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七年级下期末各科复习资料

跪求浙教版七年级下期末科学复习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语文复习资料
外研版新目标七年级下期末英语复习资料
湘教版七年级下期末思想品德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末历史与社会资料

七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 应放在第一大段“百草园”。即作家抓住特点写景和写景中确切使用形容词、动词这一部分。只有深刻体味到在“百草园”这个自由广阔的天地里能够享受到无穷乐趣这一点,才能进一步理解“三味书屋”单调、沉闷、枯燥的生活是怎样束缚和摧残着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的。
2. 弄懂插叙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特别是理解插叙后的一段议论的含义。
正确理解鲁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态度。
3.确凿 záo 菜畦qí 蟋蟀 shuaì 缠络 竹筛shāi 觅食m 渊博yuān bó
鼎沸 dǐngfèi 绣像 xi ù 锡箔bó 签赏jiàn shǎng脑髓nǎo suǐ 蝉锐chán tuì .秕谷bǐ gǔ 锡箔xī bó 倜傥tì tǎng拗ǎo
4.人迹罕至(稀少) 人声鼎沸(水开) .拗过去(ǎo用力弯曲) 攒成小球(cuán凑在一块)高枕而卧(wò睡).总而言之(yán说)无处觅食(mì寻找)
5.第一部分(1—8段):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又可分四层。
一层(1段):总的介绍百草园情况。点出是“我的乐园”,充满留恋之情。
二层(2段):写热天百草园充满无限乐趣。
三层(3—6段):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及“我”的感慨。
四层(7—8段):写冬天百草园雪地捕鸟的乐趣。
第二部分(9段—结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可分五层。
一层(9段):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二层(10—11段):写入学的情形。介绍了书屋和先生。
三层(12—16段)写不准提课外的问题。
四层(17—20段):写不准去后园玩。
五层(21—24段):写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画画儿。
些,但还是有的。
6一我在百草园的快乐生活("乐园"的乐趣)
不必说 (碧绿)菜畦 (光滑)石井栏 静景 低 春季
整体概貌(略写) { (高大)皂荚树 (紫红)桑椹 ↓ ↓
也不必说 鸣蝉(长吟) (肥胖)黄蜂(伏) 动景 高 夏季
↓↓ (轻捷)叫天子(直窜)
油蛉(低唱) 蟋蟀(弹琴) 动景 高 秋季
分写局部(详写) { 单是……就 蜈蚣、斑蝥(喷烟) ↓ ↓
木莲果实(莲房般) 静景 低
何首乌根(拥肿) 覆盆子(小珊瑚珠)(又酸又甜)

7.雪地捕鸟: 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 冬季
神秘色彩:美女蛇的故事(联想)
——热爱自由快乐生活,热爱大自然
8.三味书屋的生活
学习环境: 呆板 (黑油竹门,匾,画)
学习生活: 单调枯燥:{(正面描写)教学内容单调难明,只读书,习字,对课,古书难明
{ 教学方法死板,发问遭禁止,要打戒尺,罚跪
{(侧面描写)折花、寻蝉蜕,做戏,画画儿,喂蚂蚁。
教书先生:方正、质朴、博学、严格中有和蔼、开明的一面
——好学、追求探索知识,封建教育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

9.状物:1抓住特点,符合儿童心理 2多角度写景 3融情入景 4状物有序,条理分明
叙事:准确、生动、简洁
写人:客观、带有感情。
2.爸爸的花儿落了
1.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2.“花”在全文结构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爸爸表面上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
2. 鼓励孩子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3.很重感情,他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
4.文章题目为“爸爸的花儿落了”,与题目相映,文章也多处写到花,如开头由衣襟上的夹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结尾用“垂落的夹竹桃”回应前文,点出爸爸已不在人间,可以看出“花”是作为线索贯穿小说始末的。表达了作者失去父亲的痛楚与无奈,同时又深深眷念的感情 这篇文章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题,一方面指爸爸种的夹竹桃凋谢了,另一方面则点出了爸爸的离开人世
3.丑小鸭
1、注音:讪笑 吐绶鸡 灯芯 草 铰链 迸出
听写:沼泽地 嫉妒 木屐 飕飕 讪笑
释义:排挤 来势汹汹 弥漫
2、全文写了丑小鸭在哪几个地方的流浪生活? 请分别找出来--(明结构)
沼泽地--老太婆--灌木林里---老农家---花园里
3、并简要概括它在各个地方所发生的故事。大家是怎样对待它的?丑小鸭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生活的?请联系具体的语句来回答。--(知内容)
沼泽地:( 同情、 歧视)
老太婆家:(被嘲笑)
灌木林里:(向往美与幸福)
老农家:(被追打)
花园里:(被赞美)
4、找出童话中的若干人物(动物)形象,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启发:看到了仁爱的农夫,是他在冰天雪地里救回了丑小鸭,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善良仁慈乐意帮 助别人的人。 (可悲的、可笑的、可鄙的、美丽的……可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认识猫绅士与鸡太太)
5、你知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原因是什么吗? A、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才好。
B、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在冬天里受苦要好得多
C、只要你是一只天鹅,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D、他到非常难为情,.....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也不会骄傲的
有人说,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它是自己追求和努力的结果;有人说,他如果不被善良而又软弱的鸭妈妈赶走,就是最初生活的地方,也会变成白天鹅。你同意哪种看法呢?
6、丑小鸭之所以“丑“,是用鸭氏家族的审美标准来评价的;之所以在猫绅士和鸡太太眼里是无能的,也是用猫族及鸡族的能力标准来衡量的。所以人们永远也不可能承认它的美丽。
7、丑小鸭如果不离开老太婆家,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从而在灌木林中认识白天鹅的话,他永远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六、丑小鸭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1、能够勇敢地离开那个让他饱受欺凌的出生之地,走向一个未知的世界。
8、能够舍弃所谓的温暖舒适的生活,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9、它对自己的认识发现过程说明,没有对美好境界、理想生活的追求,不经历那么多的磨练,就不会发现自己其实也可以成为生活的一个奇迹。
10、在我们的现实 生活中,也有许多丑小鸭, 他们经过自己的拼搏奋斗,最后也成为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丑小鸭 ------------ 白天鹅
要有一颗 好的心:善良、宽厚、有理想、
勇敢地追求美与幸福
12、丑小鸭告诉我们:
成为“白天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高贵的灵魂。
命运无轨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自己。
在拼搏中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原来也可以变成“白天鹅“

