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不费一兵一卒, 用一封书信败敌10万大军, 这人是谁?

如题所述

俗话说:文死谏武死战。两者各自有报效国家的方式。但是今天咱们要说的这个文人可不简单,他在战场上不费一兵一卒,靠一封“恐吓信”击败10万大军。他就是明朝的王阳明。

王阳明的一生是传奇的,他首先是个思想家,哲学家,陆王心学常见于中学历史课本之上,他是这一心学的集大成者,而且他还是个军事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平定宁王之乱。这个宁王就是朱宸濠,这个叛乱起因要追溯到明成祖朱棣时期。当时燕王朱棣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而清君侧。自己干不算完,还死气白咧拉着当时的宁王朱权一起干,并许诺事成之后平分天下。

皇帝的脸七月的天,说变就变。朱棣登基之后似乎把这件事忘了,还将宁王的封地由内蒙古赤峰迁到江西南昌。这倒好,不分江山就算了,家还不让我回了。到了正德皇帝朱厚照执政时期,此子顽劣不堪,曾自称比朱棣还厉害。这时候的宁王传到了朱宸濠手里,祖上的恩怨开始爆发。朱宸濠拉拢朝中重臣,暗地里招兵买马,自己还建造火炮,实力达到极大的提升,江西岌岌可危。

此时担任南赣巡抚的王阳明手下没有兵马,朱宸濠还派了很多人来抓他,非常狼狈。如果朱宸濠顺着长江一路打到东边,那么长江以南就将是宁王的天下,就有了跟朱厚照较量的资本。文人自有文人的法子,王阳明可是个聪明人,自己没有兵马干脆就剑走偏锋。他写了一封信,大概意思就是自己已经了解了朱宸濠的套路,让皇上调集周围省份共20余万兵马支援,并且将进攻的详细套路讲的很清楚。还说让皇上不用担心,宁王手下有很多自己的卧底,事情绝对能够成功。

这封信正如王阳明所料被朱宸濠拦截。历史上的反面人物多为性格多疑,朱宸濠也不例外。他看了信上的内容之后,惊出一身冷汗。稳妥起见,朱宸濠躲在南昌迟迟不敢出兵。而此时的王阳明喘过气来,开始更大力度的招兵,势力开始壮大。

后知后觉的宁王此时才发现自己上了当,但为时已晚,王阳明带兵抄了宁王的老家。他不费一兵一卒,仅仅花了43天就击败了宁王的10万大军,文人之中也就数王阳明有这个实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06
能不费一兵一卒,用一封书信败敌10万大军是王阳明,都是依靠自己的才智谋略,来打败敌军。
第2个回答  2020-04-06
这个人很聪明,特别善用心机,这个人就是隋唐时期的徐茂公
第3个回答  2020-04-06
明朝的王阳明。王阳明可是个聪明人,自己没有兵马干脆就剑走偏锋。他写了一封信,大概意思就是自己已经了解了朱宸濠的套路,让皇上调集周围省份共20余万兵马支援,并且将进攻的详细套路讲的很清楚。还说让皇上不用担心,宁王手下有很多自己的卧底,事情绝对能够成功。
第4个回答  2020-04-05
这个人就是王阳明。在敌军进攻的时候,他只是写了一封咨文,里面写我方军队如何如何准备充足,让老百姓们不要惊慌,并张贴在大街小巷上,敌军一看乱了阵脚,最后王阳明方招募到了军队,打败了敌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