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有什么区别

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专业的区别

如果你不想当老师,就没什么影响,师范类专业与非师范专业上课的内容没什么大区别,前者就多了点怎么教书,非师范也可以选这些可来上的。
但如果非师范生以后想做公办老师,就要毕业后自己去考个教师资格证出来,第二年再去教育局考公办老师的招聘。
而师范类毕业时学校就会马上发给教师资格证,他们就可以直接去教育局考公办老师了。
但非师范在校就一定要开始准备了,要先考出三个证件才能在毕业后去考教师资格证。
一、普通话。一般专业二级乙等即81分,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的普通话要求是二级甲等,即87分以上,(学校一年可以考两次:
二、三、教育学,心理学。这也是一年两次,我们是大三时四月份考的,书会满早给的,过3、4个月才考,你有充分的看书时间,就一个要求,拼命的背,当年我们寝室背了20多天,(大三课少点的)全部通过,而有些没怎么认真的人,通常会当掉一门或是全军覆没,还得重头再来,所以还是一次努力吧。
在有了这三个合格证书,你一毕业就可以带着毕业证去当地教育局考教师资格证了,考高中初中随你,都过两关——备课与试讲,要把它们的课文看过(大四时就可以随便翻翻了),准备好如何上这篇文章。
考试时,在不与外界接触情况下,给你白纸,规定时间写好完整的教案(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方法、过程、板书设计等),再去指点教室,无学生对三四个考官老师试讲20分钟左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8
师范类毕业后就业主要是从事教育工作,非师范则是从事其他工作。
师范大学在我国的设置历史最为悠久,传统意义上的“师范大学”,主要是指培养各类师资力量的高等院校,但就现代意义来讲,“师范大学”不仅担负着培养高水平的师资使命,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更被赋予了一种全新意义的综合性人才培养基地的标识,师范大学正由过去比较单一的培养文、理、工、教人才向更为全面的综合性大学拓展。师范大学是最接近教育本质的大学。截至2014年全国共有师范类高等院校143所。
第2个回答  2020-12-25

现在任何综合类大学毕业的学生,都可以考取教师资格证。那非师范学校也可以称之为综合大学与师范大学在培训老师上有什么差别?

第3个回答  2020-06-20
师范类就是毕业之后要当教师的,非师范的就不是的。主要是针对师范大学的,因为现在的师范大学很多都是综合类的,因此分为师范和非师范的。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1
师范类专业免收培养费,非师范类专业收培养费。办学水平同专业没有差别,在教学上一视同仁。华师的经济学不差,你可以考虑。师范专业一般毕业后都在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工作,跳槽难;非师范专业就业面宽,容易择业和创业。华为公司有位高层白领就是华师早年毕业生,很有经济头脑。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