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套”之后,玉米、小麦进入新阶段!4月涨还是跌?市场很紧张

如题所述

3月底,小麦和玉米市场的大幅下跌,几乎彻底打乱了粮食市场的原有节奏,市场情绪从稳定转为紧张,转眼间已进入4月。目前,市场参与者最关心的是:玉米和小麦的价格在4月是否还会继续下跌,或者能否出现反弹。当前市场情况充满不确定性,这使得这两个问题更加复杂。然而,如果我们从更宏观的角度审视市场,或许能找到一些线索。
首先,关于小麦,可以预见的是,4月份的小麦市场很难出现明显好转。一方面,需求疲弱,面粉和麸皮的价格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可能继续下跌,需求端看不到任何利好的迹象,因此很难在这个月出现大的价格反转。另一方面,从短期政策导向来看,没有太多积极信号。虽然部分直属库发布了停止或恢复收购的消息,但市场供应仍在持续,整体上仍然偏向利空。即使收购量增加,也难以迅速改变市场行情,市场需要时间来适应。此外,悲观的的市场情绪仍然浓厚,随着小麦价格的持续下跌,恐慌性出货的情况仍在继续,这使得小麦市场充满了悲观情绪。尽管如此,新农观认为,4月的小麦市场有望震荡筑底。小麦和稻谷一直是粮食市场中最为稳定的品种,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小麦价格下跌超过2毛的情况并不常见,这也使得市场感到震惊。特别是粮食价格的波动通常以分为单位,涨幅超过几分即可视为大幅上涨,而这次下跌超过了2毛,确实是一次大幅度的调整。从各个角度来看,小麦价格似乎已经触底。这一轮的大跌使得许多持粮主体处境艰难,但大家仍需调整心态,保持冷静,因为价格的波动总是有涨有跌,我们需要耐心等待市场度过难关。
其次,大豆市场对玉米也具有重要意义,两者关系紧密。自去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扩大大豆种植以来,大豆市场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政策层面不断出台利好措施,今年更是下发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大豆产业,如确保大豆种植的合理收益。这一收益不仅包括大豆价格,还包括与玉米的收益差距。近年来,种植成本不断上升,而大豆价格去年却呈现“高开低走”的态势,导致大豆购销进度缓慢。为缓解这一状况,中储粮多个直属库开始提价收购大豆,并且不单纯考虑蛋白含量,这提振了市场情绪,产区余粮迅速减少。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大豆种植的积极性,多个地区增加了对大豆的补贴,以缩小与玉米的收益差距。例如,吉林今年大豆的生产者补贴比玉米普遍高出220-320元/亩,内蒙古和黑龙江等地也计划增加补贴额度。这些措施激发了农户种植大豆的积极性,预计今年大豆种植面积将继续增加。这也意味着,玉米的种植面积可能会相应减少。近年来,玉米的需求缺口一直存在,种植面积的减少可能对玉米价格形成支撑,有助于玉米价格的筑底。此外,我们之前也分析过,玉米的支撑力度通常强于小麦,尽管小麦被视为玉米价格的“天花板”,但随着大豆种植情况的明朗化,玉米市场可能会迎来利好,不排除玉米价格可能会反过来推动小麦市场的走势。总之,虽然当前市场行情整体偏弱,但玉米和小麦市场大概率将同时震荡筑底,为未来的市场走势埋下伏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