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跳槽的最佳黄金期,究竟是什么时候?

如题所述

年关将至,对公司有诸多不满的职场人免不了会想“等拿了年终奖,来年物色个好单位跳槽”。那什么时候跳槽最合适呢?有人说是金三银四,有人说是金九银十,但其实这都是相对人才市场的人才供应数量而言,和个人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什么时候跳槽最合适,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而是取决于你自己目前的状况和对未来的期望。

辞职

那什么时候跳槽最合适呢,建议你从以下几个维度分析:

只有确定自身现状,才能继续向前

当鲁滨逊从失事的船上游到岸边时,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身上还有多少可用的枪支弹药和其它物品。确定这些信息后,他才能分析局面,为下一步做打算。

跳槽也应该如此。我们之所以跳槽肯定是希望在人才市场上获得更高的市场价值。在职业生涯中,20岁时专业更重要,30岁时经验更重要,40岁时人脉关系更重要。提问的你,处于哪一个阶段?具不具备相应的资格?

一、跳槽的本质

劳动者与企业的关系无非是利益互换原则,人才的价值越高、越稀缺,企业给予你的反馈自然就越多,反之亦然,劳资双方就是买与卖的关系。

而跳槽是什么呢?无非就是要找到愿意出更高价钱的买家,把自己卖出去。所以,无论是谁想跳槽,只有努力提升自己的市场价值才行,也只有选择处于上行状态的行业和公司跳槽才不是跳坑。

那如何判断自己的市场价值是多少呢?你可以试着回答以下9个问题:

01、如果公司不在了,自己拥有多少有价值的劳动技能?

02、上述技能的“保持期限”有多长?

03、是否拥有在其它企业通用的宝贵经验?

04、以上经验在社会上有多大的需求?

05、如果离开公司了,有多少人愿意帮助你?愿意帮助你的人当中,有多少是有决策权的?

06、公司外有多少愿意帮助你的人?这些愿意帮助你的人当中,有多少是有决策权的?

07、所在的市场中,人均生产力是多少?

08、所在市场未来是否有发展前景?

09、自己的市场价值在未来有多少是具人发展潜力的?

通过这9个问题的回答,相信你能作出正确的自我认知,能清晰了解自己的市场价值有多高。

职场

二、具备以下状况时你可以毫不犹豫的跳槽

01、努力之后,却变化不大。如果你在一家企业努力了几年,但是老板并没有在你身上花费精力让你成长,不管是眼界、金钱、资源、人脉或工作能力,反思一下,自己过了一、二年后,什么都没有得到,什么也没有变化,那就辞职吧。

当然,在30岁以下跳槽时,尽量别用钱做为最主要的衡量标准,最好是以发展空间和成长速度来衡量。换工作时,如果是规模相等的公司,除非是升一级,否则不要动。

02、工作中出现了几种情形:

产生强烈的厌恶感;

压力大的开始影响健康和家庭;

遇到一个垃圾老板,不停的烦你;

在公司找不到任何归属感,没有一个人重视你;

每天的工作闭着眼睛都能完成,做好做坏一个样;

违背三观或者公司违法;

只为薪水在工作;

拖欠工资;

所有聪明人都离职了;

领导开始要求加班 ,硬性加班加点,不管有无业务;

公司有事无事都在画大饼等等。

如果出现以上状况,你可以跳槽。

职场

三、与其纠结什么时候跳槽最合适,不如先考虑清楚为什么要跳槽。

马云曾说过:“员工的离职原因林林总总,只有两点最真实:1、钱没给到位;2、心受委曲了。”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干得不爽。

你可以问下自己,想跳槽的想法从何而来,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如果是因为实在受不了这个环境,你也得想清楚这个问题在下家单位会不会历史重演,比如有的人纯粹是因为和自己的直接上司关系不好,受不了这样的领导,那有没有可能,你下次遇到的领导会“更糟糕”,如果你不学会与领导相处的技巧,就像不会游泳的人一样,换个泳池也是没用的。

如果确实是企业的问题,而不是个人的问题,那你也得想清楚依照自己目前的情况,具备不具备跳槽的资格。

对于资历不够深的人,如果觉得现在的工作不对口味,坚持下去也许会痛苦,但拍拍屁股走人却必死无疑。所有的工作,即使是梦想中的工作,也肯定有你嫌弃的一面,千万别幻想认定世上一定有什么工作是你100%喜欢的,即使是马云,也做不到这一点。

