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主,郡主各是什么品级

好像听说县主是二级的?那郡主呢?还有什么主什么主的?

公主的品位

“金枝玉叶”大部分是指细皮嫩肉的女儿傲慢女人。 这句话很适用于所有的朝姬。 他们从小就是天女贵胄,有着尊贵的身份。

公主的称呼来源于她们结婚了。

古代帝王的女儿出嫁时一般有公候,因此帝王的女儿被称为公主。

与帝王同宗诸侯的女儿结婚时,一般由所在地的郡主持,所以被称为郡主、县主。

公主一般是皇帝的女儿,但在一些王朝中,王爷的女儿也被称为元朝那样的公主。

长公主是指皇帝的姐妹。 比如李世民的姐姐叫平阳长公主。 这个长公主很厉害。 另外,他是史上唯一一位在军礼中埋葬的女性名将。

郡主是郡姬的缩写,东汉、魏晋南朝、隋朝等王朝是公主的最高等级,在唐朝是皇太子的女儿的专业名称,唐后郡主是指王爷的女儿,在清朝郡主是最高等级的王爷的女儿。

县主是县公主的缩写,在东汉、魏晋南朝、隋朝等王朝中等级低于公主公主,后来没有这个称呼。 后来,女真人造金,县公主指皇帝的女儿,县主指王爷的女儿。

王莽改建时,皇帝的女儿也被称为室主,但只在王莽时期出现。

西汉初年,诸王的女儿被称为翁主,但东汉后,这个称呼消失了。

我们发现郡主完全大于县主,平宁郡主是襄阳侯的独生女,皇后收她为嫂子。 所以,是皇帝的养女。 本来不应该以她的身份是郡主,襄阳侯是皇帝的心腹,她是独生女,从小在宫中长大,和皇后的关系不一般,所以可能是特封的郡主。

嘉成县主是邛王的女儿,邕王是皇帝的同宗,当时是继任者的候选人之一,很多势力倒在邛王身上,大部分手都有撑天的迹象。

也就是说,平宁郡主虽然身份尊贵,但不仅与皇后关系好,而且齐国公府的公爵身份被软禁之夜,她第一时间进宫求皇后,王室完全没空,平宁郡主只能失望地回去。

在古代,女性总是美丽的象征之一,甚至邀请她们安徒生也非常精致。

知否21话中,齐衡当天很高兴地认为平宁郡主答应和明兰结婚,要去婚事。 到了盛家,他高兴地对盛老妇女说“慈安”,对王若弗和母亲说“懿安”,最后说“给妹妹们化妆安”。

即使我们知道与否,这些话还有什么呢,比如女孩们对祖母说“金安”,对母亲说“淑安”等等?

原来如此,这些都是很棒的祝福语。

以前需要对长辈使用尊敬和敬语。 例如,如下所示。

“金安”、“康安”、“颐和园”、“崇安”、“钧安”等都是祝福老年人健康、长寿、平安。

平时向父母问好,父母也被称为高堂,所以像父母这样的长辈可以使用“堂安”这样的祝福语,表示对父母的孝顺和祝福。

对待老师的是通过说教解决混乱的人,可以使用的是。

“尘安”、“教安”这两个词,不仅表达了对老师的尊敬,也表达了他对刻苦教书育人高尚品格的肯定。

夫妇之间是最熟悉的人,但也有见面时打招呼的话。

“俣安”、“双安”表达了夫妇夫妻关系的深度和湿润的美好感情。

对于年长的女性,对于年长的女性,如下称呼。

“慈安”“坤安”“懿安”“淑安”都是尊敬的称呼,也是对对方的赞扬,赞扬对方的慈爱、温柔和贤淑。

处理平平代女性的平平代女性通常使用的是:

“化妆安”、“玉安”这些称呼没有严肃的味道,就像我们普通女孩之间的问候一样,比如下面这样。

“今天的化妆真漂亮啊”“脸色真好啊”“又瘦了啊”。

对待后辈的女性通常用于对待后辈的女性如下。

“闺安”。 当然,如果是长大后的亭亭玉立,也会使用“化妆安”和“玉安”。

以上是见面时对对方的尊重和期待。 遇到大节日的时候也有不同的寒暄语。 例如,新年的时候,称为恭贺年禧、恭贺新年或“岁安”。

此外,应时的话还有“春安”、“夏安”、“秋安”、“冬安”等词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8

