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亨即已是太子,为何还要趁安史之乱篡夺皇位?

如题所述

李亨在安史之乱时逼迫李隆基让位,主要有4方面原因。

其一:只要还没有当上皇帝,即使是太子也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

在中国古代封建专制历史上,皇帝是王朝的最高领导人,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太子是王朝的储君,是未来的皇位继承人。

太子虽然是皇位继承人,但只要还没有成为皇帝,即使是太子也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证太子一定能顺利继承皇位。

比如汉朝汉景帝时期的太子刘荣,最后被皇帝所废,另立刘彻为太子:再比如汉武帝时期的太子刘据,当了几十年太子,母亲是皇后卫子夫,是正儿八经的嫡长子,但因巫蛊之乱被迫自杀;

再比如清朝康熙皇帝的太子胤礽,当了几十年太子,而且两度被立为太子,他的老爹对他也是寄予厚望,最后还是没有顺利成为皇帝。

所以,李亨虽然已经是太子,仍然提前逼迫老爹李隆基让位。

其二:尽快当皇帝,是太子们的心愿。

由于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让每一个有机会成为未来皇帝的人,都在盼望着早日当上皇帝,作为储君的太子也是如此。

比如,上一条提到的康熙朝皇太子胤礽,当了几十年太子,自己都没有耐心了,迫不及待的想早日当上皇帝,最后触动皇权,成为被废的原因之一。

李亨作为李隆基的儿子,也当了不少年的太子,如今正好遇上安史之乱,李隆基对朝局的掌握不再像以前那样牢固,李亨便趁机逼迫老爹提前退位,自己提前称帝。

其三:国家动乱之际,称帝有利于更好地处理政务。

安史之乱发生后,唐朝朝廷军队在战场上节节失利,最后李隆基被迫逃出长安。

这时的李隆基已经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有效地处理政务,而且晚年的李隆基宠幸杨贵妃,重用奸臣杨国忠等人,造成朝局混乱,民怨颇重。

这时候李亨提前登基,更有利于获取人心,有利于更好地处理政务、收拾残局。

其四:太子逼迫父亲提前退位,在相对开放的唐朝屡有发生。

唐朝是个相对开放的朝代,受传统观念和伦理道德的束缚没那么严重,在皇家,太子逼迫父亲提前退位屡有发生,李亨并不是第一个。

比如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哥哥和弟弟,不久后又逼迫老爹李渊退位,自己当上了大唐皇帝。

再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太子李乾,也学他父亲造反,打算逼迫李世民提前把皇位传给自己,不过没有成功而已。

可见,儿子逼迫老子提前让位的事在唐朝并不新鲜,大唐的皇族血液里仿佛流淌着造反的基因。

作为唐朝太子的李亨,趁着安史之乱逼迫老爹李隆基提前退位,在唐朝也不是什么新鲜之事。

对此,大家怎么看?

欢迎大家积极评论交流,喜欢历史的朋友随手关注津城沐雨,更多精彩历史知识,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

《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11

关于太子李亨即趁安史之乱篡夺皇位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觉得自己太子的位子做得并不安稳,为了能尽早坐上皇帝的宝座上,才趁安史之乱掌握实权的机会篡夺皇位,不然根本没机会。

唐朝的太子

对于其他朝代的皇子皇孙来说,太子或许是一个比较安稳的位子,但在唐朝就不一样。自从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获得皇位开始,唐朝的太子登基为帝的可能性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先是太子李建成的皇位被弟弟李世民拿去;作为李世民儿子的太子李承乾同样没有登基为帝,皇位最后被李世民传给了小儿子李治。所以当时作为太子的李亨明白一个道理,当皇帝要趁早。

太子李亨

李亨的出生其实并不是特别高贵,虽说他的父亲唐玄宗后来当上了皇帝,但他的母亲杨氏当初只是太子姬妾,当时的太子妃是后来当上玄宗皇后的王氏。只不过由于后来的皇后王氏一直没有生育,杨氏就将自己的儿子送到了王氏身边。王氏看到李亨的第一眼就喜欢李克这个孩子,直接将他接到自己身边,当成亲生孩子来抚养。

其实唐玄宗最开始立的皇太子是李亨的次兄李瑛,当时年仅五岁的李亨直接被封为安西大都护。李亨原本跟太子之外,哪知没过几年的时候,作为太子的李瑛就落得一个被废杀的下场。此时唐玄宗就开始跟宰相李林甫等人商议立储的事情,经过多方角逐之后,李亨顺利被立为皇太子。

