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是: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出处:出自春秋时期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
一切要顺应自然。所以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情形呢?是天地。

天地造成的情形都不能长久,何况人的那点力量.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得到道;

从事于德的人得到德;从事不道不德的人得到不道不德.得到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得到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

得到不道不德的人,不道不德也乐于得到他.为人诚信不足,自然就不被人信任。

赏析:

飘风指龙卷风,终朝意思是早晚一天的时间。龙卷风来去匆匆,一般从开始到结束,只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

暴风骤雨虽然来势凶猛,却不能超过一天,接下来必然就消失了。老子指出,这种自然现象虽天地所为,但不会长久;天地尚不能持久,何况于人呢?

这段话说明,人类的实践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要看清自己的力量,不能有激进行为,否则既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还会遭到报应。

比如学习、工作等,都是这个道理,不要指望一朝一夕之功,要长期持之不懈地努力,既要有诚心,又要有恒心。

为人处世也是这样,所有的激进行为都是背道而驰的。

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旺,决不是一厢情愿就能实现的。暴风骤雨式的形式主义,必然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扩展资料: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

“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哲学上,“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

伦理上,老子之道主张纯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

这三个层面构成了《道德经》的主题,同时也使得《道德经》一书在结构上经由“物理至哲学至伦理至政治”的逻辑层层递进,由自然之道进入到伦理之德,最终归宿于对理想政治的设想与治理之道。

也就是从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会秩序的光明正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道德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