4.5.6略
7.最后一课
1.婉转:这里指鸟声抑扬动听 踱来踱去:慢步行走。 诧异:觉得十分奇怪。
哽住:声气阻塞。 思量:想念;记挂。这里指考虑。 惨白:形容景色暗淡。
2.引导学生理清本文脉络,把握本文结构。依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本文可分几部分?
本文写了阿尔萨斯某一小镇上接到不准再教法语的通知后,当地人民深感亡国的痛苦,在小学校里上最后一次法语课的情景。全文分四段:第一段(1-6节)上学路上;第二段(7-10节)上课之前;第三段(11-23节)上课经过;第四段(24-29节)宣布散学。
3.读讲第1-23节,小弗郎士上学路上的见闻;韩麦尔先生的语言、行动描写;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及感情变化。
4.学生朗读1-6节,引导学生注意思考“我”在上学路上所见所闻。
5.①写了上学途中的情景,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②普鲁士士兵操练和两年来一直有坏消息,这就巧妙地暗示了时代背景。
③许多人围观新的布告,但究竟出了什么事却未直接写出;这使读者产生悬念,吸引读者急于读下去。
6.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这一部分通过对比写了教室不平常的严肃气氛。这气氛使小弗郎士吃惊,也引起读者的疑问,引人入胜,使小说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同时,也告诉读者,人们对最后一课多么重视,为下文作了必要的准备。
7.韩麦尔先生讲话中用了两个“最后”,你觉得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韩麦尔先生讲话的态度“又柔和又严肃”,对谁柔和,为什么严肃?
8.小弗郎士心情变化:愤激——难过——懊悔——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对老师的爱戴。
9.韩麦尔身为法国人,却不能教法语,被无辜赶走,令人痛心。小弗郎士对老师深切地敬爱,同时还掺杂着共同的遭遇互相同情等复杂的感情。
10.① 为什么说“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
②“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③为什么小弗郎士今天听讲会全都懂,感到挺容易?
11. 明天永远没完,拖的结果是连祖国的语言都还不会说,却已经失去了学习祖国语言的权利。表现了十分痛苦的心情。
12. 如果牢记祖国语言,就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就会激发爱国心和对敌人斗争的意志,不会忘记恢复国土,争取自由,所以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13.小弗郎士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自觉地努力学习,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该学的祖国语言都学好。
14.课文中“忽然”一词在这里说明了什么?②课文中“我——我——”两个破折号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读?③怎样理解“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和写出的“法兰西万岁”?这两个字的含义是什么?
说明大家感觉这最后一堂课过得非常快,不知不觉到时间了。②从语言形式上看,两个破折号表示哽住了,说不下去。应以悲愤的感情拖长。从内容看,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心情悲痛,百感交集的复杂心情。③在最后分手时有很多话要讲,但激动得说不出来,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这两个字表示坚信法兰西祖国必胜,让人们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这是韩麦尔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
15.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与感受,表现了法国人民在遭到普鲁士侵略以后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对侵略者的仇恨。
8.强健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1、历史的道路崎岖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冲过去。
2、民族生命的进程就像江河的进程,是曲折坎坷的。
3人类的历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绝壮绝的境界才能感受到冒险的美趣。
4、中华民族的道路崎岖险阻(国运艰难),需要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欣赏到壮美的趣味
5、中华民族国运艰难,需要我们发扬黄河那种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从课文的标题来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要提示两者的关系,你能结合文章,把作者言而未尽的意思说出来吗?————-理解写作目的。
在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的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奉献。
6、你从李大钊先生的文章中感受到他怎样的人格风范?
他的信念、忠诚、追求、勇气、执著、热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7、李大钊先生用他的生命诠释了“雄健的国民”的含义,那就是一种像高山一样巍峨、像黄河一样浩荡一样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
四、带着崇敬的心情齐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磅礴激越的情感。
8、李大钊先生对人生乐趣表述,实际上也是对人生意义的一次庄严的思考。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最有趣味、最有意义的呢?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教师引用李大钊先生的名言,学生朗读并背诵李大钊先生的名言:
人生的目的,在于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远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国际形式来想想,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
9、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伟大的灵魂,总是把自己的身家命运和民族命运国家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人民,把它作为终身的幸福。这些为理想而奋斗的勇士,为了信念而逝去的志士, 把自己的生命铸成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的心里。因为有了他们的牺牲和奋斗,共和国才有今天的繁荣和富强,每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人都应该对自己说:让共和国的明天因为有我而更加强大和美丽! 艰难的国运———一一一“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雄健的精神:勇往直前、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
雄健的国民:勇敢、执著、爱国……
9. 土地的誓言
1.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
“泛滥”原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又引申为“思想、事到处扩散”。细细品味这一词语会觉得十分贴切:作者的心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遏制地四下泛滥奔流,作者那激愤狂放的心情用了“泛滥”来形容,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至于“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要知道,埋葬只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那么,我的欢笑已经死去了吗?是的,昔日在田垄间留下的欢笑曾经是晶莹如露珠般点缀在龚上,散发着迷人的光泽。这样想来,用“埋葬”是不是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呢?
2.他用诗人般的语言塑造了两个颤栗着、愤怒着并且不可阻挡地将要爆发出来的意象一个是大地之心,一个是作者之心。这块广大的“关东大地”因为这些拟人化的描写而有了生命有了情感,于是可以像人一样召唤着我、激励着我为之奋斗、为之牺牲!
10.略
11. 邓稼先
1.第一部分,展示背景。通过列举1898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情况,让读者管窥百年中国的屈辱历史。然而一个世纪后,中国人站起来了,就在这新中国刚刚诞生的早晨,新中国带着从黑暗走出的迷蒙,披着朝阳的霞光,迎来了从海外归来的一位对祖国母亲有拳拳之心的儿子——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述邓稼先的生平。写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对中国核武器设计研究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比较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凸现邓稼先的人品。奥本海默是—位出类拔萃、锋芒毕露、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原子弹工程领导人。邓稼先是一位能力超群、忠厚朴实、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因此,作者说,邓稼先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最有奉献精神的儿子。
第四部分,通过写邓稼先的诚恳周到及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所创造出来的成就,激起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作者为民族而自豪,为稼先而骄傲。
第五部分,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坚定、执著与勇敢。通过回顾学生时代课本中的《吊古战场文》,描绘了沙漠戈壁的荒凉与凄惋,同时也指出了从事这项伟大工作需具备超凡的直觉判断、严谨的逻辑思维、果敢的胆识、坚定的信心,以及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令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以及常常伴有的生命危险。
第六部分,是一首唱给邓稼先的赞歌和挽歌,同时也是一首唱给祖国的颂歌和恋歌。
2.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等于是个帽子。第六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它是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则是重点写出了邓稼先的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中国男儿歌》中的“男儿”一类的人物。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3.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4.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5.“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怎样阐释这两句话?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6.“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7.重点精读
第五部分集中写了邓稼先之所以成为“两弹元勋”,是由于有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以及甘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同时这一部分语言的含金量也最大,有古诗文引用、有排比的运用、有环境描写、有人物的生动事例,也有对邓稼先的心理探求。
8.快速阅读课文,用小圆圈标示出你认为比较精美的词语来,然后按照“我发现……词语用得好,它好在……”的句式组织好语言,然后发言讨论,教师补充完善,归纳出下列词语的妙处:
――我发现“任人宰割”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写出了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压迫而不图反抗的现状,读来让人悲痛、伤心,更为当时中国的处境担忧。
――我发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作者用相当凝练的语言,对邓稼先兢兢业业、不辞辛劳,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光辉一生作了概括性总结,让我们在敬佩中受到了教育。
9.跳读课文,用波浪线标示出你认为美妙的句子或段落来,然后按照“我发现……句子或段落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的句式组织语言,闪亮登场发言。
――我发现“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这一句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句话在本部分的末尾,显得突出、醒目。作者把邓稼先这位科学家放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背景上,运用蒙太奇手法,逐步把邓稼先的特写镜头推到读者面前,形象地表明了对“中国人站起来了”这一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就是邓稼先,指明了核心人物,突出了写作的中心,开启下文。
――我发现“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动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这一句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一句作者运用两个表选择关系的设问句,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引起的感情震荡,它含蓄地告诉读者,作者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更为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语言简练,蕴含丰富。
――我发现“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这两段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两句话分两段陈述,起突出、强调作用,高度赞扬了邓稼先的崇高品质和精神境界。读完这两句,不由得使人在内心深处升起一股敬仰之情。
――我发现“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自己走过的路。这是他的性格和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这一段写得特美妙。它的美妙在于作者直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对邓稼先进行高度的评价。邓稼先把献身祖国的国防事业作为自己终身的奋斗目标和人生追求,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从来没有彷徨、没有矛盾过,至死不渝,无怨无悔,他执著追求、竭力奋斗的辉煌的一生将在历史长河中成为永恒,永不磨灭。这样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他是我们永恒的骄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6-24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
  1.如图所示,盲人在“阅读”盲文时利用了哪种感觉----------------------------------------------( )
  A、视觉
  B、触觉
  C、听觉
  D、嗅觉
  2.小明乘车去金华,为了防止太阳光射入,车内都拉上了窗帘,这时他发现原来在地上不动的一个空易拉罐向前滚去,则此时,汽车
  A、加速向前开 B、匀速运动 C、减速往前开 D、静止
  3.用撬棒撬石头,如图所示,手握在撬棒的未端比握在撬棒的中部要更容易些;这一过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施力物体

