埤城镇的文化旅游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1

去过九寨沟的人肯定为其山清、水美的人间仙境所折服,埤城的上湾虽不能比拟人间仙境的九寨沟,但却也是繁华尘世中的一块世外桃源。这里的山水一尘不染,有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和静谧,置身其中能感受到抛开一切红尘俗事的轻松和惬意。
上湾的山像是英俊挺拔的小伙子,郁郁葱葱,生机盎然。上湾山属于山冈丘陵,绵延的宝塔山等低山岗峦,位于122省道沿线和镇西北部腹地。山上植被繁茂,四季常绿,遍布各类生态树种,产毛竹、凤尾草 、长生草、映山红、登青树。观赏林木有棕榈、桂花、栀子花、杜鹃、香樟、银杏、黑松等。还有金银藤、野葡、山栀、凤凰草、枸杞等药草。其他植物种类有板栗、马尾松、国外松、女贞、杉木、冬青、圆柏、旱柳、枇杷等。还有多种鸟类和动物在内繁衍栖息,整个上湾山是山峦连绵。茶园碧翠茫茫,毛竹绿荫茫茫,林木蜿蜒幽深,白鹭成群栖息,蝉噪鸟鸣,林静山幽,自然风光这边独好 。
上湾的水是空灵恬静的处子,清澈见底,幽雅脱俗。上湾水美,美在水中水杉,水中三片水杉,犹如绿峰傲立,挺拔秀丽。水面如镜,山影、树影、霞光叠翠,宛如片片翡翠。青山似绣,碧水如绸,白云游移,蓝天作幕,万鸟嬉林,风光旖旎,好一幅天然图画。 位于丹阳市的东北方向约三十五里、埤城镇镇西南二公里处坐落着丹阳最高峰水晶山,海拔166.1米,古名彭山。水晶山岗峦绵延、泉石幽胜,植被繁茂,令人心旷神怡,是一块富庶的风水宝地。
在经山之南坡,晋咸康年间佛陀尊者创立寺庙,传说,有一位的高僧曾在这里讲诵经文,因此水晶山又名“经山”。该寺庙亦名经山寺。唐代的时候重新修建。宋治平二年,赐额‘崇教’”,故又称“崇教寺”。经山寺有1600多年的历史,地处优美的山林之中,三面环山,四周古木参天。但闻鸟语鸣,不见人语声。是六朝时的江南名刹。明清时,这里既是佛教圣地,又是地方的名胜景区。历代人们包括帝王均到此朝拜和游览,并留下许多赞美的诗篇。如清代王煦的《经山》:“万壑松风泻翠微,禅林深锁白云围……”;“连云栈削似蚕丛,小剑门开一线通……”。崇教寺有菩提井、方竹林、衲衣石、晋杏、金牛洞、仙人石、牛鼻泉和讲经台(雨花台)8景,史称“经山八景” ,每一处景物都有其绝妙之处和美丽的传说,是人们游览的风景胜地。山上因有金牛洞,所以水晶山又称金牛山,或金山。 位于崇教寺的天井内。井水清冽,深达数丈。原井旁有菩提树,高耸入云,枝叶茂盛,所结果实,寺僧与善男信女均采集作念珠。因为树在井旁,故此井称菩提井。井壁泉水终年滴落,发出叮咚之声,清脆悦耳,犹如琵琶弹奏,故此井又称琵琶井。
清诗人吉钟颖有诗云:“松声花影梵王宫,香积菩提济不穷。” 寒冬腊月天,走在埤城的大街小巷上,常常会闻到阵阵扑鼻的浓香,熟悉的人都知道,这是羊肉的香味。每当秋冬季节,吃羊肉、喝羊汤是埤城人的一大美食时尚,大饭店、路边小摊纷纷推出自己的羊宴:红烧的羊肉,清炒的羊杂,泡着京江脐的羊汤……吸引来无数食客大开“羊”荤。东乡羊肉盛产于镇江市丹徒区的大路镇、姚桥镇以及大港一带。这一带因地处镇江市的东部,故名“东乡”。而埤城也在镇江城市的东边 ,紧临大路镇和大港,再加上埤城镇境内多半是丘陵,山草丰富茂盛,是养殖山羊的好地方。所以东乡羊肉 也是埤城的一大地方美食。
传统意义上的东乡羊肉是红烧羊肉,其肉质细嫩,肥而不腻,可以养胃补虚。东乡羊肉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选料严格,佐料要齐全,火候要得当。在选料上一般以带皮的羊肉为上品,先将整爿的羊肉断成大块,放入锅内,加足清水,除了放入常用的葱、酒、姜、桂皮、八角等佐料外,还要加上切成条块的白萝卜。然后以武火滚三滚,撇去浮沫,再用文火久焖,直至烂熟。此时再将羊肉捞出,拆去羊骨,将肉切成块状,配以各种调味品并重加冰糖入锅红烧,火功到家,撒上适量鲜嫩碧绿的大蒜叶即可起锅入盘。观其色,红润鲜亮;闻其味,香倒四座;品其肉,入口肥而不腻,酥香甜醇,味美无比,令人不愿停筷。用丹阳话说,此时真是“打嘴巴也不丢”呢。吃了这东乡羊肉,即使是三九严冬,身上也仿佛添了件皮袄,浑身暖和舒畅,埤城东乡羊肉,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冬令食品。
因为主料选用的是当年的本地山羊,而这些山羊又是吃田边、堤岸、山丘上的青草长大,所以东乡羊肉又堪称“绿色食品”。随着人们饮食口味的变化和羊肉经营的发展,如今东乡羊肉不仅在烹制方法上有所优化,而且在菜系内容上有所拓展,“东乡羊肉”已从最初的红烧羊肉发展到今天的全羊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