有名无权

可惜的是,李亨即便登上太子的位置,依然被巨大的危险包围着,他们分别是当时以宰相李林甫为首以及后来以杨国忠为首等政治势力。虽说李亨当时贵位太子,但是在他父亲的眼中估计还没有李林甫跟杨国忠等人重要,自然没有机会掌握权力。对于他们来说,没有权力的太子跟没牙的老虎没有区别,自然不用太待见他,毕竟前太子李瑛就是前车之鉴。如果不是后来爆发安史之乱的话,李亨估计依然还是一个不受太多人重视的太子。

当安禄山起兵快要打到长安的时候,处于醉生梦死当中的唐玄宗才从美梦中惊险过来,落得一个仓皇而逃的下场。作为太子的李亨也是在这个危难时候站了出来,直接被玄宗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正式开始有了监国跟调动各大兵马的权力,算是真正掌握实权。由于李亨率军时经常身先士卒,受到不少好将领跟老百姓的拥护,随着他收复的失地越多,越来越受到百姓跟士兵的拥戴,最后利用手中的权力成功夺得皇位,唐玄宗也只能让出皇帝宝座。

第2个回答  2021-05-09

按照常理来说,太子就是皇帝的继承人,只要没啥事,皇帝去世了,太子就能接班,这是正常的逻辑,很多人也是这样的认为的。

但是,在唐朝,太子是一个高危职业,这都是李世民开的头,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太子李建成,原本正常情况下是太子继承皇位,而且发生了政变,太子李建成当不了皇帝,还被杀,李世民开了这个头后,唐朝的太子变成了高危职业。

后来,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因为担心魏王李泰会夺了自己的太子之位,于是先下手为强,准备暗杀李泰,结果事情败露,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被夺,还被贬为庶人,唐朝的第二个太子也没当成皇帝。

再说唐高宗李治,李治一朝出了五个太子,首先是长子李忠被立为太子,但是李忠并非嫡子,后来被废,李忠之后立武则天之子李弘为太子,但李弘又早逝,于是又立李贤为太子,李贤后来被武则天所废,后面还有李显和李旦也被立为太子,都因为武则天的原因被废除。

即使是唐玄宗一朝,太子之位也不稳定,唐玄宗最初立的太子是李瑛,当时唐玄宗最宠爱的是武惠妃,武惠妃要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于是设法陷害太子李瑛,导致李瑛被唐玄宗废为庶人,还被逼自杀,李瑛之后的太子就是李亨。

李亨这太子之位坐得也是战战兢兢,并且时常受到宰相李林甫、杨国忠等人的打击与迫害,李亨生怕自己犯了点小错,就被人抓住,丢了太子之位是小事,如果连命也没了,那才是大事,在安史之乱前,李亨活得非常小心谨慎。

安史之乱时,李亨被授予监国重任,原本太子是没有任何实权,一旦监国就有了政治权利和兵权,当安史叛军攻破潼关时,唐玄宗决定逃到蜀地,朝廷分了两批人,第一批是唐玄宗带着杨贵妃、杨国忠及部分禁军先走,第二批是太子李亨断后,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李亨发动了政变。

李亨政变的内容分为两块:

一、联合禁军首领陈玄礼杀杨国忠、杨贵妃

二、放弃到蜀地,赶到朔方军的治所灵武,在这里称帝,并改立唐玄宗为太上皇。

李亨为什么要发动政变称帝?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李亨的太子当得很郁闷,并且时刻遭到朝臣的打压,而且唐玄宗也是默许,之所以如此,因为唐朝的皇帝与太子之间是有利益冲突的,皇帝时刻防备太子篡位,所以经常敲打太子,这事又是李世民玄武门兵变的后遗症。

李亨如果不篡位的话,说不定哪一天被人抓住把柄,太子之位丢了不说,连命都丢了。

2、李亨以太子之位监国,有了篡位的权力。

监国实际上就是代理皇权,权力很大,有了政权与兵权,并且唐玄宗把对付安史叛军的烂摊子交给李亨,这个时候的李亨相当于事实上的皇帝,如果不趁此机会夺取权力,就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了。

3、唐朝的太子之位一直不稳定,这是客观存在的,会影响李亨对自己将来地位的判断,而且当时李亨的年龄也大了,有45岁了,年龄不等人了,李亨也担心自己的位置不稳定,现在有了篡位的基础和实力,当然要篡位了,不然有可能会废太子一样,失去一切。