  第3题 第4题
  4.小明、小钟一起用鱼叉去抓鱼,在河边,他们看到一小鱼(如图),你认为他们应把鱼叉往哪个方向插下去?-------------------------------------------------------------------------------------------( )
  A、AB B、AC C、AD D、都不对
  5.假设一切物体间的摩擦力都消失了,则下列哪些现象不可能发生----------------------------( )
  A、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汽车无法开动
  B、我们无法手拿钢笔写字
  C、人站在地面上对地面没有压力
  D、可以用一根手指推动火车
  6.刚上完《二力平衡》一节后,同学们对水平桌面上放着的自然科学课本是否受到平衡力产生
  了浓厚的兴趣。为此班上的四位同学还发生了争论,你认为他们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A、甲: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乙: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丙: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丁:书不受到平衡力
  7.右图为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线重叠处a表示------------------------------------------( )
  A、山顶 B、峭壁 C、山脊 D、山谷

  8. 从平面镜里观察到某个标牌号码为“011-018”,则该标牌实际号码为--------------------------( )
  A、110-018 B、810-110 C、018-110 D、011-810
  9.在盆景制作中,为了植物能“枝繁叶茂”,往往要把盆中植物的顶剪掉,这是为了让哪部分更好发育
  A、顶芽 B、侧芽 C、根 D、花
  10.一次野外活动中,假如你身旁的一位老人突然晕倒且呼吸和脉搏都已停止,此时你应采取的措施及原因是---------------------------------------------------------------------------------------------( )
  A、该老人心脏停止跳动,已经死亡,不需救治
  B、该老人呼吸停止,已经死亡,不需救治。
  C、老人没有脉搏且呼吸停止,已经死亡,不需求救
  D、虽然脉搏、呼吸已停止,但不能判断已经死亡,应立即呼救。
  11.下一代植物体的第一个细胞是------------------------------------------------------------------------( )
  A、受精卵 B、精子 C、胚珠 D、卵子
  12.如右图所示为一物体在直线运动过程中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其中甲、乙、丙、丁为四个相等的时间间隔,则在哪一个时间间隔中该物体的平均速度最大?---------------------------- ( )
  A.甲
  B.乙
  C.丙
  D.丁

  13.春暖花开,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脚上裹着厚厚的花粉。蜜蜂的行为,有助于植物的( )
  A、受精 B、种子发芽 C、传粉 D、开花
  14.下列不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是--------------------------------------------------------------------( )
  A、出现第一特征 B、大脑结构和功能发育较快
  C、男子开始出现遗精 D、女子开始出现月经
  15.苹果中种子的数量较多这与下列哪个结构有关--------------------------------------------------( )
  A、花托 B、花柱 C、胚珠 D、子房
  16.小莉同学为了研究水份对大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这个实验设计应当改正的错误是两个花盆-------------------------------------------( )
  花盆 光线情况 温度 水
  甲 向阳处 20℃ 充足
  乙 阴暗处 20℃ 不充足
  A、都应放在向阳处 B、都应当浇给充足的水
  C、温度都应是0℃ D、都应不浇水
  17.下图方框中应画上凸透镜的是:------------------------------------------------------------------------( )

