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然不是爸妈的儿子我究竟是谁的儿子?

如题所述

每当带女儿去医院体检或洗澡,28岁的上海市民王业(化名)都会用圆珠笔在女儿的脚上、屁股上画一笔,用以区分。女儿出生近一年来,即使医院的浴室每次只安排一名婴儿入内,他仍不放心,视线从未离开过女儿。王业对记者说,不能让自己的悲剧在女儿身上重演。 

如今已为人父的王业想搞清楚:自己到底是谁生的?

▲28岁的王业(右)和张女士儿子刚出生时的照片对比(左) 

相隔6年,两次被鉴定为非现父母亲所生,王业和母亲才被迫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据王业的母亲张女士回忆,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很可能是28年前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抱错了孩子。最近6年,他们一直在寻求医院的帮助,希望弄清原因,但未获回应,不得已向法院提起了诉讼。

8月1日下午,医院方面回复红星新闻称,目前此事已进入法律程序,医院将积极配合法院调查,一切回应以医院7月29日发布的声明为准,暂不另做回应。

儿子和母亲的痛苦:

我的父母是谁?我的儿子在哪?

王业至今不愿意相信,养育他28年的父母并非亲生。

他甚至希望用于鉴定的DNA技术存在漏洞,让他有万分之一的希望推翻现在的鉴定结论。但即将跨入而立之年的他也明白,他必须接受这个现实——

我的父母是谁?

我现在父母的儿子又是谁?

这些疑问,成了他过不去的坎。

他一度认为这样离奇的遭遇只有电影中才有,这让他很自卑,甚至觉得很丢人,他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并不太愿意引起别人的注意。这也让他犹如惊弓之鸟,不仅在女儿的身上做记号,连在医院使用的婴儿车都要绑上红绸带,能够一眼辨认。

王业无法想象,自己很可能在比女儿还小的时候就被抱错了,从而错了28年。


王业现在的母亲张女士还清晰记得28年前生产的场景,据她讲述:

1989年2月27日,她因临近生产,在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住院。当时,还需要她工作的工厂开证明,然后才能前往对应的医院建卡、住院。

当天下午三四点左右,她的丈夫来医院送了些吃的,由于当时没有生产迹象,也过了探视时间,她的丈夫就回了家。

到了晚上8点半左右,医生告诉她羊水浑浊,征求意见是否剖腹产。 张女士说,家人不在,她自己签名同意剖腹产。等待医生到齐,张女士接受了“半麻”。

当晚9点过,儿子出生后,她清晰听到了儿子的哭声,护士还抱给她看了看。

她说,当时只看到了儿子的背影,就昏了过去。如今想起来,那很有可能是她迄今为止对亲生儿子唯一的印象。

婴儿车推来的“儿子”:

眼睛大、鼻梁高,但当时没多想

张女士说,她在病床上躺了两个多小时才苏醒。

第二天她才知道,丈夫和亲属当晚都在医院大门外等候,由于为非探视时间,亲属们只能在大门外看到了“某某某(张女士真名)母子平安”的牌子,并没有看到孩子刚出生的样子。

▲母亲张女士 

3天后,张女士才又一次见到了“儿子”。

她的记忆中,当时的病房在4楼,住了超过8名产妇,她还清楚记得每个床的位置。新生儿由护士统一照顾,她们能听到楼下孩子的哭泣声。 每天只在两次哺乳时间,由护士把婴儿们带给妈妈们,然后在统一带走用牛奶喂养。张女士描述当时推婴儿的车:“车子快有人高了,有四五层,每层放四五个小孩。”

张女士称,当时护士推着婴儿车,把车放在病房门口,然后把婴儿一个个抱进来给妈妈们。由于都是刚出生的婴儿,出生时间差不多,张女士记得,仅她所在的病房,就有同一天出生的男婴。

当天,她发现同病房其他妈妈都抱到了孩子,只有她没有等到,护士却去了其他病房。 她走出病房看着婴儿车上还有一个婴儿,她就问护士:“我的小孩呢?”护士告诉她:“这个就是你的。”就把婴儿车内仅剩的一个孩子交给了她。

据张女士说,她和丈夫看到孩子眼睛大、鼻梁高,还很惊讶,但当时也没多想。他们还给儿子照了相,此后直到出院,护士抱给她的都是这个孩子,也就是她养育了28年的王业。

第一次抱“儿子”,张女士尝试给他喂奶,可由于自己奶水不足,儿子并不愿意吸,只是不停地哭。旁边床位同样生了儿子的另一位妈妈见状抱过去喂了几口,儿子就很主动吃了奶,不再哭闹。此后几天,因为自己奶水不足,张女士的儿子多是吃牛奶。由于当时进口奶粉短缺,张女士的丈夫还专程到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场,连包装摔变形的奶粉都买了回去。

现在,得知自己养育多年的儿子并非亲生,张女士现在才慢慢回忆起来:当时婴儿的包被由医院统一提供,她并未见到儿子身上有手环等记号,也没有看到包被上有明显编号。医院有专人给新生儿拍照,现在,张女士把儿子出生当天的照片和满月的照片做了对比,恍然发现,眼睛、鼻子的差别都很大。之前,她并没有太在意过这些。

