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数和被除数怎么区分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07

除数和被除数的区分方法:在除号前面的是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是除数。

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做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做除数。

若ab=c(b≠0),用积数c和因数b来求另一个因数a的运算就是除法,写作c÷b,读作c除以b(或b除c)。其中,c叫做被除数,b叫做除数,运算的结果a叫做商。

例如:652÷23

652在除号的前面,所以652是被除数,23在除号的后面,所以23是除数。

竖式表述:

红色线条上面的是被除数,橙色线条上面的是除数。

扩展资料:

多位数除法其法则如下:

1、截数。从被除数的最高位起,除数是几位数就从左边截出几位数,当被截出的数小于除数时,应再截一位数。

2、试商。用1,2,…,9中的适当数字作为初商,用初商去乘除数,使所得的积小于(或等于)所截取的数,并从截取的数中减去这个积,所得差应小于除数,差也可能是零。

3、再截数。将被除数第一次被截后余下的数,紧接着写在差的后面,称为第一余数,从第一余数中第二次截数,所截位数仍与除数的位数相同,当第二次被截数小于除数时,应再截一位数。

4、再试商。仍用1,2,…,9中的适当数字作为次商,用次商去乘除数,使所得的积小于(或等于)第二次截得的数,并从第二次截取的数中减去这个积,所得差应小于除数,差也可能是零,将被除数第二次被截后余下的数,紧接着写在第二次差的后面,称为第二次余数。

5、初商应写在第一次被截数的最末一位数字上边,次商应写在第二次被截数的最末一位数字上边,如初商和次商之间有空位应补0,0的个数与空位的个数相同。

6、用上述方法一直做下去,直到被除数的个位数字被截下参与计算完为止。如果最后一次差为0,把各次所得商按先后顺序从左到右排好,就得到完全商(简称商).如果最后一次差不为0,所得商称为不完全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6-02

被除数、除数和商他们之间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

举个例子:【10/3=?】,意思是,10被3除得到多少?3是除数,10被3除,得3余1,10是被除数。

【数学术语】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商+余数=被除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扩展资料

1、“除”和“除以”的概念。比如:十四除以二,列出的式子是“14÷2”;而十四除二,列出的式子是”2÷14“,”除“和”除以“的概念是不同的。前面的数14就是被后面的数2除,叫作”被除数“。(列出式子就是”14÷2“)。 ”被除数“就是被”除数“除。

2、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非零数商不变;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就缩小(或扩大)几倍;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除数不变,商就扩大(或缩小)几倍;被除数扩大a倍,除数缩小b倍,则商扩大a×b倍。

3、被除数连续除以两个除数,等于除以这两个除数之积。有时可以根据除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运算。如:300÷25÷4=300÷(25×4)除以一个数就=这个数的倒数。

4、如果被除数除以除数,所得的商都是自然数而没有余数,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8-23

除数和被除数的区分如下:

1、被除数:是除法运算中被另一个数所除的数。除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后面的数叫做除数。

2、举例说明:比如38÷6,38被6所除,所以38是被除数,除号后面是6,所以6是除数。又如40÷5,40被5所除,所以40是被除数,除号后面是5,所以5是除数。

除数与被除数定义:

已知两个数a,b(b≠0),要求除一个数q,使q与b的积等于a,这种运算称为除法,记为a÷b=q或a∶b=q,读作a除以b等于q,或a比b等于q,a称为被除数,b称为除数,q称为a与b的商,符号“÷”或“∶”称为除号或比号。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被除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12-01


列除法的时候,除法符号里面的是被除数,除法符号左面的是除数,除法符号上面的是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