  18.利用老花镜镜片做成像实验时,不能做到--------------------------------------------------------( )
  A、放大的实像 B、放大的虚像
  C、倒立的实像 D、倒立的虚像
  19.碗豆种子的结构中能发育成碗豆幼苗的是---------------------------------------------------------( )
  A、胚乳 B、胚 C、胚芽 D、子叶
  20.一个物体放在斜面上,关于该物体受到的重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21.假如在夏至日正午12:00,小莉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小欣在金华人民广场同时测量一根一米长竹杆的影子,结果最有可能的是----------------------------------------------------------------( )
  A、两地杆影一样长 B、金华的长,北京的短
  C、北京的长,金华的短 D、不一定
  22.小明的家乡刚好在北回归线上,他的家乡一年可以观测到---------------------------------( )
  A、一次太阳直射现象 B、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C、每天都有太阳直射现象 D、没有太阳直射现象
  23.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 )
  A、地球有昼夜半球之分 B、地球上有昼夜交替现象
  C、晨昏线在地球表面自西向东移动 D、地球上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24.我们通常把“海拔高度大,而相对高度小”的地区称为------------------------------------( )
  A、山地 B、高原 C、平原 D、丘陵
  25.小明的生日是9月9日,他想在一年内连续过两个生日,下列哪种做法能实现------( )
  A、在东12区过完9月9日后,再越过日界线到西12区
  B、在西12区过完9月9日后,再越过日界线到东12区
  C、在西12区过完9月8日后,再越过日界线到东12区
  D、在东12区过完9月8日后,再越过日界线到西12区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26.在一次庆典活动中,一只氦气球带着标语竖直静止在空中,若标语质量为3kg,则标语所受的拉力为 N。(g=10N/kg)
  27.在一次野外考察中,一位同学在一峭壁前发现峭壁上的岩石层次分布很
  明显(如右图),这是由于该地方的岩石在内力的作用下,发生 形
  成的。(填“弯曲”或“断裂”)
  28.现在在市场上可买到这样一种观赏植物:把它剪一段插入水中,过几天后就会长出根来,然后移入土壤中就成为一新的植株。这种繁殖方法叫 ,它属于 繁殖。
  29.当一束光线从空中斜射向水面时,光束可能发生反射、 现象,进入水里后,光的传播速度将 (填“不变”、“变小”或“变大”)。
  30.如右图,在真空中做这样一个实验,一束光从S点射向镜面,反射后经过A
  点,问当被反射经过A点时其速度 3×108米/秒(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
  31.一块小木块静止浮于水面上,小木块的重力大小为3牛顿,则水对它的浮力
  大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牛。
  32.放在水平地面上重为5000N的木箱,受到水平向右的100N的推力时,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 N,在木箱下垫上几根圆木后仍然匀速水平向右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在水平方向上木箱受到的合力是 N.
  33.青春期的男生和女生与儿童期比较,其外形上会出现哪些变化?(请各举二例)
  男生:
  女生:
  34.有一根羽毛从空中匀速直线下落,所受阻力为0.0098牛顿,则这根羽毛的质量为 克。
  35.在一堵高墙前,小赵拍了一下手,马上他就听到回声。若他距高墙为170米,当时声速为340米/秒,则拍手后 秒钟他听到回声。
  三、分析说明题(每个2分,共30分)
  36.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直射的纬线称为 。
  (2)这一天的节气是 。
  (3)北半球所处的季节是 。昼夜长短变化现象
  为 。
  37.下面是某位同学写的想象作文中的一段,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写出文中三处错误的地方:
  ……12月22日,我正在复习功课,突然一切摩擦力、空气的阻力都消失了,我脚尖轻轻一点,人就飞上去了。飞呀飞,我来到的北极上空,看到了阳光下雪地中有几只可爱的北极熊在玩耍。再往上飞,我向下一看,发现地球自东向西、顺时针转动……
  错误有:(1)
  (2)
  (3)
  38.亮亮的哥哥在新疆服兵役,一次晚上八点,在金华的亮亮复习完功课准备上床睡觉,这时哥哥从新疆打电话来:“……现在才六点多一点,你怎么这样早就睡觉了?我们才刚吃完饭呢!”亮亮糊涂了:明明是八点多了,怎么哥哥说是六点多呢?请你帮他解释一下原因: 。(4分)

  39、“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这是关于花生的一则谜语。请根据下图回答:
  (1)图中的2将来发育成 ;
  (2)人们实用的花生油主要来自图中的 (填序号);
  (3)图中的1、2、3、4合起来是谜语中的“白胖子”,称为 ,它是新植物的幼体。

  40. 下图中A、B、C为三幅等高线地形图,D、E、F为实际地形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山或高地),请用短线把它们一一对应起来:

  四、实验与探究:(共15分)
  41、如右图甲、乙中,两斜面相同、平面上的材料分别为木板和棉布,一辆小车分别在两斜面同一高 度上自由滑下,然后停在如图的位置上。根据上述的实验现象,请回答:
  ①小车在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停
  下来原因是: 。(2分)
  ②这个实验所研究的目的是
  。(2分)
  ③上述实验中,若平面选取的是理想光滑的材料,
  当小车从斜面滑下,则小车在平面上的运动情况将
  是 。(2分)

  42. 物体从空中下落有快有慢,有人说:下落物体的快慢与物体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下落要快,质量小的物体下落要慢。你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可能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至少写出二个) (2分)
  接下来我们研究一下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质量关系:
  (1)提出问题: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质量有关吗?
  (2)建立假设:质量大的物体下落要比质量小的物体快
  (3)实验验证、收集数据:(小明、小钟分头自已做实验)
  小明左右手各取一个物体,在楼顶一起放手下落……
  (a)在实验中要保持相同的变量有: (2分)
  不相同的变量有: (1分)
  (b)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可用两种方法,本实验中用的方法是:
  (2分)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小明重复做了10次实验,并绘制了折线图(两条曲线分别代表两个物体),从图中

