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到底是不是史实?

齐姜宣姜的故事让我噎了好几天了。
作为古人她们也忒先进了吧。

是的。历史故事化

描写春秋战国时代“列国”故事。关于 “列国”故事的平话,最早产生在元代。明代嘉靖、隆庆年间,余邵鱼(字畏斋)撰《列国志传》,以烽火戏诸侯开篇,分节不分回,每节随事立题。明末冯梦龙加以改编,凡余邵鱼疏忽或遗漏的地方,都根据史书作了订正,艺术上也有显著的提高,改名为《新列国志》,共108回。清代乾隆年间,秣陵(今江苏南京)蔡元放(名界,号七都梦夫、野云主人)又作了一番修改,并加了序、读法、详细的评语和简要的注释,改名为《东周列国志》。
[编辑本段]作品简评
《东周列国志》写的是西周末年(公元前789年),至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相当丰富复杂。《东周列国志》所叙述的历史,正是这样一个时代,所有的故事,都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展开的。其中叙写的事实,取材于《战国策》、《左传》、《国语》、《史记》四部史书,将分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穿插编排,冶为一炉,成为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秦汉前的一些史家为了某种原则立场,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和评价,有时会隐而不言,把意思深藏在记述的文字中,没有一定见地的人,很难发觉,更谈不上理解了。这部书的通俗之处,正是将那暗礁一样的文字弄得水落石出,大家一看便心知眼明,种种是非善恶,忠好智愚,毕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这是作者编写此书的用意,也是他们对后人的贡献。
《东周列国志》与其他史书一样,以国家的兴亡成败为主题,致力探讨气运盛衰、人事成败之间转化变迁的因果关系。作者通过人物命运的沉浮,形象地告诉人们,能否注重道义,任用贤能是判断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最根本的依据。得民心者得天下。道义是对无意的阐发,天意就是民心。民心存,其政举,民心亡,其政息。这种人本主义的观点,是有进步意义的。
《东周列国志》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群星灿烂,千百年后,虽不乏其人,但这一时期的人和事,在历史上最突出,最典型,它几乎是后世是非成败的理论源头,更是后人行事为人的标准和榜样。小说通过丰富而生动的故事情节,赞扬了从善如流、赏罚严明、胸怀大度的王侯和忠贞、有勇有谋的将相,也赞扬了那些见义勇为、机智果敢的豪侠。 与这些正面人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说也塑造了一些昏聩、残暴、荒淫无耻的帝王、诸侯等统治者,和贪婪、奸诈、阴险的佞臣小人。作者对他们揭露与鞭挞的态度自然而然地融入情节的进展之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6-07
是,东周时期,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财产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一部《东周列国志》便把东周漫长三百多年争战史描写得淋漓尽致。这种深深积藏着人民痛苦的无义战是一目了然的,但是,那些君与臣、臣与臣之间的“无烟战”呢?上层建筑之间的明争暗斗使众多忠良臣子或遭离异,或被刑罚,但更令人敬畏的是君臣之间的关系,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又有多少谋臣武将因禁锢的封建礼教而惨死他人刃下或屈死己手。
东周时一个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在奴隶制达到鼎盛的西周之后,各阶层人民的奴化思想桎梏仍很牢固。犹如在经历一场惊心动魄的死里逃生之后,对死亡的恐惧是空前的。奴隶主不仅对奴隶的生杀视为儿戏,即使是对平民和一般国民,也只是强者眼中的弱者,“弱肉强食”,何况是拥有土地、武力的诸侯国国君呢。勤勤恳恳、忠心耿耿侍于君王左右侧的谋臣,一朝一语触犯了君主,即使他建立了赫赫战功,名垂千秋,也不敢苟活着,不等君王问罪,便草草地了结了自己曾经显赫的一生。晋国先轸,有谋有略,且有大将风度,统帅六军之气,先前尾随重耳避难于他国,又周游列国,后来重耳当上了晋文公,先轸更是忠心耿耿,出谋划策,领兵统将,为晋文公霸主地位的确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晋文公薨,世子礶继位为襄公。先轸在晋国的地位上升,为辅佑晋襄公,续保霸主之业而出生入死。在崤山之战中,先轸设计,历经千辛万苦,才擒住秦国三名大帅孟明、白乙和西乞,然而晋襄公在母夫人赢氏三言两语之下,竟自放了秦国三帅。忧国忧民的先轸闻三帅被放回,知道是等于放虎归山,于盛怒之间唾襄公之面说:“咄!孺子不知事如此!”事后,先轸自知闯下杀身之祸,虽然讨伐濯君取胜,但他认为:“臣归而不受赏,是有功而不赏也;若归而受赏,是无礼而亦可论功先。有功不赏,何以劝功?无礼论功,何以惩罪?功罪紊乱,何以治国?”最终选择了自杀这条路。功罪不可紊乱,是先轸辅佑两位晋主的信条。他因此而高踞中军元帅之职,也因此而葬送了自己。
在士大夫眼中,伴君是没有“自我”存在的,选择了这条路,便把身心全都交给了君王,是君王的一笔活的财富。当君王死了之后,这笔财富也可以随他葬于地底下,如秦穆公薨,用生前人殉葬,其中就有德才兼备的国中“三良”:晻息、仲行和鑶虎。视贤才等同奴隶和私人财产,毫无惜才之心。
东周时期的人心是复杂莫测的,有臣弑君、子弑父的乱伦之事,也有坚守功罪不可紊乱、臣不可无礼于君王的顽固之举。乱世的思想是混乱的,从《东周列国志》可管中窥豹。

参考资料:嘎哈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8-18
大部分都是虚构的,只有一些主线图是真的.
靠真的还有写小说,经过那么多变迁,留下的史料本来就不多.
此书写的时候已经和东周相隔二千多年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06-05
《东周列国志》的内容本身和《三国演义》有些类似,就是“七实三虚”的历史小说。所以应该说大部分是史实,小部分是虚构,但这大部分史实又有文学艺术加工的成分在里头,因为单纯的史实不会描写得这么生动的。
第4个回答  2009-06-05
同意“七实三虚”的说法。
《史记》是史书,可是里面为了烘托人物而描写的一些细微动作或者心理,很难说不是作者揣测的。
“志”“传”等这些题材都是真实的史实再加上作者润色而成。

但是当年真的发生了什么,有些事情的真相和背后的动机都不得而知,于是,在民间流传的、绝大部分人比较认可的事情过程就成了历史,作者依此记载下来,就成为史书。
但绝对不是作者主观臆断的,否则,那就是小说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