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明军为何损失如此之大?

如题所述

由此可见,此次出征,明军的准备十分仓促,本次出征的主力部队是京营军队,而京师京营又称三大营,包括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

明军后卫骑兵全军覆没以后,蒙古军主力继续尾随明军前进,随后朱勇带领4万明军骑兵赶过来交战,与2万蒙古骑兵在逐鹿相遇。但是朱勇是大贵族,在他和监军太监的瞎指挥下,明军骑兵也陷入到了蒙古军居高临下的包围当中,而这只明军骑兵主力其实也是蒙古人。

但是,明军还携带了大量的奴仆和运输民夫,因此刘定之才在《否泰录》称,官军私属共五十余万人,出居庸关抵宣府。

有网友问土木堡之变中的明军伤亡为什么那么大?在土木堡战役,明军号称50万大军,其中真正兵力大约是20-25万,因为整个北京的京营也就30多万人,还留下了不到10万人。

由于英宗亲征的意图仅仅是为了吓唬吓唬瓦刺,几乎没有给大军配备后勤准备,给每个官兵发放了1两白银及衣物、炒麦等物资,每3个人配备了1头毛驴,队伍中人驴参杂,混乱不堪。自永乐季年已二十多年大明军队再也没有打过仗,军队基本长期处于屯田耕农状态,战斗力下降,兵器残破。再看随军官员中仅英国公张辅为当朝元老,当年随成祖征战南北,军功赫赫,但已花甲之年,兵部尚书邝野虽很有才干,但英宗不许他们参与军政,一切听由王振指挥。成国公朱勇为靖难功臣朱能之后,子不类父,属于有勇无谋之人。50万明军被一个“目不辨旌旗,耳不谙鼙角”皇帝和一个专横跋扈、一无所长的宦官指挥着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七月十五日,大军出京师,十六日,次龙虎台,十八日,次居庸关,二十二日,至宣府。此时不到十日,军中已绝粮,兵部尚书邝野等力劝回军,被王振“罚跪草中至天黑”。瓦刺军队(三五万人)侦察到明军动态后佯装撤退,诱敌深入。八月初一,疲惫不堪的50万明军终于抵达大同,不见瓦刺踪影,王振还想继续深入,以耀我国威。在大同监军太监郭敬详叙了与瓦刺交战时的惨败情景,王振始有归意。

蒙古军其实首先消灭了蒙古军,也许网友们听起来很奇怪。当时,蒙古军首先袭击了在明军后卫的精锐骑兵,吴克忠率领的骑兵,明史云:“克忠与其弟都督克勤子瑾为后拒。寇突至,骤战不胜。敌兵据山上,飞矢石如雨,官军死伤略尽。克忠下马射,矢竭,犹杀数人,与克勤俱殁于阵”。

正统十四年春,瓦刺首领也先遣使贡马邀赏,太监王振不予多赏,并砍去马价五分之四,由此激怒了也先,并以此为导火索,开始大举骚扰边境。秋七月十一日,瓦刺大军寇宣府、大同、甘州,参将吴浩战死,大同总督宋瑛等4万余人全军覆没。明廷闻警,英宗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学其曾祖成祖皇帝亲征瓦刺,兵部尚书邝埜和侍郎于谦“力言六师不宜轻出”,吏部尚书王直率群臣上疏劝谏,但英宗偏信王振,一意孤行,执意亲征。七月十五日,年仅23岁英宗下令率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户部和兵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等大批文武官员,以及号称50万的唯一战略机动部队——京军亲征,并且不要准备,于即日出发。当年成祖五次亲征,每次亲征的前期准备工作差不多为一年,而从小养在深宫的英宗皇帝仅仅用了四天。

第一,出征部队的主力是京营军队。《明英宗实录》中记载:“此前三天,命在京五军、神机、三千等营在营操练者人赐银一两,……兵器共八十余万。又每三人给驴一头,为负辎重。”《国榷》中记载“英宗正统十四年七月甲午”条目下记载“遣告庙社,发京师亲征。诏下,逾二日即行。”

一种说法是说当时明军有五十万大军,但是我觉这有点夸大了作战人数,按当时明朝的实力,拿出五十万大军肯定没有问题,但是那得需要多少粮食,物资来供应这支庞大的军队生存?一般来说,古代要维持一个步兵的生存需要两个役夫承担,那五十万大军起码得有100万杂役。所以50万大军出征是绝对不可能的,目的是为了吓唬瓦刺,古代两军对垒,都喜欢夸大其词,吓唬对方。如当年三国曹操赤壁之战时,号称八十万大军,实则二十万而已。所以我相信明军当时号称五十万。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明朝到底出兵多少万!

刘定之《否泰录》:“其从驾行者,尚书王佐、邝埜,学士曹鼐等。官军私属共五十余万人,出居庸关抵宣府。”私属指的是私人的家奴、奴隶,有时甚至还指奴婢。《否泰录》意思说正规军是没有五十万的,加上这些家奴、杂役和奴婢共有五十万。

吴克忠他们其实就是蒙古人,是投诚明军的中原蒙古人,这些中原蒙古人一直都是明朝边军和京营的精锐力量。吴克忠本名实际上叫把都帖木儿,吴克勤叫也儿克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