  整体上分析可得结论是: (2分)
  小钟没有动手做实验,而是设想了一个简单的思想实验:设一重物和一轻物同时下落,如果把两物体绑在一起,则会出现两个结论:
  a.重物带轻物,轻物阻碍重物,其下落时间为两物体各自下落时间的中间值;
  b.两物体会在一起比任何单个物体都重,下落时间应比任一单个物体短。
  这两个结论是否矛盾? (1分)
  从小钟的这个思想实验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1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6-13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下学期总复习题(二)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姓 名_________ 班级
一、填空题(33个空)
1、 、 、 排出体外叫做 ;粪便是由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它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 。
2、泌尿系统由 、 、 、 等器官组成,形成尿的器官是 。
3、每个肾包括大约 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 ,它由 、
和 组成。
4、尿的形成过程包括 和 。
5、原尿与血浆相比,其成分没有 。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约 ,尿液约 。
6、人体内排尿不仅起到 的作用,而且对调节 ,维持 ,也有重要作用。
7、要使农作物生长良好,就需要 、 地施肥。农家肥具有 、 、 、 、 等优点。
8、高温堆肥过程中形成的 ,可以杀死 和 。
二、选择题(共6题)
1、肾单位形成的尿液,排到体外的途径依次是:
①膀胱 ②输尿管 ③肾脏 ④尿道
A.③②①④ B. ②③④① C.①②③④ D.④③②①
2、下列哪一项是关于高温堆肥的错误说法( )。
A.可以产生沼气提供能源 B.可以分解人粪尿、禽畜粪尿和秸秆中的有机物
C.能形成高温杀死各种病菌和虫卵 D.高温堆肥是生产农家肥料的重要方式
3、 组成泌尿系统的器官中,形成尿的场所是
A、 肾脏B、输尿管 C、膀胱 D、尿道
4、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却只有1.5升。其生理原因是
A、 小球具有滤过作用 B、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
C膀胱能暂时贮存尿液 D、输尿管具有输送尿液的作用
5、肾小球内流动的液体是:
A、消化液 B、血液 C、原尿 D、尿
6、肾小球是由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的血管球,其中:
A、 入球血管是小动脉,出球血管是小静脉
B、 入球血管是小静脉,出球血管是小动脉
C、 入球血管与出球血管都是小动脉
D、 入球血管与出球血管都是小静脉

三、填图题(共12空)
1、下图是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填出图中所示部位名称。

①是 ;②是 ;③是 ;
④是 ;⑤是 ;⑥是 。
2.下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1)图中①处所指的液体是指 ,与血浆相比,它不具有的物质是 ,而尿液与之相比,不含有的物质是 ,浓度增加物质是 。
(2)图中②处正在发生的生理作用是 ,这个过程是在 中完成的。

答案:
一、填空题
1、 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排遗
2、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肾脏。
3、 100万,肾单位,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4、 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5、 大分子蛋白质。150升,1.5升。
6、 排出废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含量,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
7、 适时,适量。来源广,成本低,养分全,肥效持久,能够改良土壤
8、 高温,病菌,虫卵

英语

http://www.eduzy.org/word/01/95/019580.htm 初一英语复习试题
http://englishabc.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564 初一句型转换20练...
http://wxt.zxxkw.com/Show.asp?SoftID=171529 [全套]初一英语期末考试复习资料http://www.eduzy.org/word/01/95/019580.htm 初一英语复习试题
http://englishabc.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564 初一句型转换20练...
http://wxt.zxxkw.com/Show.asp?SoftID=171529 [全套]初一英语期末考试复习资料http://www.eduzy.org/word/01/95/019580.htm 初一英语复习试题
http://englishabc.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564 初一句型转换20练...
http://wxt.zxxkw.com/Show.asp?SoftID=171529 [全套]初一英语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历史

http://www.edu886.com/Article/jiaoan/qi/200602/157.html 历史
http://www.kj173.com/shiti/ShowSoft.asp?SoftID=4416 历史

数学

http://www.czsxw.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860
数学 http://www.zmkm8.cn/SKBSX/HTML/35434.html
数学

地理

http://www.vvn.cn/soft/26035.htm
生物

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生存的环境构成了生物圈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的生物需要呼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生物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会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做出一定的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外,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地壳内部是不可能有生物存在的
地球上是和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有它的表面一薄层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大气圈的空气有多种气体组成
水圈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江海湖泊
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
生物的生存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生存空间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个大类:非生物因素和0生物因素
当环境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到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的死亡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在自然环境中,各汇总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生物都具有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他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能够眼食物链积累。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
书p27
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由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 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物种类繁多
 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相对来说较少
 海洋生态系统有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动植物种类繁多
 淡水系统有河流、湖泊或池塘等淡水水域和淡水生物组成
 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的条件下形成的,动植物种类繁多
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动植物相对来说较少
 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其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种类相对来说较少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目镜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放大倍数
切片——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从液体的生物材料经涂抹制成
装片——用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得少量材料制成
最外层是一层透明的薄壁,叫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撑细胞的作用
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膜,非常薄,叫细胞膜,保护里面的物体,控制物体进出
植物细胞内有一个近似球状的细胞核
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叫做细胞质。
细胞质理由液泡。在植物体绿色的部分,细胞之内还有叶绿体
植物细胞的各种结构分别具有各自的功能,它们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力
人的细胞和动物的细胞的基本形状和结构一样
人体和动物的各种细胞虽然形态不同,基本结构且是一样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水和糖类都是细胞中的重要物质、
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盐、无机盐、氧等,这类物质叫无机物;一类是分子较大的,一般含有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这类物质是有机物。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叶绿素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遗传信息在细胞核内
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叫做DNA的有机物 呈螺旋状
DNA的分子很长,它可以分为很多片段,每一个片断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片段就叫做基因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
染色体的数量的的恒定对生物的正常的生活和传种接代都是非常重要的
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
细胞分裂时,细胞质分为两份,每份中含有一个细胞核。两个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酸寒的遗传物质也一样
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使受精卵
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上、结构上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
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都属于结缔组织。结缔组织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能够共同完成几种或一种的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人体内有八大系统,它们是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毕鸟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绿色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
在成熟的主物体内,总保留着一部分不分化的细胞,它们始终保持分类能力,这种的细胞群构成的组织,叫分生组织
植物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
生物圈中还有一些生物,它们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不能独立生活,根据它们的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分为三大类: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内的动物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植物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体内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细胞的结构很简单,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体内
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生物圈中的已知的绿色植物,可以分为4大类: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苔藓类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植株一般都很矮小
蕨类植物的根茎叶中都有输导组织。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都是不结种子的
由种子发育成的,这种植物统称为种子植物
种子的表面有一层种皮,里面是胚。胚实际上就是幼小的生命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有的还有胚乳。种皮是幼小的胚得到保护。子叶或胚乳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组织
种子植物之所以更适应陆地环境,成为陆生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的类群,能产生种子的一个重要原因
图p85
松的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保护它的果皮,这样的植物称为裸子植物
种子被包在果实之中,这样的植物成为被子植物
果实有果皮和种子组成
果实可以保护种子免受昆虫的叮咬,以及外界环境中其它不利因素的危害
被子植物裸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在生物圈中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都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
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枝条是芽发育成的。芽中有分生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它是由幼嫩的茎、叶、芽组成的
植株的生长需要的影响物质——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根向下生长,从土壤中吸收水的无机盐;茎向上生长,并向上长出绿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
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含磷和含钾的无机盐。
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花是由花芽发育成的
一朵花是由花托、萼片、花瓣、雌蕊和雄蕊等组成的。雄蕊里面有花粉,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
图p102
花药成熟后会自让裂开,散放出花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胚珠里面有胚细胞,它与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图p102
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实,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