第3个回答  2021-05-11

李亨趁着安史之乱即位,不论是对他个人还是对整个大唐当时的形势而言,都是最正确的决定。唐朝是一个盛产太上皇的朝代,皇帝爸爸早上还精神满满去上班,晚上就变成退休老大爷基本上也就是在唐朝能多次见到。受影视剧的影响,我们很多人觉得太子都是年轻的大帅哥,然而李亨长得帅不帅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他和年轻俩字没关系,他在灵武即位的时候已经是46岁的中年人了,他在已经当了18年的太子。

马嵬驿兵变的最大获益者

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一路打到了长安,唐玄宗李隆基一通“华丽”的操作后带着亲信出逃,将长安城和百姓们全部抛弃。唐玄宗李隆基一行逃至马嵬驿的时候,士兵们一路劳顿又吃不饱饭,再加上李隆基跑路的做法实在丢人,士兵们一怒之下把国舅杨国忠杀了,之后又逼着唐玄宗李隆基把杨贵妃处理掉。

这件事情让疑心很重的李隆基对太子李亨产生了不信任,能够一天之内杀了三个儿子的李隆基绝对不是普通的老父亲,也不是普通的皇帝。不论李隆基以前有多么厉害,在马嵬驿处理掉杨贵妃的那一刻起,李隆基已经没有威望了。就目前的历史资料而言,我们没有证据能够证明马嵬驿兵变是李亨指使的。不论是不是李亨指示的,反正李亨确实是这个事件的最大获益者。李隆基的出逃和马嵬驿处理掉杨贵妃都在为李亨的提前登基铺平道路。

康熙的皇太子胤礽就曾抱怨过: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之太子乎?秦昭襄王雄才大略又长寿,驾崩一年后继任者也驾崩,再三年有一个继任者驾崩,接着就是秦始皇登基。当今世纪某个海洋国家,女王九十多岁身体状态依然还不错,王储是个稍微驼背的七十多岁老者,这位老大爷已经当了六十多年的太子。李亨原本也不是皇太子,但是三位兄弟一天之内全部被亲爹杀掉,李亨纯粹是按照顺位排到了太子之位,可是李亨的身体不是很好,而他的父亲李隆基身体不错,要不然白白胖胖爱吃荔枝的杨贵妃也不会从李亨的前弟媳变成现任后妈。李隆基去世不到两个星期,李亨也驾崩了。李亨要是没有提前即位强行把李隆基变成太上皇,那么他最多能当一个多星期的皇帝。

李亨即位对大唐产生的积极作用

安禄山叛军打到京师长安,唐玄宗李隆基居然抛弃军民和皇宫选择跑路,这对大唐士气打击很大。把李隆基搞成太上皇的李亨站出来收拢人心,成为抗击叛军的旗帜,那么他就拥有了独立于李隆基赏识之外的权力来源和拥戴。这对大唐而言是一种很好的信号,至少说明皇帝没有放弃大唐。

当时,安禄山大有建都于洛阳之势,并且还占据长安,如果唐王朝再主动放弃长安以西以北的广大土地,那么安禄山对蜀地的压力就远远大于魏国对蜀国的压力,只据有弹丸之地的唐那时绝不是叛军的对手了。李亨如果老老实实跟着李隆基蜷缩在四川躲避安禄山,唐朝的历史在这一刻也就可以结束了。

李亨即位后做出了一系列安排,或者说只是发挥吉祥物作用,让郭子仪、李光弼们安心打仗,最后收复长安和洛阳,让处在灭亡边缘的唐朝又继续回血存在下去。

皇太子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位

作为未来的君王,必然是百官瞩目的焦点。然而在雄主之侧,表现太过于突出则动辄背锅,甚至于还会被父亲认为有提前主动上位的心思;而如果一点都不表现,韬光养晦,那么其他的兄弟就很可能动了不改动的心思,在父亲面前献宠邀功,动摇自己的地位。很多重臣也会为了表现出自己对皇帝的忠诚而去挤压太子。

唐朝的太子着实不是什么轻松安全的职位。太子李建成,被李世民在玄武门干掉。太子李承乾,被李世民废掉了,兄弟李治捡了便宜。太子李贤,被亲妈武则天逼死。太子李隆基,侥幸存活。太子李瑛,被父皇唐玄宗李隆基赐死。太子李亨,如果不是提前把李隆基搞成了太上皇,可能都活不过他的父皇。

第4个回答  2021-05-09
因为他身为一个太子,并没有实际的权力,他这次趁乱窜夺皇位,只是为了得到更大的权利,以便于在他登基的时候能获得更多人的拥戴
相似回答