▲张女士儿子刚出生的照片和满月时儿子的照片对比 

从小被嘲讽不像父母:

父母离婚测DNA,怒找医院“讨真相”

“你儿子长得那么漂亮,一点都不像你。”虽然张女士并没在意,但王业与父母的长相却并无相似之处,这也成为王业成长过程中遭受的“冷嘲热讽”。王业说,他从小便习惯了这样的玩笑,心里难受又不知道怎么表达。

▲王业接受采访,不愿相信这一切

王业说,他的父母之前感情很好,但父亲无法面对那么多流言蜚语,在2004年与母亲离婚。而王业的身世也让父亲一直耿耿于怀,2011年,父亲瞒着他们,采集了他们的DNA。

几个月后,王业收到父亲发来的短信:“你不是我和你妈亲生的。”他完全不敢相信“这种事怎么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王业认为,这样的桥段只有影视剧才会出现,他一遍遍对母亲说:“这不是真的。” 他不愿相信,也不敢相信。

母亲张女士告诉他,“你长得虽然不像父母,但长得像舅舅,外甥像舅舅的很多,说明你是我们亲生的”。这一句“像舅舅”,给了王业最大的安慰,也支撑他度过了最难受的几年。

王业和张女士都明白,DNA检测出现错误的概率微乎其微,他们必须去核实。张女士说,她和儿子多次找到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希望找出当时的档案,以验证是医院抱错了,还是鉴定的机构搞错了。

张女士说,他们当时只有两个想法:一是医院赔礼道歉;二是为他们找到各自亲生的儿子和父母。张女士称,她不吵不闹,但每一次她只等来了“向领导汇报一下,回去等通知”的回应,并没有得到确切消息。

2016年,王业还存着一丝幻想:是不是鉴定机构搞错了,又和父母进行了一次鉴定,结果证实,王业确实非现在的父母亲生。这浇灭了王业心中唯一的希望。


▲DNA鉴定结果 

诉诸法律维权:

医院发声明称将配合法院调查

此后,王业和母亲决定通过诉诸法律来调查事实真相,他聘请了所在单位的法律顾问王云担任自己的律师。

今年6月,他们向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除了要求查明真相,赔礼道歉外,另要求医院赔偿各种损失130万元。7月10日,正式立案。

律师王云说,最初她听说此案后很惊讶,甚至有法院工作人员都感到吃惊。在进入法律程序后,当地一家电视台获悉这一消息,进行了报道。

张女士说,他们开始并不愿意媒体报道,6年多来,她一直默默地承受着,甚至都没有告诉自己的父母、兄妹。内向的王业也不希望有人知道,这么多年来,他只在实在郁闷时,向最好的哥们倾诉过。

当地媒体报道此事后,7月29日,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发声明称:有关媒体播出市民王先生怀疑自己28年前出生时被抱错、现欲寻求亲生父母的报道后,我们全院上下深感震惊,对王先生及其家庭的遭遇表示深深同情。医院高度重视这一事件,新闻播出当晚立即召开院领导班子紧急会议,成立特别工作小组,将尽最大努力,协助法院进行调查工作。

保健院方面称:因事件发生在28年前,该事件的调查客观上存在一定困难。但我院将竭尽全力协助调查,如有结果将及时向当事人反馈。另外,此事已进入法律程序,我们将依法以规配合法院调查并尊重法院的判决,如果调查结论显示医院存在过失,我们将会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见下图)


8月1日下午,记者希望就张女士反映的部分问题向该院相关部门进行核实。但相关负责人表示,事情已经进入法律程序,他们将积极配合法院调查,暂不接受媒体采访。张女士和王业称,这是医院第一次对他们的诉求做出正面回应。


▲张女士和王业通过律师对医院声明进行回复

心愿是找到各自的亲人:

目前仍住一起,认定彼此是最亲的人

养育自己的父母虽然被鉴定并非亲生,但王业对父母的称呼并没有改变。如果不是维权需要,他在家中也尽量不和母亲谈及此事。 现在,王业结婚生女,仍和母亲一起居住,张女士对孙女疼爱有加,王业和妻子也对母亲十分孝顺。


▲王业的出生证明 

王业说,经过了这样的事,一家人反而更亲近了,大家互相怜悯,互相关怀。 虽然到现在,王业仍不愿相信这一事实,但他也从怀疑慢慢变成了接受现实。

张女士说,“我们只想找到各自的儿子和父母。”这也是他们最终愿意将此事公之于众的原因。 “以前我觉得这是一件丢脸的事,但现在想一想,这不是我们的错,我们没有必要承担这个痛苦,要开心生活下去。”王业说,如果真能找到彼此的亲人,他会多一双父母,他母亲也会多一个儿子。不过,他们也有担心:如果真的找到,会不会拆散别人的家庭?

王业和张女士现在时刻处于一种煎熬之中。

不过,就算最终找到亲人,他们仍希望保持现有的母子关系和生活状态。王业告诉记者,他要用实际行动告诉养育自己的母亲张女士,不管是不是亲生的,他们都是此生最亲的人。

找到亲人算是了一庄心事,养父母的恩情是报答不完的,祝福他们一家幸福永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