2005-2006七年级生物下册检测题-苏教版 2006-6-15 9:25:46免费
1.人体的血液之所以是红色的,是因为下列哪种血细胞中含有哪种物质所致( )
A.白细胞,纤维蛋白原 B.红细胞,纤维蛋白原 C.血小板,血红蛋白 D.红细胞,血红蛋白
2.血液中的细胞包括( )
A.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B.红细胞和血浆 C白细胞和血浆 D血小板和血清

2006年四川地区生物七年级下半期考试-人教版 2006-4-29 10:44:22免费
1、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 , 是进化论的建立者。
2、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突增。
3、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其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 ,其表面有许多

2006年广东惠来初中第四单元生物圈的人第八章人体的营养教案和课件-北师大[原创][整理] 2006-4-12 10:25:38免费
:初中第四单元生物圈的人第八章人体的营养教案课件,实用,适合教北师版的教师备课上课用。

浙教版[原创]七年级科学下植物的一生 2006-4-5 10:11:42免费
浙教版[原创]七年级科学下第三章植物的一生

血液循环图片 2006-3-25 13:46:28免费
介绍血液循环途径

细胞是如何构成人体的?-苏教版 2006-3-14 11:22:49免费
本课件供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多细胞生物体的形成的第二课时使用,课件介绍的简明扼要。很实用!

2005-2006学年七年级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苏教版)-新课 2006-3-9 10:59:44免费
1、男性和女性产生生殖细胞的部位分别是 ( )
A、睾丸 子宫 B、阴茎 阴道 C、附睾 卵巢 D、睾丸 卵巢
2、胚胎在母体中发育的场所是 ( )
A、卵巢

人教版2005-2006初一期中生物试题 2006-3-3 8:44:12免费
2005-2006初一期中
1.生物一般不会由于个体的死亡而导致该物种灭绝,这是由于生物具的生物特性是
A.新陈代谢 B.生殖 C.遗传变异 D.进化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草在生活中不需要呼吸 B.蚯蚓在生活中能自己制

人教版2005-2006初一期末生物试题 2006-3-3 8:43:29免费
2005-2006初一期末
1.遮光器上光圈的作用是
A.调节焦距 B.调节光亮度 C.调节光线角度 D.调节图像清晰度
2.转动时能使镜筒快速升降的是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转换器 D.反光镜
3.某同学使用显微镜时,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图

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2006-1-24 10:14:03免费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40分)
1、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
A、肾单位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肾小管
2、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哪一结构受到了酒精的麻痹(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3、下列反射中哪一个反射最高级 ( )
A、缩手反射 B、眨眼反射 C、排尿反射 D、望梅止渴
4、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的是 ( )
A、卵巢 B、子宫 C、输卵管 D、胎盘

2006年元月四川省青神县七年级生物期末检测卷 2006-1-21 10:38:27免费
:( )1.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鼠妇 B.桃树 C.香菇 D.禽流感病毒
( )2.解决下列问题与生物学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资源匮乏 B.环境污染 C.粮食短缺 D.飞船上天
第3个回答  2009-06-26
第一节感觉世界
1.人有听觉、嗅觉、视觉、味觉等各种不同的感觉,能感受各种环境刺激。
2.人的皮肤有痛觉、触觉、冷觉、热觉等感觉。
3.气味分子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将刺激传到大脑的嗅觉中枢,从而形成了嗅觉。
4.嗅觉的特点:(1)嗅觉中枢会疲劳 (2)不同的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3)嗅觉的灵敏度会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弱(4)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灵敏程度不同的。
5.舌的表面布满许多小凸点,内藏味蕾,味蕾内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液体物质和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刺激特别敏感。
6.麻、辣、涩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

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
2.声波:声音是以波的形式通过介质将声源的振动向外传播的。
3.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V固大于V液大于V气(340m/s)
在气体中声音的速度,随温度每升高一摄氏度,速度增加0.6米/秒。
4.回声: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造成的。回声与原声的间隔大于0.1秒才能分辨出来。

第三节
1.耳的结构: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鼓室、咽鼓管;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半规管。(其中前庭和半规管是感受头部平衡作用的位觉器官)
2.乐音特征:(1)音调:感觉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响度:感觉声音的强弱(响度与振幅大小和声源远近有关)。
(3)音色:能感觉声音的品质。(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方式有关)
频率:物体在一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赫兹)
分贝:计量声音大小的单位,符号为dB
3.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赫兹。
超声波:频率大于20000赫兹的声波。
次声波:频率小于20赫兹的声波。
4.噪音:声源的无规则振动,令人感到烦躁不安。
5.控制噪声污染的有效措施:(1)控源(2)截流(3)掩耳
6.我国政府规定工厂、工地的噪声应不超过85~90分贝;白天不超过50分贝,夜间不能超过40分贝。