郡主比县主品级高,比如唐代太子女儿封郡主,视从一品,亲王女儿封县主,视正二品,比郡主低一个品级;明清时期亲王的女儿封郡主、郡王的女儿封县主。

秦汉之前,诸侯的女儿都称作公主,汉朝开始,公主成为皇帝女儿的专称,诸侯王的女儿称为翁主。后汉的公主一般是县公主,因封号都是县名,如光武帝的女儿舞阳公主、涅阳公主等,舞阳、涅阳都是县名;晋朝的公主则是郡公主,封号是郡名,如晋武帝的女儿平阳公主。这样郡公主、县公主可简称为郡主、县主,即郡主、县主都是皇帝的女儿。

唐朝则将郡主、县主之称谓与公主区分开,太子之女封郡主,视从一品,亲王女儿封县主,视正二品,而公主则是正一品。唐朝的郡主、县主出嫁后有封户,唐玄宗就赐给襄乐县主实封100户,武则天时期曾赐给武姓县主封户。唐朝后期,因为藩镇割据、内乱等原因,朝廷实控土地缩小,难以满足贵族的实封,所以供给钱财。贞元中规定:郡主婿检校四品京官,户部月给俸钱30千文,每年给米120石,县主婿检校物品京官,户部月给俸钱20千文,每年给米100石,如果是正式做官则按照官员俸禄发放;郡、县主夫婿如果停官,郡主每季给钱70千文,县主给钱50千文,夫婿死后也依次照办。后来又改成无论夫婿是否为官,郡主每季给钱100千文,县主给钱70千文。

宋朝和唐朝制度变化不大,徽宗时期,曾改公主为“帝姬”,郡主为“宗姬”,县主为“族姬”,从新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皇族关系的远近。

明代亲王的女儿封郡主,郡王的女儿封县主。清朝沿袭明制略有改变,亲王嫡福晋所生之女称郡主,侧福晋所生之女称郡君;世子及郡王嫡福晋所生之女为县主,侧福晋所生之女为县君;不过,在《清稗类钞》中则记载:“亲王之女称郡主,郡王及贝子、贝勒、辅国公之女称县主。然除公主外,虽有郡主、县主资格,如未奉有正式封号者,皆统称格格。”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2
  历朝历代不太一样啊,唐朝为例:
贵淑贤德四妃,公主,郡主,王妃正一品;妃,县主正二品
  皇族女子的封号。东汉帝女皆封县公主。隋唐以来,诸王之女,亦封县主。明、清郡王女封县主。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官制》:“赵普以元勋诸女封郡主,高怀德二女特封县主。”明胡侍《真珠船·公主翁主》:“今制:亲王女曰郡主,郡王女曰县主。”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一:“郡王女为多罗格格,汉文称县主。”吴晗《朱元璋传》第八章一:“帝女封公主,亲王女封郡主,郡王女封县主。”
第3个回答  2015-05-04
1、县主、郡主是爵位,非官职。
2、县主:皇族女子的封号。东汉帝女皆封县公主。隋唐以来,诸王之女,亦封县主。明、清郡王女封县主。
3、郡主:始于晋,时皇女封为公主,并以郡为封邑,因此称郡公主或简称郡主。但自晋朝以后,郡主成为独立的称呼,郡公主不得再简称为郡主。唐制太子之女为郡主。宋沿唐制,而宗室女亦得封郡主。明清均以亲王之女为郡主,郡王女封县主。
4、还有公主(皇帝的女儿),翁主(为刘姓诸侯王女的位号,仅见于西汉)。
第4个回答  2014-11-01
不是的,郡主和县主是爵位,而非官职。汉朝时县主就是指以县为名的公主而到后来才演变成郡王之女的封号。而郡主的话,一开始是也是指公主,到了唐宋时期变为皇太子之女的封号,而宗室女亦得封郡主。在中国,爵位是依附于官职的,所以像郡主,县主之类的等级分化很模糊,并没有专门说郡主比县主大什么的,县主见到郡主要请安什么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