另外,即使是具备了跳槽资格,你也得定好目标才能跳,而不是随波逐流,跳到哪算哪。就像航海一样,一定要了解自己要去的港口,要知道在哪里停靠、补给,而不是在海上到处漂泊,因为大海很公平,无论你怎么躲,依旧会遇到可怕的风暴。航行者知道,如果自己的船要到达目 的地,就必须要穿过风暴的海区;而漂泊者只看到黑色的风暴巨浪,他的内心充满恐惧,哪怕没有风暴也会调转船头,先逃离再说。

职场

努力提高市场价值,比跳槽更重要

01、跳槽时采用”终局思维

2014年,电影《战狼》上映前一年,功夫演员吴京站在《开讲啦》舞台上感慨:“每一个功夫明星都有属于他的时代,我的时代在哪?‘

正是得于这样的困惑,他想清楚了,他要的从来不是做个赚钱赚流量的演员,他在思考如何能够为行业带来更大的价值。吴京的这个思考,正是职场人在面临跳槽选择时必须要想清楚的终局思维。

”终局思维“这个词是阿里巴巴湖畔大学的曾鸣教授提出来的,是指在面对选择时,从终点出发考虑问题,来决定当下的选择,以终为始。

在职业选择上,如果我们要跳槽,要想清楚这份工作我愿意干一辈子吗?我希望长期展现给别人的社会价值是什么?因为这样的职业存在,能够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每个面临跳槽、转行的职场人,当纠结自己想要什么时?采用这样的思维,反而更利于做出理智的选择。

职场

02、职业的选择标准

现实中,很多职场人一方面对自己的职业不满,另一方面又不清楚什么样的工作才适合自己。大家都说要有职业目标,但很多人并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职业目标“。

职业目标其实包含外目标和内目标,外目标是指职位、社会地位、薪资等一些外在指标,内目标是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等,很多人跳槽都是看中的外目标,而不知道外目标是最容易发生变化的,比如有的人立志成为最好的网站设计师,结果三年后人们都用移动端了,有人想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结果领域都淘汰了。

所以我们要更好的理解自己”做什么事情会让自己更有成就感?自己更喜欢稳定还是挑战?更适应创意工作还是逻辑推进?更需要高薪还是更看重发展空间?自己更想做某个领域的专业家还是喜欢当一名管理者,带领团队作战。这些我们都需要在充分了解自己的情况下思考清楚。

职场

03、给自己贴标签

为了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摆脱被替代的命运,应当给自己喜欢的事情以及自己不会感到痛苦的事情贴上“标签”。标签上的内容可以包括自己的理想或自己现在还不会的东西。一旦贴上这个标签,未来就应当时时刻刻根据“能否让这个标签更稳固”这个判断标准来选择工作。

关于跳槽的几点建议

01、跳槽正变得越来越平常

现代社会变化如此之快,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数据表明,中小型企业的寿命不超过3年,集团企业的寿命不超过15年。跳槽正变得越来越家常便饭。

但跳槽是否跳错了,只有事后才知道。阻碍换工作的不是现实的危险性,而是虚荣心或恐惧。现代人应该朝着将跳槽看成是理所当然的社会发展和理所当然的事情,这样你个人才会更自由。

职场

02、不要频繁跳槽

无论哪家公司,对于频繁跳槽者都是不受欢迎的,建议在任何一个初级岗位,至少要干到两年,任何中高级岗位至少要干满三年,才算是每一步留下了脚印,留下了可圈可点的亮点,在如此变化的时代,忠诚度本身就是重要的个人品牌。

03、除非待遇和成长空间有很大的提升,否则不要做没有提升、没有转换工作性质的纯粹平跳

因为这会凭空生了很多疑问,是否与你现任老板处不来,是否在公司犯了错误,是否在公司表现平平没有发展前途,恐怕你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解释去圆场。

04、跳槽有风险,裸辞需谨慎

除非万不得已,除非你非常不差钱,除非现有岗位让你极端不开心,多一分钟也不想多呆,或者遇到突出事件,否则不要轻易裸辞。骑驴找马是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稳妥办法。否则,下家总会有“你是否在原单位混不下去”的疑虑。当然,骑驴找马的同时,也不要虐待驴。这关乎一个人的道德品德修养,否则,下家做背景调查时也对你不利。

05、请时刻抱着感恩的心态

我们生活在消费者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给钱的顾客永远是上帝,这个逻辑在雇佣关系里同样适用。虽然你可以解雇上帝,但同样请记得感谢你那曾经的衣食父母。

职场

综上所述,什么时候跳槽从来不存在哪个时期最合适的说法,而是取决于个人的实际情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