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创优品化妆品怎么样

名创优品,日本十元店,化妆品像洗面奶,水,乳液,还有彩妆 粉饼,散粉,BB霜, 唇彩,眼影,眉粉,眼线笔,眼线液,睫毛膏,口红,腮红等等都是十元一件,这么便宜的化妆品使用对脸有没有伤害啊?

为何贵?暴利吗?怎么破?这系列问题一度缠绕着笔者。后经深入调查发现林辰女士提出的化妆品50倍暴利黑幕稍有偏颇,真实成本结构数据显示化妆品并不暴利。其片面强调了化妆品在产品成本的2%,忽视了广告、销售、物流、包装、关税等约占88%成本,这种抽出个别成本与售价作简单对比得出的结论站不住脚。如扣除上述全链总成本,那瓶780元迪奥花漾甜心香水品牌商纯利不足78元,不足10%,无法坐实其第一暴利之恶名。
可问题又来了?既非暴利,缘何如此之贵?笔者深究其因,中国化妆品居高不下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四点。
第一,美妆基础需求庞大,定价狮子开大口,消费者被抢钱。“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类对美化自身的化妆品,自古以来就有不断的追求。21世纪的中国,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层次逐步上升,日常生活开支,已不再满足于吃、穿、住、行,更加关注的是自己的形象,特别是年轻一代女性甚至男性对唇部和眼部基础妆的需求日益攀升且基数庞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披露,2014年中国化妆品消费高达1825亿元,占世界8.8%,仅次于美国。更为突出的是中国化妆品市场不仅基数庞大且增长迅速,相关专家证实自2011年起中国化妆品市场正以50%的速度逐年稳健攀升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因此在中国市场只要稍有点知名度的化妆品就不愁销路,均敢任性狮子开大口,高价格盘剥消费者。
第二,乱花钱,胡编滥造概念砸广告,消费者被摊派。当前的中国化妆品市场是极其不成熟市场,品牌商要打开市场唯一途径是无节制无底线的广告投入。其实品牌商如此疯狂的广告行为实为无奈之举,能否进入优秀销售渠道甚至能否被消费者快速接受均取决于广告数量而非其过硬的产品本身。正基于此,化妆品市场才会本末倒置,重营销轻产品,催生了种类繁多的胡编滥造概念,杜撰这个水那个膏的神奇功效,本该属于产品本身的成本挪用至争夺各种“标王”。例如韩后亿元竞价广州塔塔身广告等不理智行为被消费者调侃为“抹在脸上的都是广告”。羊毛出在羊身上,消费者支付的化妆品高价很大部分在摊销着广告费用,品牌商和消费者无一落得好处。
第三,过度包装致使成本浪费,消费者被拔毛。牛逼的背后都是苦逼,目前中国化妆品市场利润绝大部分是由雅诗兰黛、兰寇、欧莱雅、香奈儿等“洋品牌”以25%份额瓜分国内市场75%利润。何以如此?皆因这些“洋品牌”均有市场定价权,对经销商和零售商进行较为严格的价格控制,一旦零售商“违约”私自降价就会被剔除出供货体系。国产品牌为了争夺市场定价权,常走重包装轻技术的路子,投血本搞些不切实际的过度包装扭曲和挤压了在产品研发、用料、生产和品控等预算比重,产品虚有其表,消费者再被拔毛。
第四,超长供应链徒增层级成本,消费者被放血。中国市场化妆品供应链冗长困局难解,即使近年兴起的聚美优品等化妆品垂直电商也不能真正撼动中国市场化妆品高价格现实。中国化妆品市场传统批发零售层级间成本消化和毛利提留等致使零售价格高企,消费者被逼支付巨额的流通成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21-01-05
建议还是不要图便宜的好,毕竟是用在脸上的东西,护肤品都是化学成分,多多少少都会有伤害的,尤其是彩妆,只不过好的护肤品对皮肤伤害相对小一些,一分价钱一分货吧~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帮助~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