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灾害的因素

如题所述

1.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天气和气候影响,地理环境和地势位置等。天气和气候因素是引发暴雨的直接原因。当地面水汽充足,大气环流条件适宜时,容易形成暴雨。
2. 地理环境成为影响暴雨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我国地形复杂,包括高原、大山、平原、盆地和丘陵等。不同地形对暴雨形成灾害的影响不同。
3. 高原和山地由于其阻挡作用,常常会形成绕流和爬流等,易于引发暴雨。同时,高原和山地在暴雨的作用下,最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4. 盆地和山间平川地带地面坡度较大,沿河多为阶梯台地,排水条件较好,洪水浸淹范围有限,不致造成重大灾害。但如果遇到高强度、大范围的暴雨,尤其是持续性大暴雨,就容易发生严重灾害。
5.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以漫渍型的涝灾为主。然而,由于工农业发达,人口增长迅速,与水争地的情况日益严重,加重了这些地区的暴雨灾害脆弱性。
6. 人为因素对暴雨洪涝灾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a. 破坏森林植被,引发水土流失。森林具有良好的蓄水作用,可以截流降水,土壤渗透率高,蓄水性好。
b. 围湖造田,影响蓄洪能力。围湖造田会导致湖泊数量减少,河流不畅,蓄洪能力下降,一旦连续性暴雨出现,大量降水汇流入河,造成河水暴涨,泛滥成灾。
c. 侵占河道,流水不畅。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致使泥沙流入河道,抬高河床,流水不畅,一旦发生大暴雨,河水猛涨,容易形成破堤、管涌,造成大量损失。
d. 防洪设施标准偏低。大部分城市防洪标准只有20~30年一遇,一旦遭遇历史罕见洪水发生,则必然酿成大水灾。
e. 大中城市过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加剧了城市洪涝险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