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的记忆力只有七秒钟,那为何鱼不会被撑死呢?

如题所述

鱼的记忆力其实并不是只有七秒钟的,这只是一个谣言而已。真实的数据是永远不会骗人的,之前的科学家们为了研究鱼的记忆力到底有多长时间就设计了一个实验,他们先把鱼放进鱼缸里,然后用强光手电筒照射鱼缸,再给水里面通电。鱼的反应是四处乱窜,再重复了几次之后,直接用强光手电筒照而不通电,鱼也会四处乱窜。所以这就说明了于可以把光和电联系在一起,而且能够长时间的记住这个行为习惯,所以这也能证明鱼的记忆力并不是只有七秒钟。

 为了进一步测试鱼的记忆力到底能有多久,科学家们在鱼缸放置一个月之后,再次用手电筒照射鱼缸,鱼依然在浴缸里乱窜,这就说明他们把光和电联系在一起。并不是仅仅只有几秒钟或者几天,而是能长达一个多月。所以鱼的记忆力只有七秒,这只是一个谣言而已。人看到鱼永远是在游动的,是因为鱼的呼吸系统和人使用肺的呼吸机制完全是不一样的,于是使用塞活血的。鱼身上有一层薄薄的氧气过滤,如果保持不动的话,鱼的鳃就会粘在一起,是鱼无法正常呼吸。从而导致死亡。所以鱼的嘴巴已在游泳的时候,一张一合是为了呼吸。

事实上在自然界中,动物们都是用自己的方式在进行呼吸,呼吸又是非常常态化的运动。所以像人等一些哺乳类动物,就是用鼻子在呼吸而与等水生动物都是通过塞来进行呼吸来过滤水中的氧气,这些呼吸系统带来的表现不同,所以没有必要和记忆力累记在一起。

其实和有些动物比起来,人的记忆力并不算很好,比如和人类相近的黑猩猩,他们的记忆力就比人类要好上很多。这就是由于他们经常在树枝上攀爬,寻找食物,为了躲避危害而练就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05

    这个问题有两个误区,首先,鱼类的记忆力绝对不止七秒,其次,鱼类并非不会被撑死,不会被撑死的是有胃鱼,无胃鱼是会被撑死的。

    接下来让我慢慢解释这些问题,首先是鱼的记忆力只有七秒,这个“上古”谣言到现在还有人相信可见其传播之广,影响之深。我记得这最开始外国人用来哄小孩的一句话,因为小孩担心金鱼只能生活中小小的水缸里面,周围景色一成不变,每天接触地也是那几条鱼,会不会得抑郁症。然后解说人员随口说:“金鱼的记忆只有七秒,因此在鱼缸里不会觉得无聊”。

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错的,据科学研究表明,金鱼的记忆力最少可持续一个月,并不是七秒那么短。我猜那个解说人员估计也没想到,自己随口一句哄小孩的话能骗人骗这么久。

    我不知道怎么证明金鱼能记一个月,但是我能证明金鱼的记忆力绝对不止七秒。因为我家养金鱼的时候,我习惯每天定时定点的在鱼缸的同一个位置喂食,喂一段时间后,我家鱼都习惯每天饿了就去我喂食的地方游几圈了。我的喂食频率肯定不是六秒喂一次,能记住我喂食的位置就证明鱼的记忆力绝对不止七秒了。

    再来说第二个问题,鱼类为什么不会被撑死,这句话问题就很大,如果鱼类不会被撑死,那“观赏鱼只有撑死的,没有饿死的”这句话是卖鱼的为了少卖饲料自己编的吗?

    其实我们可以把鱼简单的分为两种,一种是有胃鱼,一种是无胃鱼。顾名思义,有胃鱼有胃,无胃鱼没胃。有胃的有胃鱼可以根据自己胃部的大小,满没满来判断是否要继续进食,比如说龙鱼,龙鱼在吃一定量的食物,有饱腹感后,无论主人再怎么喂食它都都不会吃了。像这种鱼就不会被撑死。

    而大多数观赏鱼,就像是锦鲤、金鱼等它们都是无胃鱼,无胃鱼没有胃,它们体内只有一节消化道用来消化,没有饱腹感,只要主人敢喂,它们就敢吃,哪怕因为消化不及时把自己活活撑死也不怕。所以在喂无胃鱼的时候一定要定时定量的喂,要不然就会要么把它们活活饿死,要么把它们活活撑死。

    

第2个回答  2021-07-05
因为鱼知道自己的胃口,也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饱了 ,所以鱼是不会被撑死的
第3个回答  2021-07-05
鱼类的记忆当然不只有7秒,鱼类也是非常聪明的动物,它的记忆不可能只有7秒的,即使只有7秒,也是有生理需求的,如果感觉不到饥饿感,不会吃东西的。
第4个回答  2021-07-05
虽然鱼的记忆力只有7秒钟,但是它们能够感受到饥饿和吃饱的状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