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三个问题)

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2、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产生过广泛而深刻影响的魏源《海国图志》,提出了一个什么口号?这部书在哪三个方面实现了思想的跨越?

3、“姓”、“氏”是中国先民的发明,它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每个问题答案约五六十字。谢谢,好的加分!)

1中国的传统文化大多数都是从奴隶、封建社会中的智慧中提取出来的,可以概括为:统治阶级的传统文化、文人阶级的传统文化、还有百姓阶级的传统文化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基本精神就是“修身、养性”,好比把浩瀚武学概括为“攻”“守”
2.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这本书主要突破了传统教育的闭锁观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旧中国的各方面局势,其次它详细地介绍了各个先进国家的有点长处,并且结合中国目前的情况进行分析,让人信服。最后魏源打破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落后观念,开拓了当时有志之士的眼界。从而产生思想上的深远影响。
3.“姓”最早是指种姓,是原始社会的产物,也是人类思想发生根本转变的产物。姓在以前是标志着一个群体的特征,而现在则是代表着父亲家庭的标志。‘氏’是由于后来人类数目急剧膨胀,还有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深入,把群体细化成每个人,从而用这个‘氏’,也有祖籍的含义。现代汉语中通常把姓氏连用,简化了它们的原始含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8-03
呵呵,这些问题可真有趣?是老师的作业吗?好多人在问哦

问题一

1.人文化成——文明之初的创造精神;2.刚柔相济——穷本探原的辩证精神;3.究天人之际——天人关系的艰苦探索精神;4.厚德载物——人格养成的道德人文精神;5.和而不同——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会通精神;6.经世致用——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精神;7.生生不息——中华人文精神在近代的丰富与发展。

问题二

师夷洋技以制夷。【中心观点】
1.政治上:中国历来推崇自己为“天朝上国”,在政治上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就是一种“会当凌绝岭”的自我感。而观点承认了在中国人眼中的蛮夷之国的存在,是一种平等的认可他国的功绩,并要去学习。在古代,学习就是一种“求教”。因为优秀所以不耻下问。某种程度来说是对封建正统思想的一种挑战。
2.经济上:中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自然经济。当时历史背景下的清朝政府,坚信辽阔的中国“物产富饶”。这也是闭关锁国的原因之一。而观点,却有,现今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某些特点。例如:引进技术、购买机器等。这对于封建社会下的思想来说,不仅仅是跨时代的,更是真知灼见的。
3.思想上:魏源本身是“新思想的萌发”的先驱者。如果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那么魏源就是将这看世界并记录的人。在思想领域的本身历史课本上更为详细、严谨。

问题三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先秦)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

意思就是,夏商周三代以前,就是尧舜时期,“姓”和“氏”是分开的,男人称“氏”,而且“氏”是贵族才有的,用来别贵贱,富人有“氏”,而穷人没有“氏”。女人称“姓”,姓是用来别婚姻,同姓的不能通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