为僧。为入境随俗,巨然的画中也糅入了北方画家李成的构图和笔法,如一些寒林山水图,但其画总的意趣仍归江南画派。《宣和画谱》著录了163件巨然的山水画,但全都没有名款,只是因循旧说归为巨然。在画上署款,起于北宋,宋以前绝少。而《秋山问道图》可以说是现存的巨然作品中与史载巨然风格最为接近的代表之作。
此图纵156.2厘米,横77.2厘米,绢本水墨。上部一峰高耸云霄,中部两山合抱,山麓溪畔,曲径通幽,山中林间有茅屋数间,主染,而于山石之凹处以浓墨、焦墨点苔,以显现江南山水之湿润郁秀、生机流荡。笔性温和,不装巧趣。这就是董源、巨然在艺术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用以描绘“淡墨轻岚”的江南山水的一整套“皴、擦、点、染”的技法。而巨然较之董源,除了在构图上汲取北派山水之密林重山,层次井然外,其笔墨也趋于粗放,长披麻皴粗而密,笔法老辣、率意,尤擅长用粗重的浓墨秃笔点苔,更彰显江南山水之植被茂盛。巨然身为僧人,其画中也处处透漏禅机,所谓“澄怀观道”也,董源《龙宿郊民图》中描绘的生民群戏群舞的场景不复再现,代之以孤独、空寂、萧瑟,幽僻的意境。此图以“秋山问道”为名,一径曲折而入,深山之中独此一家,不知何处来客,向隐居的高人“问道”,令观者肃然感觉到场景之超尘脱俗、幽深静谧,感觉到禅宗宣扬的清澈澄明的禅心与空寂温静的大自然的融合。巨然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僧人大画家。
元代以后,“董巨”画派被文人画家追捧为山水画的最高典范,所谓“画之有董巨,犹吾儒之有孔颜也。”但在巨然生活的北宋初期,这一路南派山水在山水画界并不占主流地位,而是关仝、李成、范宽等北派山水的一统天下。虽然北宋中期米芾父子曾大力推崇“董巨”,但仍不成气候。直至元初,文人画家登上画坛,在赵孟頫\及元四家的大力倡导下,“董巨”才日益荣显。这与中国历代文人的参“禅”情结密切相关。中国文人虽然身列儒门,但禅宗宣扬的“平淡天真”,“超尘脱俗”的禅意依然挥之不去。开创画分“南北宗”之说的明董其昌,便是直接以禅论画,并将其画论归结为“画禅室随笔”。
巨然与董源有师承关系,画法也近似。擅长画江南烟岚景象。《圣朝名画评》:"(巨然的画)山峰峭拔,林麓间多为卵石、松柏交相掩映,旁开小径,远离幽墅。"此为墨笔画,山林高深,草木华滋,墨法也不太浓黑。
巨然本于董源的平淡而有所发展:他讲求结构,善于细处经营,以景之“真”添景之“趣”,而且“趣高”,使人叫绝;但又能精密而不零散,纷歧而又统一。这是因为他以笔墨之“明润”,创造气氛之爽朗(“爽气”),并使它笼罩着整个画面。所有这些,为董源画中所未见,因此可以说巨然的“野逸”、“景趣”、“趣高”与“爽气”,给江南山水画增添华彩,并赋予新的面貌。传世作品有《秋山问道图》、《雪景图》等。
本图无款,以立幅构图画重重叠起的山峦,下部清澈的溪水,曲折的小路通向山中,山坳处茅舍数间,屋中有二人对坐,境界清幽,前人谓巨然之山水,善为烟岚气象,“于峰峦岭窦之外,至林麓之间,犹作卵石、松柏、疏筠、蔓草之类,相与映发,而幽溪细路、屈曲萦带、竹篱茅舍、断桥危栈,真若山间景趣也”。
《秋山问道图》是—幅秋景山水画。画上主峰居中,这是五代宋初的典型构图。山峰石少土多,气势显得温和厚重。与北方画派石体坚硬、气势雄强的画风,趣味完全不同。中部,山间谷地,密林之中茅屋.数间,一条蜿蜒的小路,绕过柴门,通往深谷。茅屋中依稀可见一人坐于蒲团之上,右边一人侧身对坐,大约就是问道者。山高密林,寂然无声。正是谈禅论道,修身养性的极佳妙境。画面下段,坡岸曲折,树木偃仰多姿,水边蒲草,被微风吹得轻轻摇摆,多少体现出秋爽的感觉。
《秋山问道图》在画法上,山用淡墨长披麻皴,画出土多石少的浑厚的质感。山头转折处重叠了块块卵石(即矾头),不加皴笔,只用水墨烘染,然后,以破笔焦墨点苔,点得非常沉着利落,使整个大山气势更加空灵。顺便说一下,山水画中点苔的作用,它可以表现远处丛树、杂叶;可能表示石上青苔;也可以用它来打破一下皴法的单调,法非常成熟。另外山顶中夹着矾头,使皴笔密中“透气”,有以虚映实的效果。当然矾头如果用得太多,则会造成景碎,破坏山的整体效果。
唐宋间,禅宗盛行,南方山水画派崇尚“平淡天真”。观此图,虽主峰耸立,却无坚凝、雄强之势,但见柔婉;曲山抱合处,密林丛丛,三二茅舍坐于其中,柴门洞开,引小径回旋,折入厚,山头转折处叠以矾头,用水墨烘染,不施皴,留白,苔点飞落, “用笔草草,近视之儿不类物象,远视则景物粲然”,整个画面气势空灵,生机流荡。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2267486.html

第5个回答  2009-06-19
好像是宋代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