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致橡树》

舒婷的诗歌《致橡树》的名词解释,不是诗歌内容!

《致橡树》是中国诗人舒婷1977年创作的一首当代诗歌。

这首诗共36行,前13行诗人用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六个形象,对传统的爱情观进行否定;14~36行正面抒写了自己理想的爱情观。

全诗通过整体象征的艺术手法,用“木棉”对“橡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诚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 诗歌的章法及句法精心安排,使抒情与议论自然融合,使丰富细腻的感情带有理性的光彩。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诗篇一开始用了两个假设和六个否定性比喻,表达出了自己的爱情观:她既不想高攀对方,借对方的显赫来炫耀虚荣;也不想一厢情愿地淹没在对方的冷漠浓荫下,独唱那单恋的歌曲。

作为女性,她默认应该具有脉脉含情的体贴和温柔,但又认为不能仅仅停留在这种状态;她承认铺垫和衬托能使对方的形象更加出众和威武,但又觉得这仍不能代表爱情的全部。

为了对方,自己应奉献出“日光”般的温暖,应倾泻出“春雨”般的情意。但她并不满足于这些:“不,这些都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诗人鲜明地表示她必须和对方站在同等的位置——你是树,我必须是树且是同样高大挺拔的树;你站着,我也必须站着,且要平等地立于天地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6-25
《致橡树》是著名女诗人舒婷的代表作,堪称爱情诗的典范。在这首诗中,诗人用以橡树为意象自比,表示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别人的力量衬托自己,要求与对方平等。从这首诗的整体看来,它就是一首“女性独立”的颂歌,在这曲颂歌里表达了一种平等自由的爱情观。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6-22
橡树只是一个意象,用来统领全诗,暗指主人公的爱人。
第3个回答  2009-06-24
致橡树,简而言之就是给橡树说的话。
橡树——抗逆性强,耐干燥、高温和水湿,抗霜冻和城市环境污染,抗风性强。
同名电影:橡树Balanta(1992)这部在欧洲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女主角奖的电影讲80年代末东欧剧变时两个普通人的爱情故事。80年代末的布加勒斯特,一个刚刚丧父的女子不愿仿效姐姐走上警察的道路,决定到外省寻求发展,结果她做了个教书老师,与性格乐观的医生米提克恋爱。尽管迎接他们的是漫天的政治风暴和社会动荡,但在坚贞的爱情呵护下,这对恋人如同他们约会旁的橡树一样,保留着对生活、对明天的无限期望和信念。
第4个回答  2009-06-22
写给橡树的诗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