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寸功未建的法国是怎么进入五常的呢?

如题所述

二战时法国在德国的攻击下迅速投降,德占领巴黎后扶持法国一战元帅贝当组建一个傀儡政权,被称为维希法国,控制法国南部五分之二地区,可以说二战寸功未立。那么最后法国怎样也进入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了呢?原来这是美、苏、英三国斗争妥胁的结果。在联合国成立前四大国首脑分别召开的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十分重要,就这两次会议确定了美、苏、英、中四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间接的促成了安理会常任理事会的成立。法国是后来加进去的,是英国为了增加欧洲的话语权。

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194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提议召开美、英、苏、中首脑会议,以便商讨尽快结束战争和决定战后世界的政治安排。刚开始英国首相丘吉尔反对中国参加,认为中国没有打过一次相样的胜利战争,抗战五年了国土仍然大半沦陷,国力十分弱,国家十分落后,不俱备大国资格。

但罗斯福为中国是个大国,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而且拖住了80%的日军,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中国,拉住中国可以防止中国投降,有助于对日作战。其实丘吉尔是怕中国参加影响英国在亚洲的利益,害怕战争胜利后中国以胜利国的身份让英国利益退出中国,特别是香港的殖民统治。最后在罗斯福的劝说下丘吉尔勉强同意蒋介石参加四国首脑会议。

但刚开始蒋介石不愿意参加了,首先是蒋介石认为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在与洋人交往中就没占到过便宜,英、美及苏联都极其藐视中国,自己去了只是个陪衬,并且认为洋人不可交。其次是对英、美有成见,抗日战争前期英美两国没有帮中国阻止日本开战,战争开始后既不援助中国军火物资,又不与日本断交,见接的资助了日本。因此说苏、日没有公开决裂,还是同盟关系,斯大林不会研究对日作战事宜,不会得罪日本,再加上共产党因素,因此不愿意参加会议,不愿见斯大林。

因此蒋介石建议美、英、苏先谈,然后他自己单独同罗斯福谈。但又因谈判地点、时间确定不住,迟迟没有实现。美国让蒋介石飞往华盛顿谈,蒋介石不愿远赴华盛顿朝觐美国,便以“军政羁身,似难远行”为由婉言谢绝。后来罗斯福和丘吉尔商量将对日战争和对德战争分开谈,于是就有了中、美、英首脑会晤和美、英、苏首脑会晤。

蒋介石还是不愿参加,认为出国不安全,罗斯福再三致电,并将会议地点确定在没有战火危胁的埃及东海岸,会议主题为中、美、英讨论对日作战问题。最后蒋介石在宋美龄等人的劝说下经过多方权衡,同意赴埃及参加会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