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教育名家说过 没有抽象的学生 ,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要具体的

。当我打开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的时候,像是碰到一位导师,他给教师的每一个建议,就像赋予我的一个教育智慧。

建议之一“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抽象是相对具体而言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真实而独立的个体。苏霍姆林斯基举的例子非常的确切,看了这个例子我才明白这个建议的宗旨,他说,“例如孩子提水,一个孩子提五桶就精疲力竭了,而另一个孩子却能提来20桶”。记得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在我们的孩子中,每一个孩子个性都不一样,每一个孩子的脾气也都不一样,每一个孩子智力肯定不是一样的,每一个孩子的记忆能力也绝对不会一样。面对这样一群都不一样的个体,我们现在的课堂授课制度却在一个模式和一个标准的要求学生,教育成了一种加工。这个时候,我突然想起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教育面对这样一个个千差万别的个体,怎样能像工厂加工零件一样呢?社会在发展,教育应该倒退到希腊苏格拉底和我们中国孔子那个时代,面对每一个教育的对象,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但是我们还必须面对现实,五、六十几个学生的教学班级,如何去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呢?在这种环境下,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指出了一定的方向:让每个老师去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不要苛刻的要求每个学生都是一百分,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不要求学生做不可能做的事情。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的快乐”,对待学生的要求,要有不同的标准,有的学生可以布置2-4道题,有的学生只布置一道题。我在想,何止是这些呢?我们要一个学生一个学生的研究,有的学生喜欢表扬,有的学生却要敲警钟,有的学生我们要给一定点“刺激”。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学会等待,他今年不理解的,说不准下半学期他就会忽然醒悟。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分组教学法,我们教师也应该尝试。

总之,我们面对这些独立的个体,绝对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要求所有的学生,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位学生一种教法,没有抽象的学生,只能想具体的教育办法。这是我读“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这一建议最深切的感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7-27
只有抽象的教育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