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长与董事长的区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1、董事长是社团法人的法定代表,而理事长为财团法人的法定代表。

2、在大陆法系的民法中,按照是否由成员设立,将法人分为两种;一种称社团法人,它是由自然人和法人作为成员通过订立合同成立的法人组织,例如 ,有限公司或者股份公司。这种法人组织的经营决策机构叫董事会,董事会的主席称董事长,董事长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对内对外代表公司法人,他的行为可以对抗第三人,我国公司法采用这种立法例,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应设立董事会和董事长。

3、另外一种法人称为财团法人,它不是由成员依合同设立的, 它是由自然人生前的损助行为和遗嘱行为而设立的,例如诺贝尔在生前就有遗嘱,他要将九百万美元成立一个基金会,由基金会来管理他的遗产,并将管理过程中的收益来奖励世界各国的杰出人才。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设立的法人就叫财团法人。民法中将财团法人的经营管理机构称为理事会,理事会的主席称为理事长,我国基金会条例也规定理事长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这就形成了社团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为董事长,财团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叫理事长。

扩展资料

董事长是公司董事会的领导,公司的最高领导者。其职责具有组织、协调、代表的性质。董事长的权力在董事会职责范围之内,不管理公司的具体业务,一般也不进行个人决策,只在董事会开会或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开会时才享有与其他董事同等的投票权。CEO的权力都来源于他,只有他拥有召开董事会,罢免CEO等最高权力,他掌握行政权力。

董事长可以随时解除任何人的职务,除了董事和监事,因为董事和监事不是公司雇员,而是公司的主人和仲裁人。还带领企业做出正确的战略战策,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

理事长,通常是指一个“人民团体”或“非营利组织”的“协会”名义或实质上的领导者,以台湾地区来说,一个协会至少需要选出九位理事,再从九位理事中选出理事长。理事长对内统整会务,对外代表协会。另外,许多协会的公文往返,都需要理事长盖章。

理事长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合法经营。密切注意市场动态准确进行本社的经营策划,掌握企业发展目标及方向。科学公正,恪尽职守,合理勤政,廉洁自律。行使以下职责:

1.主持本社的生产经营工作,组织实施理事会决议;

2.组织实施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3.拟订经营管理制度;

4.提请聘任或者解聘财务会计人员和其他经营管理人员;

5.聘任或者解聘除应由理事会聘任或者解聘之外的经营管理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

6.本社理事长或者理事可以兼任经理;

7.制定企业发展目标,确定企业发展方向,进行企业策划。 审批企业的重大事项。

8.按时组织召开例会、月总结会、半年总结会和年终总结会。

9.审核批准会议决议。监督检查各部门工作标准的实施情况。

10.审核批准财务报表。审核批准资金走向,资金用途。

11组织本社社员的专业技术培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理事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2

董事长是公司领导者,理事长是民间团体的领导者。

董事长和理事长区别:

    董事长是公司或机构的最高管理者,由董事会选举产生,为公司利益的最高代表,领导董事会。

    理事长主持本社的生产经营工作,组织实施理事会决议。

    董事长可以随时解除任何人的职务,除了董事和监事。

    理事长提请聘任或者解聘财务会计人员和其他经营管理人员;聘任或者解聘除应由理事会聘任或者解聘之外的经营管理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

扩展资料:

董事长,指的是一家公司的最高领导者,统领董事会。董事长也是董事之一,由董事会选出,其代表董事会领导公司的方向与策略。

理事长,通常是指一个“人民团体”或“非营利组织”的“协会”名义或实质上的领导者,以台湾地区来说,一个协会至少需要选出九位理事,再从九位理事中选出理事长。理事长对内统整会务,对外代表协会。另外,许多协会的公文往返,都需要理事长盖章。以台湾的人民团体法而例,理事长是“无给职”。但工会的理事长不再此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8

1、岗位不同:理事长通常是指一个“人民团体”或“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的“协会”名义或实质上的领导者。董事长(又被翻译成董事会主席),指的是一家公司的最高领导者,统领董事会。

2、职责不同:理事长对内统整会务,对外代表协会。董事长是公司或机构的最高管理者,由董事会选举产生,为公司利益的最高代表,领导董事会。

3、选举方式不同:以台湾地区来说,一个协会至少需要选出九位理事,再从九位理事中选出理事长。董事长是董事之一,由董事会选出,为公司利益的最高代表,领导董事会。

扩展资料:

董事长类别:

1、超越型

他更像一个投资商,他要求的是CEO及其团队能够交出他们承诺的经营目标,他当然在盘算经营目标与他的控制力的时候有不少算计,但他已经脱出了操盘的需要,而不会介入具体的操盘运作,他甚至在公司的运作不是非常符合他的个人偏好但是依然不危及其重大的股东利益的时候保持沉静。

2、指导型

他只在开董事会的时候是领导,而在其他时候更象一个管理导师,他不直接介入提倡运行,但是他在自己的认识角度与高度上经常提出自己的意见,除了在做董事会决策的时候,在其他时候董事长的意见也是仅仅供最高经营团队参考的意思,而对于一般管理团队与员工来说,董事长更象精神领袖与文化符号。

3、分工型

在董事长与CEO之间或者更多的高层管理之间按照各自的长处进行分工,在分工的范围内各自尊重预先设定的职权,但董事长保留或者不保留多于CEO与其他管理者的指导权。

4、全权型

超级CEO,在他的面前CEO与其他高层管理者只是一个临时分工设置,所有人的工作职责受限于董事长的意思变化,高层管理者缺乏应有的权威,董事长也挺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理事长 百度百科:董事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6

这就好比一个大家庭。

董事长就是一家之长;理事长就是协调家庭各种关系的。

从大的方面来说:
理事长:是理事会的召集人,公司股东之间的协调人。
董事长:是责任股份制公司董事会的最高首长,也是公司的最大股东.更是公司最高权利决策者。

拓展知识:

1、董事长

董事长是公司或机构的最高管理者,由董事会选举产生,为公司利益的最高代表,领导董事会。

直接上级:董事会

下属岗位:总经理(首席执行官、总裁)

岗位性质:是公司的法人代表和重大事项的决策人

2、理事长

理事:代表团体行使职权并处理事务的人员。

理事长为该类人员的代表者或是该类组织的领导者。

理事长在日本动漫中也包含校长,校管理员一类意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1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2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4-08-27
理事长是民间的,董事长是企业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