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制造过程

如题所述

集成电路或称微电路、微芯片晶片/芯片(在电子学中是一种把电路(主要包括半导体设备,也包括被动组件等)小型化的方式,并时常制造在半导体晶圆表面上。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并重复使用:

1. 光刻

2. 刻蚀

3. 薄膜(化学气相沉积或物理气相沉积)

4. 掺杂(热扩散或离子注入)

5. 化学机械平坦化CMP

使用单晶硅晶圆(或III-V族,如砷化镓)用作基层,然后使用光刻、掺杂、CMP等技术制成MOSFET或BJT等组件,再利用薄膜和CMP技术制成导线,如此便完成芯片制作。因产品性能需求及成本考量,导线可分为铝工艺(以溅镀为主)和铜工艺(以电镀为主参见Damascene)。主要的工艺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黄光微影、刻蚀、扩散、薄膜、平坦化制成、金属化制成。

IC由很多重叠的层组成,每层由影像技术定义,通常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一些层标明在哪里不同的掺杂剂扩散进基层(成为扩散层),一些定义哪里额外的离子灌输(灌输层),一些定义导体(多晶硅或金属层),一些定义传导层之间的连接(过孔或接触层)。所有的组件由这些层的特定组合构成。

1. 在一个自排列(CMOS)过程中,所有门层(多晶硅或金属)穿过扩散层的地方形成晶体管。

2. 电阻结构,电阻结构的长宽比,结合表面电阻系数,决定电阻。

3. 电容结构,由于尺寸限制,在IC上只能产生很小的电容。

4. 更为少见的电感结构,可以制作芯片载电感或由回旋器模拟。

因为CMOS设备只引导电流在逻辑门之间转换,CMOS设备比双极型组件(如双极性晶体管)消耗的电流少很多,也是现在主流的组件。透过电路的设计,将多颗的晶体管管画在硅晶圆上,就可以画出不同作用的集成电路。

随机存取存储器是最常见类型的集成电路,所以密度最高的设备是存储器,但即使是微处理器上也有存储器。尽管结构非常复杂-几十年来芯片宽度一直减少-但集成电路的层依然比宽度薄很多。组件层的制作非常像照相过程。虽然可见光谱中的光波不能用来曝光组件层,因为他们太大了。高频光子(通常是紫外线)被用来创造每层的图案。因为每个特征都非常小,对于一个正在调试制造过程的过程工程师来说,电子显微镜是必要工具。

在使用自动测试设备(ATE)包装前,每个设备都要进行测试。测试过程称为晶圆测试或晶圆探通。晶圆被切割成矩形块,每个被称为晶片(“die”)。每个好的die被焊在“pads”上的铝线或金线,连接到封装内,pads通常在die的边上。封装之后,设备在晶圆探通中使用的相同或相似的ATE上进行终检。测试成本可以达到低成本产品的制造成本的25%,但是对于低产出,大型和/或高成本的设备,可以忽略不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10-23
集成电路的制造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设计:首先进行电路设计,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CAD)进行电路布局和电路原理图的设计。
掩膜制备:根据电路设计的要求,制备掩膜模板。掩膜模板上的图案将被转移到硅片上,用于形成电路的结构和元件。
硅片准备:将硅片进行清洗和化学处理,以去除杂质和形成平整的表面。然后在硅片上生长氧化层。
掩膜转移:使用光刻技术,将掩膜模板上的图案通过光刻曝光和显影的步骤转移到硅片上。光刻胶被涂覆在硅片表面,然后通过曝光和显影,将图案转移到光刻胶上。
沉积:根据电路设计的需要,在硅片上沉积金属或者其他材料,用于形成电路的导线、电极等。
腐蚀:使用化学腐蚀或物理腐蚀的方法,去除不需要的材料,只保留需要的电路结构。
清洗和检测:对制造好的芯片进行清洗,去除残留的杂质和化学物质。然后进行电性能和可靠性的测试和检测,以确保芯片的质量和功能。
封装和测试:将芯片封装到塑料或者陶瓷封装中,形成最终的集成电路芯片。然后进行功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以确保芯片在实际应用中正常工作。
以上是集成电路制造的一般流程,不同类型的集成电路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制造步骤或工艺。整个制造过程需要严格的控制和精密的设备,以确保芯片的质量和性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