第四节
1.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同一种均匀(密度相等)的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如:小孔成像、影子等。
3.光线:我们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4.在真空中光的速度 :3x10^8m/s
光年:是一个长度单位,表示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大约S=ct=9.46x10^12km。光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V气>V液>V固。
5.光的色散:太阳光射到三棱镜上,从另一侧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
6.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复色光。
7.物体的颜色:(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它能透过色光的颜色(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跟它被反射的色光的颜色相同,它徐寿跟物体颜色不同的色光。
8.自然界的三原色光: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9.不可见光:(1)红外线(家用电器遥控器);(2)紫外线(消毒灭菌作用;鉴别伪钞;适量的紫外线有益身体健康;过量的紫外线诱发皮肤癌)。

第五节
1.光的反射: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向另一种均匀物质时,在它们的分界面上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一部分光返回到原来物质中,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 :(1)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法线的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光的反射:(1)镜面反射:如水面、黑板反光看不见(2)漫反射;如电影屏幕、人 等。两者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和物离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大小相等,像和物的连线和镜面垂直。
6.凸面镜:使平行光发散:平行与主轴的光射到平行与主轴的光射到凸面镜上,反射光发散,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7.凹面镜:使平行光会聚:平行与主轴的光射到凹面镜上,反射光会聚,经过焦点。
8.光的折射:光斜射进入另一种物质时发生偏折叫折射。(P25页的图)
9.折射规律:(1)光折射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法线的两侧;(3)在空气中的角总是大的;(4)光垂直射入水或玻璃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第二章 运动和力
机械运动: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
机械能:动能(运动着的物体所具有的能)和势能(物体被举高或发生形变多具有的能)。
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被选作标准的物体。选择不同参照物,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也不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按运动路线):曲线运动和直线运动
(按速度是否改变):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意义: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V=S/ t S=V t t =S/V
1m/s=3.6km/h 1m/s意义:物体在1秒内通过的距离为1米。
力的作用效果: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测量工具:测力计(实验室常用弹簧秤),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力越大,弹簧秤伸长越长)
力的单位:牛顿(牛),符号:N 一本科学书是2牛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改变一个要素,效果就改变)可以用力的图示(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来。(注意:不要忘记标出单位线段表示力的大小)
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施力物体:地球;作用点:重心),
方向:竖直向下(应用:重垂线、水平仪),大小与质量成正比
(G= m g m= G / g g = G / m )
g=9.8牛/千克: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
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物体会产生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固体、液体、气体都会产生摩擦力)
增大有利摩擦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变滚动为滑动
减小有害摩擦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
加润滑剂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将保持静止状态;
原来运动的,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速度大小,运动方向)的性质。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固体、液体、气体,运动或静止的物体都具有惯性)
质量大惯性大。
二力平衡:一物体在两力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同物、同线、等大、反向
结论:如果物体不受外力或二力平衡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果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则不受外力或二力平衡

第三章 代代相传的生命

动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的生长时期,这些周期构成了动物的生命周期。

变态发育:变态:两栖类(青蛙)

完全变态: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受精卵:蝴蝶、苍蝇、蚊子、蜜蜂

不完全变态:受精卵→幼虫→成虫→受精卵:蝗虫、螳螂、蟋蟀

精子和卵子(生殖细胞)结合产生受精卵(新生命的起点)的过程,叫受精。

男性生殖系统:睾丸(最主要生殖器官,产生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

女性生殖系统:卵巢(最主要生殖器官,产生卵子)、输卵管(受精场所)、子宫(胚胎发育场所)、阴道。

母体和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进行物质(营养物质和氧气)交换。

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
(青春期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标志:男性出现遗精;女性出现月经)

第二性征:除生殖器官以外的男女差异。 男:声调较低、喉结突出、长胡须;

女:声调较高、骨盆宽大、乳房发达。

青春期特点:① 出现第二性征 ② 生殖器官发育并成熟 ③ 内脏功能日渐健全

有性生殖:通过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受精方式:体内受精(昆虫、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体外受精(鱼类、两栖类)。
胚胎发育方式:胎生(哺乳类);卵生(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假胎生(卵胎生)。
无性生殖:无需经过精子和卵子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草履虫、变形虫)和出芽生殖(水螅)
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和胚。胚又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胚是新植物的幼体。
种子(按有无胚乳):有胚乳种子(营养在胚乳内)和无胚乳种子(营养在子叶内); (按子叶数): 单子叶植物 和 双子叶植物。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充足的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花的结构(P108)——主要结构:雄蕊和雌蕊

