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古诗词的平仄和古代音乐是什么关系?

听说古诗词其实都是歌词,
古音乐有宫商角徵羽
古诗词讲究平上去入
平仄和音乐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古诗平仄

古词和格律诗对文字的平仄有严格的要求,稍谙古文者皆知。以七律为例,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中,对中间两联尤其要求严格对仗。从声调上讲,首先是平仄相间,即不能出现连续的平声或仄声,当然仅对偶数位字作这一要求,也就是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其次是联间沾,联内对,即上联后句与下联前句平仄相同,同联当中平仄相对。词的词牌格式更多,平仄之式更为复杂,但平仄相间仍是重要的原则。

律诗绝句的各种固定形式,自有其鲜明的美学及诗学特征。以五字和七字为一句,一是读起来节奏鲜明,另外则是更符合记忆的要求,这种分句法最容易记住;对仗具有典型的轴对称形式的美感,恰好又与中国文化的美学特征相协调一致,如古代建筑典型特征就是它的轴对称性;韵脚一致能使阅读吟诵和谐流畅;平仄相间使诗句抑扬顿挫;联间平仄相沾则能起到整诗语气贯通的作用,类似于汉语修辞手法中的顶针。各种特征之重要性和必要性,也由此看出不尽相等。

声调是汉语特有的,它是一个汉字必备的语音特征,不像英语仅有音节特征。声调的本质是一个字发音时音高的变化特征,持续高音为阴平,由低到高为阳平,先降后升为上声,由高到低为去声,简单说为音调的变化就是声调。但是声调口口相传,因而变化很大,又有地域之别,更难统一,不象文字有固定的流传形式而比较稳定。一个编辑论及拙诗“坐看寒山一片湿”中的湿字,认为属入声,归仄声类,确实直到现在仍有许多地方语言中保留有入声,象古音一样,但是现在推广的普通话已经删除入声,将其原入声字分别划归阴阳上去四声。那么究竟在现代的古诗创作中,是以普通话为标准呢,还是以古音为标准呢,或者以地方语音为标准?如果要有标准的话,当然该以普通话作为标准。有唐七绝第一(文无第一,这里仅仅是借用某些评论家的话来说明这首诗的地位)的《凉州词》中“羌笛何须怨杨柳”,“笛”古为入声,属仄声,入格;今普通话为阳平,属平声,出格;且“杨”字为平声,也出格。这也从侧面说明关于平仄的要求是不能太严格的,因为有时我们连平仄的统一标准都不能完全确定。

古诗词是能够入乐而唱的,诗有吟诵之说,吟不是唱,是拖长了字音,改变了音调的,吟到得意之处还要将音抖几抖。词也有倚声填词之说,实际词牌就是一首已经谱好了的曲。古诗词一旦入乐,其声调之性质便不复存在,平仄也就失去了意义,仅在以纯语言形式存在下,平仄才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其美学特征却不一定是必须具备的,即古诗词创作中声调的作用主要应该是限定一个字,仅凭阅读就能判断出来,而不是非得在这个位置上固定平或仄,这方面的要求显然不应该像建筑为了对称美而严格要求一样。一个著名声乐家在教授怎样唱出“琴手”和“禽兽”的区别时,要求前者以软起,后者以硬起来区分,软起是发音时由弱到强,类似于阳平音或上声,硬起是指发音时突然将声喷发均匀发出,类似于去声的发音,这是用音强去比拟于音高,也说明汉字入乐已经失去了声调的意义。强行的程式化的要求,往往会限制艺术的发展。以音乐为例,远在7000年前的贾湖骨笛,就可以吹奏出多个音,据专家考证,在创立十二平均律(即一组八度音平均分成十二个半音,八度音是指一个音和它的二倍频率音之间的跨度,如现定的钢琴中央C频率为261.6Hz与523.2Hz的音构成一个八度音)之前,古乐音中一个八度音也有分级谈及七个音的,在这之后更应该明白其理,但古乐音将一个八度音分为宫,商,角,徵,羽五音,与西方相比少了fa和si,它使创作简化并程式化,但也限制了创作的自由,遏制了创造力,大大降低了音乐的丰富性。不知为什么古代音乐家偏偏缩减为五音并依此作乐。中国古代器乐创作之成就,远不能和欧洲器乐相比,究其实,程式化的弊端难辞其咎,希望这句话不致招致狭隘民族主义者的口诛笔伐。

用协和音程可以创作出伟大的音乐作品,用不协和音程同样可以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平仄相间是美的,但也可以用连续的仄声表达急促的语气,或让语意一气呵成;用连续的平声表达轻灵活泼或平和的意境。作诗写词,第一是意境,第二是遣词用字的生动、准确、形象,韵脚和畅,第三才是平仄,而且不能因式伤意。太过于片面追求形式对艺术是伤害,在艺术大众化的今天更会阻碍艺术的发展。艺术不是科学,仅被少数几个科学家理解就行了,而平仄于大多数人来说,几乎完全淹没在诗意词境中,因此创作者应该明白什么才是更重要的。被誉为唐七律巅峰之作的崔灏的《黄鹤楼》,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从对仗尤其是平仄上看简直出格,前句一连的仄声,但因整诗意气相贯,描写生动,情景相融而成千古名句。格律诗如此,古词的平仄意义则更为次之。

如果格律诗或词要在现代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的话,适当摒弃平仄的约束,在不伤文意的前提下尽量顾及平仄,是一个明智之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26
魏晋南北朝时,因为佛经翻译时对音的缘故,人们渐渐发现汉语的一个特点发现:汉语有声调!声调本质就是频率的高低变化,音乐的本质也是频率的高低变化,有人就想到音律上了,认为作诗按照某种形式可以合音律.渐渐流行开了,诗按这种模式写就是在格律,这些诗就是律诗.
很明显,单调的几种平仄形式的律诗其实是诗歌走入了歧途,因为音乐是多变的,格式的固定造成了刻板的模式.后来词的格式的形式比律诗丰富些,不过还是没摆脱格式的限制.其实现代的歌曲那么丰富,很多人都把一首曲子里的歌词给改了乱唱,没多少人再考虑平仄,一些高手填歌词会考虑一些咬合问题,也远比律诗要灵活,更具科学性和可变性.
律诗的律是否能合音律也是值得怀疑的.宋代李清照就明确反对"以诗入词",她说的"以诗"就是用唐律的手法,她批评苏轼等用诗入词的人是"不通音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