传粉(花药上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自花传粉;异花传粉(虫媒花、风媒花);人工授粉。
无性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主要):分根、压条、扦插、嫁接。
第四章 不断运动的地球
地球自转(地球绕地轴转),特点:自西向东转动,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转;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转。周期:约24小时(1天)。效应:昼夜更替现象;日月东升西落。
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转),特点:自西向东转动,地轴倾斜指向北极星。周期:约365.2422天(1年)。效应: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极昼极夜现象;日食月食现象
晨昏线:晨线,黑夜到白昼的界线(日出线);昏线,白昼到黑夜的界线(日落线)。
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东早西晚)
时区:把全球分为24个地区,每一时区为150经度宽。
区时:一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并为全时区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本初子午线为中时区,1800经线为东西十二区,区时相同,日期不同。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一天的开始。
注意:现实生活中使用的一般都是区时。“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1200E的地方时);“北京的时间”为1160E的地方时;东西十二区以1800经线为中央经线,区时相同,日期相差1天。
区时的计算:东加西减 日期的计算:东减西加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和地面的夹角。(直射纬度的太阳高度为900,并向两侧逐渐减小)
日变化:正午最高,晨昏最低——地球自转
季节变化:夏季高,冬季低 ——地球公转
关系:杆影随太阳高度的改变而改变(太阳高度越大,杆影越短)
节气的划分依据(北半球):四季更替周期
春分(3月21日): 赤道00 全球昼夜等长
夏至(6月22日): 北回归线23.50N, 昼长夜短(白昼最长),
北极圈及以北地区(66.50N以北地区)极昼
秋分(9月23日): 赤道00 全球昼夜等长
冬至(12月22日): 南回归线23.50S, 昼长夜短(黑夜最长),
南极圈及以北地区(66.50S以南地区)极昼
太阳直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太阳直射在哪半球就白昼长)
根据获得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从低纬到高纬逐渐减少),以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为界,分为五个热量带:
北寒带:(66.50N—900N)——有极昼、极夜 热量最少
北温带:(23.50N—66.50N)
热 带:(23.50N—23.50S)——太阳直射 热量最多
南温带:(23.50S—66.50S)
南寒带:(66.50S—900S)——有极昼、极夜 热量最少
历法: 阴历: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
阳历(最常用):以地球绕日公转周期为依据
——公历(年、月、日、星期):400年中插入97个闰年(366天,多2月29日)
阴阳历: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并结合地球绕日公转周期。
——农历(年、月、日、节气):19年中插入7个闰月。
71.地球内部结构(由内到外):地核(内地核、外地核);地幔(下地幔、上地幔);地壳。其中,软流层位于上地幔;岩石圈:软流层以上部分(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全部为海洋)。六大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并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形成海沟、海岭、巨大的山脉(分界线),所以板块边界(地壳活动最频繁的地方)多火山、地震。火山、地震的分布:环太平洋地区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区。
72.陆地表面地形由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构成,是内力(火山、地震)和外力(风、流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起主要作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外力使地面变得平坦。
人们用等高线把它们表示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73.火山:由火山锥、火山口、岩浆通道组成。
火山喷发物:气体、火山灰、熔岩流组成。
火山的坏处:毁坏交通、淹没农田、引发火灾、危及人类生命;
火山的好处:火山灰能为农田提供有机肥料,火山口富集大量的矿产,提供温泉
第4个回答  2009-06-13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 )
A、教育科学文体建设B、文化知识水平C、政治思想觉悟 D、思想道德建
2、2001年11月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颁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以引导我国青少年文明上网。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宣传、贯彻这一公约。这体现了我国对未成年人的( )
A 家庭保护和社会保护 B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C 社会保护和学校保护
3、下列做法违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 )
①网吧老板经常招揽初中学生去网吧浏览不良信息 ②初一学生华华,因未完成作业被老师罚站 ③冰冰因病休学一年后又恢复学籍 ④某服装厂招收13岁的女童工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4、“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在全国青少年中已普遍形成共识。因为,毒品( )①会严重摧残青少年身心健康 ②会使吸毒者的家庭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③吸毒者为了筹集资金往往会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④国家制裁吸毒者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5、下列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是 ( )
①国家的性质 ②党的作风建设 ③国旗、国徽、首都 ④犯罪和刑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6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点有( )
①规定的内容不同 ②法律效力不同 ③阶级本质不同 ④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不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7、为了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下列活动场所,中学生任何时候都不应进入的是( )
A宾馆、餐厅B、营业性的舞厅和酒吧 C、影院、剧院D科技馆和文化馆
8、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9、环境问题的严重危害表现在( )
① 威胁了生态平衡 ②危害了人类健康 ③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④破坏了社会和政治的稳定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0、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有( )
①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 ②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③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④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01年12月4日是第一个全国法制宣传日,其主题是“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我们之所以要增强宪法观念,是因为( )
A宪法是人民权利重要的法律保障B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C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D只有宪法才具有国家强制力
2.思想道德建设( )
A、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部分B、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C、反映了教育科学文化水平D、主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3.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立了一套以宪法为核心的权利保障体制,其内容包括( )
A.立法保障 B.社会保障 C.制度保障 D.司法保障
4、环境问题包括( )
A环境污染B环境破坏C开发自然资源D利用自然资源
5、下列属于我国环保法律法规确立的基本制度的是( )
A环境影响平价制度B“三同时”制度C排污单位要缴纳一定的费用D发生污染事故的单位要及时通知受害人
6、为了更好地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青少年学生( )
A提高环保意识 B增强法制观念
C同破坏环境的行为做斗争 D搞好家庭卫生
7、我 国法律规定的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原则( )
A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B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C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 D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8、下列行为中,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社会保护的有( )
A剥夺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 B向未成学生出租淫秽书刊
C强迫子女弃学经商 D招用17周岁的人做工
9、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是( )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10、我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特别写明“以宪法为根据制定本法”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表明( )
A宪法包含了其他法律、法规B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三、辩析题( 分)
1、刑法+教育法+民法通则+未成年人教育法+……=宪法
这个等式不能成立或这种说法不正确1分)。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但是,诸多普通法律的简单相加并不等于宪法。2分)宪法只是创建普通法律的根本原则,宪法规定的内容与普通法律所规定的内容是不相同2分)
四、简答题
1、环境问题的危害有哪些?
① 威胁了生态平衡 ②危害了人类健康 ③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宪法对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怎样规定的?

五、材料分析题
1、目前,一些丧尽良心的游戏机室或网吧专利权,为中小学生提供“一条龙服务”,只要学生进入其经营场所打游戏或上网,并交付一定的钱就管吃、管住、管抽烟和代做作业。
用初二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的娱乐场所经营者违反了哪部法律?
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社会保护的决定。
2)你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作为青少年应该做到:要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要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面对这种情况,你能向政府、经营者或中小学生一些建议吗?
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2、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该《意见》的制定和发表,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对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出的新的重要部署。
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教材有关内容,请回答:
(1)请将我国公民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写出来。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列举你参加过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至少三项)

(3)为了更好地落实基本道德规范,请你为学校或班级设计一个活动方案,要求写出活动的主题、目的、方式、步骤。

3、材料一:骆马是生长在南美洲安第斯山的一种动物。它的嘴长得很特殊,在吃草时,不会伤到植物的根,使那些草能很快地再生,也使它们总有的吃;它的蹄也长得巧妙,既能爬山,又能不伤到山上的植物。骆马为植物留一条"生路",也为自己留了一条"后路"。这也是它能历经千万年,存续到今天的原因吧。
材料二:一些环保专家把绿色消费概括成为5R,即:节约资源,养活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r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
(1)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战略?请简述其内容?

(2)为了选择健康,选择环保,选择人类未来,为子孙后代负责,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意志和决心。请你参照下面提供的范例,写出你关于“绿色消费”或“绿色行动”的承诺。(至少2个)
范例:自备购物袋,尽量不用塑料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